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正街社区干部罗祖铭,酷爱民族民间文化,工作之余辛勤笔耕,几十年如一日完成了心力之作《皮老二的故事》.这是继《新笑府——民间故事刘德培讲述故事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艺丛书·民间故事》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五峰卷》等作品之后,五峰民族民间文化土地上结出的又一硕果.  相似文献   

2.
《尸语故事》又名《魔尸故事》、《说不完的故事》。它是来源于印度《僵死鬼故事25则》的连串民间故事,广泛流传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等藏族聚居区和蒙古地区。《尸语故事》藏语叫做《若钟》,蒙语叫做《喜地呼尔》。  相似文献   

3.
《尸语故事》:东亚民间故事的一大原型陈岗龙一、印度《僵尸鬼故事》与蒙藏《尸语故亭》的关系藏族和蒙古族人民在长期交往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甘珠尔》、《丹珠尔》等数以万计的佛教典籍以及文学巨著《格斯(萨)尔》反映了蒙藏两个民族文化交流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4.
《如意宝树史》出版发行松巴堪钦·益西班觉原著浦文诚才让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803页定价15.00元本书原名《印藏汉蒙佛教史如意宝树》,简称《如意宝树史》,又译作《松巴堪布佛教史》,成书于1748年。青海蒙古族的宗教学者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  相似文献   

5.
几乎失传的新疆西蒙古族中的民间舞蹈《萨吾尔登》历经几代新疆巴州艺术家们的努力,从蒙古包走上了舞台,从草原走向了艺术的殿堂,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奖项。当《萨吾尔登》已经成为新疆著名的艺术品牌之后,它又回到了民间,活跃在机关、企业和学校。  相似文献   

6.
付君 《中国民族博览》2016,(16):157-158
几乎失传的新疆西蒙古族中的民间舞蹈《萨吾尔登》历经几代新疆巴州艺术家们的努力,从蒙古包走上了舞台,从草原走向了艺术的殿堂,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奖项.当《萨吾尔登》已经成为新疆著名的艺术品牌之后,它又回到了民间,活跃在机关、企业和学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流传于维吾尔、蒙古、回、土、撒拉等诸民族中的属 于《打退妖怪谭》型的故事群进行归纳和研究,提出了运用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 相结合的方法,从故事结构和主题入手,来判断故事母题所反映的民俗和风俗习 惯,进行民间故事研究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波斯大史学家拉施特在十四世纪初主编的《史集》是一部内容丰富、卷幅浩繁的历史巨著,其内容包括了中世纪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这部历史巨著对研究蒙古史尤其重要,它包含有研究十四世纪初以前蒙古族史的极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本文试就拉施特的生平事略、《史集》的编纂经过、内容、史料价值、现存十余种主要抄本的基本情况以及一百  相似文献   

9.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继承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它的基础上使蒙古文学向前推进了一步.《秘史》的产生是整个蒙古文学史的一大转折,从此蒙古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秘史》虽然从民间创作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但它作为蒙古书面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其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它的书面创作.《秘史》翻开了蒙古书面文学的第一页,从此蒙古族书面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优良传统.它是一部文史不分的历史文学作品.用文学的手法描写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整个过程.《秘史》奠定了蒙古族历  相似文献   

10.
《理藩院则例》是清代众多民族法规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它是理藩院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开始编纂的。由于规模浩大,历经四载,至嘉庆二十年才刊刻告成,以满、汉、蒙古三种文字颁发。后经道光、光绪两朝续修,形成一部凡64卷、965条体系完备、内容丰富、适用范围广泛的大型综合性法规。《理藩院则例》主要规定了理藩院的机构、职掌和编制,  相似文献   

11.
《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学者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用蒙藏两种文字撰写的一部蒙古佛教史.自藏文本以《霍尔却穹》为名刊行后,先后有德文译本、日文译本问世,国内则有陈庆英、乌力吉的汉译本.《蒙古佛教史》是记述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早期著作,其史学价值:一是开启了蒙古族学者以藏文撰写蒙古族史的先河;二是承袭了藏族史学传统,以藏传佛教史为主线记录蒙古族历史,续补部分增入的则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业绩及蒙古高僧大德的弘法活动,由此可见蒙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12.
流传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民间的《克孜尔》史诗和蒙古《格斯尔》同源异流之作,蒙古《格斯尔》是源,图瓦《克孜尔》中既有译自蒙古文《格斯尔》的部分,也有对蒙古文《格斯尔》编创的部分,还有自己独创的部分。基于“格斯尔”在图瓦语中的音变,格斯尔被当成了成吉思汗,从而自古流传的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作为图瓦《克孜尔》史诗新篇章广泛流传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3.
涉及蒙古祖先传说的前人研究成果颇丰,其中以陈寅恪《〈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及韩儒林《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两篇文章尤为精要。14世纪伊利汗国官修《史集》作为元史主要文献之一,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史集》依据蒙古祖先传说交代了其诸部分类,尤其是其记载保留了大量可与《元秘史》《元史》等东方文献记载对勘的部族源流传说;同时《史集》为蒙古祖先传说提供了完整的解说构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爬梳《史集》成书以前涉及蒙古、突厥祖先传说的波斯及希伯来文献,试探《史集》所提供的文献、口传信息以外的线索,从另一层面进一步补充《史集》成书的背景轮廓。  相似文献   

14.
在蒙古族民间文学的范畴里,不仅有着多种主题的民间故事,内容还格外丰富.其中《巴拉根仓的故事》流传十分广泛.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锡林郭勒等地到蒙古贞、青海,只要是蒙古民族居住过的地方,几乎没人不知道巴拉根仓.主人公巴拉根仓是千伶百俐、幽默风趣的蒙古族草原牧民的代表.《巴拉根仓的故事》是由口头称述的形式广泛流传下来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细微差别.本文主要运用故事的流变,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五卷书》是印度统治论的一种,成书于6世纪前,它既是故事集又是格言集。《五卷书》对藏族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萨班借用《五卷书》里的故事,撰写了藏族格言之先河——《萨迦格言》。其后,西藏各大教派的文学人士仿效萨班创作了很多格言集。这些格言集中,也含有《五卷书》的故事基因。不止于此,在19世纪问世的《普贤上师言教》一书,亦援引了《五卷书》里的故事。可以说《五卷书》对藏族文学的影响不仅限于格言,对于其他创作亦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译学价值谈《蒙古秘史》杨才铭(一)我们能不能断然地说,没有翻译,就没有《蒙古秘史》的现在?或者说,没有奶译,就没有风靡当今世界的“秘史学”热潮?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说,因为这是事实。《蒙古秘史》(以下称《秘史》),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足以值得矜夸的神...  相似文献   

17.
在蒙古族民间文学的范畴里,不仅有着多种主题的民间故事,内容还格外丰富。其中《巴拉根仓的故事》流传十分广泛。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锡林郭勒等地到蒙古贞、青海,只要是蒙古民族居住过的地方,几乎没人不知道巴拉根仓。主人公巴拉根仓是千伶百俐、幽默风趣的蒙古族草原牧民的代表。《巴拉根仓的故事》是由口头称述的形式广泛流传下来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细微差别。本文主要运用故事的流变,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89年,陈庆英与盂轲同志,在《西北民族研究》第一期发表了译文《佛教在蒙古地方的传播》,乃节译自固实噶居巴·洛桑泽培的《蒙古佛教史》一书.译文前面言:“另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外务省调查部曾出版过一本《蒙文(应为“古”)佛教史》的日译本,受到国内外蒙古史学界的重视,许多论著引用其中的内容.从引用的内容看,与本书基本相同.该书将作者署名为晋美南喀,此晋美南喀应即是拉卜楞寺的萨木察活佛.如前所述,正是他吩咐洛桑泽培写作《蒙文(应为“古”)佛教史》的.如果他自己写有《蒙古佛教史》,  相似文献   

19.
《元史新编》《元史新编》为清代魏源所撰,共九十五卷。内本纪十四卷,列传四十二卷,表七卷,志三十二卷。《群盗》、《杆老》、们自逸》有目无文。史料据《元史》,兼采《元朝秘史》、《元典章》、《元文类》和元人文集,对太祖至宪宗四朝的史实和元代西北地理沿革,作...  相似文献   

20.
《贤劫千佛号》系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一部工具书。斯时,藏传佛教格鲁派大盛,住京喇嘛颇多,尤其不乏高僧大德驻锡京都,他们都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各自贡献。其中授予国师、呼图克图、各族喇嘛奉若圭臬的三世章嘉若必多杰应为魁首。他于1740年奉乾隆皇帝旨意,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译为蒙古文,1772年又奉旨把藏文《甘珠尔》译为满文,后又将汉文大藏经中的《首楞严经》10卷译为满、蒙古、藏三种文本。嗣后又编纂了《同文韵统》、《满汉蒙古西番合壁大藏全咒》(简称《四体清文鉴》)、《喇嘛神象集》等10数部经籍。《贤劫千佛号》也产生在那个时期,与上述各种经籍的翻译活动密切相关,只因纯系佛号名称,后人很少提及。但在当时翻译诸多经籍时是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书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