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婚姻家庭观和人生价值观,使现实社会中的爱情、婚姻、家庭呈现出不同的社会人文景观.宋代寿妻词中呈现的主要是齐眉偕老与红颜永驻的爱情观;妻贤子贵与齑盐相伴的婚姻家庭观;荣华富贵与柴门自好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史六安 《理论界》2006,1(8):16-17
科学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正确的系统观点,体现为人的价值和价值关系,科学价值观核心内容就是社会价值关系的和谐。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科学价值观的主客体价值关系完美和谐的唯一途径和手段,社会生产力是决定其价值关系和谐的客观物质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的价值关系自然和谐,实现科学价值观的社会价值关系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社会价值观和环境风险认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项中国和美国跨文化的研究,旨在检验东西方文化、社会和政治体制下人们社会价值观和环境变化风险认知的差异以及社会价值观和风险认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参与者比美国参与者更为关注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风险,而且他们比美国参与者感知到了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健康、环境本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社会价值观对环境变化风险的认知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的力度在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之间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绝不会回避对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经验的研究和借鉴.价值观建设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治国思想的成熟和应对国际事务等若干重大事宜的能力的验证.通过对若干国家在其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经验的介绍和总结,可以得出如下判断:科学严谨的法治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教育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辅助力量;文化与媒体等日益引领和塑造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坚强维护者;政党是国家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要统领者;民间组织也日益成为参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作为科学人文因素的崇尚真理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科学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日常生活的主导和支配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科学更加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鉴于价值观对人的活动的导向作用,可以认为,在科学所需要的各种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崇尚真理的价值观了。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就其属于价值观而言,它是一种人文因素;就其属于科学的内在要求而言,它又是一种科学精神。所以,确切地说,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汇,是一种典型的“科学人文”因素。作为科学人文因素的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对于科学家来说,是有特定内涵的。首先,它意味着科学家应当:()坚信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国家投入少、资源稀缺的浙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少奇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进行探讨十分必要.分析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内在理路和内涵表现,对浙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作为现实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参与对象、信息内容、传播形态较传统文化而言更加趋向于多元化趋势。鉴于价值观冲突主要源于文化的多元化现实,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势必会进一步加速和放大价值观冲突,使价值观冲突突破以往的地域限制,更加的激烈和频发,甚至在不同代际之间也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明显。因此,为有效整合多元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观,减少价值观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集结政府、社会等各种力量,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是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变迁的直接反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渠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立足于现实,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构建顺应时代要求和适应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我需要得到满足和理想实现的心理体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标准以财富为第一位,其次是家庭美满、身体健康、生活如意以及社会和学校认可等。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上状态。影响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是人际交往、经济状况、文化背景、专业学科及家庭教养方式等;主观因素则是人格特质、主观效能感及价值观。高校应从创建高尚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利用社会实践提高应对能力等方面创设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客观环境;同时,也要从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主观变量方面多维度进行引导,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的价值是隐含在科学本身结构中的价值.本文论述了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和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的价值,重点讨论了科学理论的价值评价及其评价标准.对于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则从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科学顸设和科学传统五个方面探讨了其中的价值因素.  相似文献   

11.
社会调查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调查活动可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全面了解,有助于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检验所学知识,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日渐成熟,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发展概念的形成、发展以及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观的转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对发展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作者认为,发展作为一种结果的状态以及活动的过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社会事实;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发展又不可避免地沉淀了具体人群的价值判断。这样,我们对于发展以及不同时期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批判与反思,就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社会结构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相反 ,价值观的转变也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经济活动及社会关系产生影响 ,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价值观发展的新阶段 ,全球价值观扩展了人类价值观的视野 ,把人类、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纳入价值变趋的方向范围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调节的主要内容 ,以谋求“人—社会—自然”这一有机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人生价值观和哲学智慧,它通常是知识分子基于其历史使命感与紧迫感,自觉承担民族大义与社会责任的思想观念及其实践活动的,括与总结.北宋名臣范仲、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和曲折困厄的仕宦生涯,形成的便是这样一种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5.
英汉委婉语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喜芬 《中州学刊》2004,(4):137-139
委婉语源于社会禁忌,既有宗教性、阶级性,又有时代性,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某一国家、地域和时代所认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共同的语言现象,多种形式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形态各异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和语言文化内涵.了解东西方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有益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现象对人或社会的重要性所持有的认识和评价,是支配人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认识基础和精神支柱。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特征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体育学习、体育文化环境和体育学习机构。现阶段要系统地评估体育价值观,应开发构建一个理性、系统、科学的体育价值观评估模型,从根本上强化人们对体育价值观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创新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时期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使大学生个体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价值取向有更多的功利性,价值评价标准带有双重性.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要设计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正确对待传统和西方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人的认识活动,考察社会文化背景对认识活动的影响,就不能不研究人们的社会交往。社会文化是通过人们相互交往而对认识发生作用的。交往把个体卷入了社会文化背景,交往又把社会文化因素传递给个体,从而实现了个体认识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因此交往在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沙夫指出:“交际似乎是一个同一切有关认识的过程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要素,甚至在独白中的没有盲语的思想,也是广义的交际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所以如果我们要以任何合理的方式来研究认识论的话,哲学就不能不注意交际的问题,这是没有可奇怪的。”把交往作为认识活动的环节和前提来研究。把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范畴确立起来,按理说是应该没有什么疑义的。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 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典型案例与一定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对集中,其中要求公民对自甘风险行为自行担责是鲜明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路径对策,包括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内容的实际运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司法裁判依据的地位,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司法审判的具体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