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将旧唯物主义改造为革命理论的哲学成果,也是马克思扬弃旧哲学的最终哲学样态。在唯物主义历史化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辨识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中自然科学的直观和最高的直观构成的二重性的直观的逻辑优先性,全面批判了费尔巴哈感性直观与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通过揭示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的真实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不仅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论停留于抽象的人的概念,更是以高级的哲学直观超越了直观范畴,从而建构起生产逻辑有机介入的实践范畴,使得直观本身在历史化了的唯物主义中获得异质性重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把实践作为思考人的活动与现实世界关系的逻辑基点,将以往哲学从抽象上谈论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的关系,变为从人的实践活动以及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发展的感性世界来把握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这样的唯物主义,我们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既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合理性超越,又实现了对它们的积极扬弃(即将其中蕴涵的唯物性和能动性引入自身),指明了新唯物主义与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区别,精辟地阐明了他的新哲学的实践原则及其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实践本质。如果用“唯实践主义”代替科学实践观,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诠释成“实践主义”,那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而是倒退到了他已经抛弃掉的旧哲学上去,对之作了退行性理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经过了“博士论文”、《莱茵报》、《德法年鉴》、《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纲》和《形态》等几个时期。马克思克服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性原则后 ,又克服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受动原则的错误 ,以实践为核心建构起了自己哲学的理论体系 ,确立了科学的实践主导性原则。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将实践作为人与世界统一的桥梁 ;突出了哲学参与现实生活、改造世界的功能 ;从而实现了对以往一切哲学的最根本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旧唯物主义的旧在于它的直观性,即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中的事物,而不能从主体方面把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实践。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新在于它的实践性,即从主体方面把现实中的事物当作实践和人的感性活动来理解。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去说明人的本质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法和意识形态的产生过程,最终在社会历史观领域摆脱唯心主义的纠缠。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在自然观问题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哲学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差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体现在:人化自然对感性自然的超越;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对自然之于人的优先地位的超越;实践自然观对感性自然观的超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分歧,源自于两者对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费尔巴哈将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感性直观的对象,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则将其理解为感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所以"新",是因为马克思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而事实上,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并非缺乏辩证法;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直观性"理解为"非实践性",这是感性活动超越感性直观的内在逻辑;感性活动对感性直观的超越,是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含义并不是唯物主义的正统含义,而是重视感性和直观。这种特殊的感性唯物主义含义经历了萌芽、形成和确定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事物的存在形式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本质我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 现象通过感觉就能认识, 本质作为认识对象是极其广大的,而感性的范围则是比较小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物质”是极其广大的, 理性才能把握,因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理性哲学。而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范围则是较小的, 是感性哲学。当我们谈实践时, 我们的认识范围就缩小了。缩小了的范围一般就是感性能够感觉到的。理性本体作为认识的一极是关于事物起源发展的东西, 因而是更重要的本体。但感性本体作为认识的起点也是不能丢的,舍此我们对事物就会毫无认识。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实践唯物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唯物主义”的?它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有何区别?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表现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概念入手,能够获得满意的答案。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感性”理论的批判,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感性直观”,确立“感性活动”的原则,并把感性活动看作人的生存方式;从感性活动观照物质,从而建立“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感性活动本体论“,它开辟了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来追寻“存在”意义的道路,从而完成了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超越,凸现了新唯物主义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都曾经被单独地用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名称是怎样产生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有许多不同,哪一个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关系怎样?实践唯物主义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完善,还是完全推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三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已经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即历史唯物主义的阶段。但是只有意识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本质以及它作为世界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本性,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也才能将我们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区别开来,避免重回以往理论的窠臼。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对马克思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是一次"全面修正",而时下国内"马哲"界许多著名学者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又是一次"根本性误读"."卡尔哲学"绝对不是任何形态的"唯物主义",而只能是"实践人道主义"和"实践唯心主义",是不同形态的"人道主义"哲学理想的交换和发展.其"人道主义"的心路历程是:"自我意识的自由人道主义"、"社会批判的自由人道主义"、"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出发的人类解放的人道主义"、"积极的彻底的完成了的实践人道主义"、"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人道主义"、"个性的个人的人道主义"、"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人道主义"、"在每个人自由发展基础上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人道主义"、"自由个性的人道主义"、"自由王国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 :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定意义上使用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是可以的 ,但实践不能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因而不能用实践唯物主义来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公认是一种唯物主义,但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唯物主义,对此却一直众说纷纭。文章认为,只有通过对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进行仔细地辨析和比较才能搞清楚这个问题。文章将唯物主义划分为发生学的或进化论的或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生理学的唯物主义、物理主义或行为主义或还原论的唯物主义、基础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或历史的或实践的唯物主义等几种形态。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的偏颇性有 :马克思并未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一词 ;《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探讨被忽略不计 ;并未研究历史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当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形成被抽掉哲学观前提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才开始的科学的经济学研究倒成了《形态》中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7.
国内长期以来形成的把“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或说成是马克思学说的哲学灵魂,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学说的误解。所谓“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也不是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即“历史哲学”。它仅仅是揭示“史前社会”人被“物化”方面的事实之科学方法,主要是研究资本剥削所形成的总的科学观点,根本就不是哲学。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只能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和“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史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造成一种革命性变革,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答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体系上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的作用和意义是全方位的.依据这一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示范教材)确立的中心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解释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示范教材)力图设计一种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重在人生观教育,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从四个方面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即用当代科学的新成果阐述基本观点;深入挖掘以往教科书所忽视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有所论述但又未详尽展开,同时又成为当代“热点”问题的观点,使之上升为基本观点;随着学科分化,像阶级、国家、革命这样一些观点已成为其他学科的基本观点,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了.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近年来人文学科关注的焦点,也是文学与美学话语论述的对象。马、恩在创建唯物史观过程中,既确立了文化问题的唯物主义解释原则,把经济和文化区分为基础和上层建筑,但是也强调文化的相对自主性,揭示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之间更复杂的关系。威廉斯在20世纪中后期的资本主义历史语境中,面对工人阶级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建构出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突出文化生产的社会性、物质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之外,提出了大众文化的建设性维度,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对文化的形态和社会功能的理解。这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看作是关于历史规律的科学.这种理解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流俗理解".而本文在重释"历史唯物主义"中发现,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因素仍然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特征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