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王英宏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63-64
英语语言一词多义现象很多,要想充分理解语言的真正涵义,准确把握词义必须依赖语境,脱离语境,词义无定,通观语境,语义更加明确,本文主要论述语境对语义的理解和语言运用意义,从而得出现代人学习外语并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知识内容(如单词、句子、语法等)的掌握,而是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实现语言单位的交际价值,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廖志勤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91-95
语境是语义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以丰富的例句从以下四个方面:使语言中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影响语义的感情色彩;语义的语体色彩及填补或丰富语言本身的意义探讨了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旨在唤起读者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择取语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从语用学角度看语境对意义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雷卿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2):104-107
从语用学的角度,论析语境对语言意义的作用,能揭示语言交际环境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境以及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与作用这一相互关系,在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有效使用语言和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影响和制约语义,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境对意义理解具有制约、解释作用。因此,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邱震强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85-88
在研究语境对语义制约的过程中,静态语境和动态语境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对象.静态语境就是传统语境,把语境看作一种客观存在;动态语境就是认知语境,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语境对言语编码中的语义部分的制约作用体现在:1.语境制约语义单位的选择;2.语境使语义单位被省略;3.语境使语义单位变异.语境对言语译码中的语义部分的制约作用与上面的过程相反,体现在:1.语境使语义单位还原为表达者所选择的意义;2.语境补充被省略的语义;3.语境还原变异义. 相似文献
7.
张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3-34
语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语言意义和社会意义。语言意义是语言体系中所固有的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总体或属性或关系的概括认识,是语义的核心,它不受具体语言环境的影响,舍弃了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和交际内容的变化所产生的临时意义,所以具有相对稳定性。语言意义是言语意义的综合和概括;言语意义是指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人们在使用语言交际思想时双方所理解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言语意义是对语言意义的具体运用,和运用的结果,它往往和具体的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言语意义是具体的、复杂的、多变的。一、语境的定义及… 相似文献
8.
9.
冯书彬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71-72
语义理解与语境分析在翻译表达的过程中是首先遇到并应当处理好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将把语义理解、语境分析运用到翻译措词的研究之中 ,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下的结论 :语义理解准确才能够译对 ;语境分析无误才能译通 相似文献
10.
李颖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4):133-135
语境与语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境限定制约着语义。以语言文字形式出现的现实语境是判断一语言单位语义最直接的依据 ;广义的语境则由具体文字以外的一切抽象因素构成 ,它包括太多复杂的因素 ,因此较难把握。译者在翻译作品时 ,必须把多义的语言单位同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 ,才是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沈菊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3):48-50
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本文介绍了语境理论,分析了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的差别,重点探讨了借助语境信息使学生正确理解不同语境中不同的话语意义,从而使他们在使用中正确地掌握外语。 相似文献
13.
于金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5-87
俄语中大多数词都具有多义性。多义性不对言语理解造成障碍得益于语境的作用。而语言语境又是多义词词义实现的主要条件。语言语境分为词汇(语义)语境和语法语境。语法结构、语法形式和句法功能作为语法语境的一部分,对于区分词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翻译时词义选择的语境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莹晖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27-130
语境是交际过程中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表现为言语的上下文或非言语的主客观环境条件.只有依赖语境,才能对原语文本恰当、正确地解码和对译语传神、达意地编码,从而达到动态等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翻译过程中语义的判断和选择行为入手,探讨语境的定义和种类,通过分类举例着重说明语境对语义的制约,并以此证明语境作为语义判断和选择的依据,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断章取义”的意义生成机制的合法性予以简要论述。一、依据哲学阐释学理论,“前理解”的存在是阐释者不可逃避的宿命所在,因而“此非诗人之情,而引诗者之情也”也即“断章取义”式理解应当是合法的。二、从语义学角度来讲,“断章取义”之“取”的主要诉求乃为当下的交流效果,只要能够达到此一目的,即“有断章取义而理可通者”那么我们就应当说它是合法的。三、从互文性角度来审视,“断之于彼,而无损于此”此一命题已经表明对于《诗》的断章取义其意义生成也应当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7.
彭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26-129
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的理解有过阐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去解释隐喻的意义,都离不开语境的作用,尤其是认知语境的作用。本文在阐明隐喻的本质和及其语义特征的基础上,从字词、句子、文化和语篇的层面探讨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所发挥的功能,阐述了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境与语篇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2):144-146
语境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大类。语境对语篇具有巨大的调节功能,脱离了语境也就谈不上对语篇意义的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罗迪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6):116-120
维索尔伦的整体主义意义生成观反对各种形式的单一研究范式,又不满当前意义的研究方法。这种意义观消解了意义语境观与意向观的单向因果范式与个体主义思维方式的解释困境,提出将意义问题划归到综观论视角下的多向因果范式进行诠释,进而实现意义的整体论化与生成论化的融合,为研究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启迪性的视域。 相似文献
20.
潘文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110-113
判断句子是否有意义,应该结合语境看其是否表达一定的内容,而不能仅仅以是否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作为标准,这是因为:1、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成果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2、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3、人类的知识都有继承性,在考究句子是否有意义时应该区分孤立句和语境句。在具体语境中,只要是合乎表达需要的句子,都是有意义的,都能成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