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北京香山脚下,离碧云寺只有100多米的地方,有一座红瓦白墙的小楼和一排平房,门口有一道铁门,旁边是几个金色的大字:“香山老年公寓”。走进院里,几个老人或走动,或坐着聊天,非常安静。 “我们这里住着170位老人”,33岁的杨燕静院长介绍道,“平房和小楼的一层住着完全不能自理或一般不能自理的老人,小楼的二层住着能自理的老人。”  相似文献   

2.
岑岚 《社区》2006,(10)
几年前,我在美国买了一栋带地下室的两层独立小楼,是3年新的二手房位于城市北部郊区的所谓“中产阶级”的一个新式社区。这是一个纯粹的住宅区数百栋房子全是带有开放的前庭后院的独立小楼。屋主协会经常来信2006年2月初我搬进新居,收到的第一封信是来自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区的“HomeownersAssociation”的来信。这是一封令人身心温暖的欢迎信。信中说道:“某某先生和太太,欢迎你们搬到这里,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信后还有一张表,列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机构和公司的电话,如小学、中学、煤气公司、电话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等。这些信…  相似文献   

3.
沈湘 《社区》2008,(5):31-31
在纽约学习的三个月时间里,为了节省开支,我没有住酒店,而是祖住在公寓楼里。在我祖住的公寓楼的对门,住着一位叫西蒙的孤单老人,他的老伴早已去世,儿女又在外地工作,出于对他的同情,我总会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离休之后,每天上午10点多钟,我都准时来到楼下的信箱,看有没有自己的来信。有时,到亲友家串门,也牵挂着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信成了我人生的伴侣。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盏能给我以启迪的明灯,是我生命之河中能泛起涟漪的清风。去年秋季,大女儿的孩子给我寄来一封有趣的来信。说他高考未中,有人在电视台里为他点歌,没有署名。第二天,他骑上自行车到电视台询问,也没有问着,他好感动,特地来信问是不是我为他点了歌。读到这里,我不禁捧着信笑了,想像他既着急无奈,而心中又有那么一份得意的样子。于是我就羡慕起他来。也许在那几天里,他会苦思冥想地猜测每一个可能的朋友,最后总觉得人人都有可能,因而心里对所有的亲朋都怀有一份好感。这种寻觅亲情、感受友情的来信是多么亲切和美丽啊。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市徐汇区肇家浜路一幢老楼里,住着一位特殊的老人朱餐霞,她年过百岁,依然皮肤白皙、风度优雅、谈吐流利. 朱餐霞个子不高,满头银发,正在午休.见客人登门拜访,随即整一整自己服饰,又叫保姆替她梳理一下头发,随口吟咏:“好梦初回人乍起,一帘晴日照梳头.”她笑意盈盈地解释:“这是清代华亭才女袁镜蓉《月蕖轩诗词》所录一诗名句.华亭就是上海古时之名……”这位知识渊博的老人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6.
在年轻人嘴里,“老人”一词总是和“保守”二字离得很近。我们不服。有现代青年,现代女性,老人就不能“现代”了吗?那么,“现代老人”的特征是什么?您想不想做一个“现代老人”?我们希望就此发起一次讨论。目的是“让我们跟上时代”。和时代同步,会造就社会对我们的认同,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远年轻。“现代老人”与传统老人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我们这里只举出3例,“抛砖引玉”。你可以就“现代老人”话题畅所欲言,尽情撰稿。  相似文献   

7.
张为民同志:你好!《中华魂》编辑部把你的信转给了我,并邀我给你复信。这里提点看法供你参考吧,“指点迷津”是谈不上的。你所说的这篇访谈录我也见到,接读来信后又把它找了出来,作了一点研究。我以为,这篇文章确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下面,我就试着展开来分析一下,有不对的地方咱们进一步讨论。复信搅成一盆浆糊读了这篇文章,人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爱国主义被搅成了一盆浆糊,无从判断,无由识别,一句话,这里散布的是“爱国主义不可知论”。在回答记者提出的“究竟怎样的民族主义才是积极的,究竟怎样才算爱国”的问题时,作者说,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素英同志: 信收,材料尚未到。王统照先生是我最最尊敬的前辈和朋友,你研究他的著作,我很高兴!“文学史”上把王先生压得太低了,不公允。“子夜”与“山雨”双峰并峙。王先生的诗,堪称第一流,评价太低了。这与人事关系,行帮之风,大有关系。现在一般所有研究者,不少是看人不看作品。 我事情繁重,来信多得不能全拆阅。你的工作我赞助,只能间接的,而且无力多写信。我介绍以下三位研究王先生的专家,希望你去信联系并向他们请教: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2,(33):1-1
广西省鹿寨县城南紫金园的李东升读者在来信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在宁波市,有一个华光城社区“老人互访团”很出名。它是由社区近百名老人自发组织的,成员中年龄最小的51岁,最大的近百岁。大到社区事务,  相似文献   

10.
马士钧 《新少年》2011,(4):27-28
有一年秋天,虎大王微服私访来到这里一那时候,这里还不叫胡萝卜坡,虎大王只知道这里住着个嘴巴特别大的兔子小姑娘,名叫“大嘴兔子”。虎大王要跟她比一比,比比谁的嘴巴更大。  相似文献   

11.
邻家老太     
凤仙草 《社区》2012,(21):50-50
在我居住的这幢楼的底楼,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大家都管她叫王老太。王老太似乎很安静,她从不出门,也不和别人说话,总是一个人呆坐在院子里,望着门前的车水马龙发愣,天天如此……  相似文献   

12.
荀春荣 《中华魂》2004,(6):46-48
复信友仁同学: 你写给《中华魂》编辑部的信转到了我这里。我认为,你提的问题是当前实际生活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值得注意。我不揣冒昧,试着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虽然痴长你几十岁,但不敢说"指点",只是同你交流思想,不当之处,尚望来信指正。  相似文献   

13.
《新少年》2002,(5)
份份爱心传真情编完这束来稿,我们的心情十分愉快:越来越多的读者投入到爱心行动中来了!大家的参与和支持,大大改变了以往来稿来信大部分都是求助或交友的状况。这说明,“手拉手”栏目越来越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关心和喜爱。一封封饱含深情的来信,让我们很激动、很受鼓舞。我们会对每一封“爱心来信”都妥善处理,尽快帮你找到合适的小伙伴结成对子。  相似文献   

14.
竟渊 《老友》2011,(1):22-22
进入21世纪的头年正月,我接到一封从广西桂林寄来的信。我并没有亲戚朋友在桂林呀,是谁写来的?我赶紧拆开,一看信里还夹了张彩色相片,是位胖胖的老人,仔细看看,不认识。读着字体不算工整但文字还通顺的信,我才恍然大悟,回忆的闸门慢慢打开……  相似文献   

15.
我珍藏著一支红、蓝、黑三色圆珠笔。虽然它非常普通,却能使我经常想起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那是4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神田的一间居酒屋里打工,每天都要和许多日本客人打交道。有一天,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看到我胸前林的名字一便主动与我搭话。“你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中国人。”“中国的什么地方来的?”“哈尔滨。”老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眼神,似乎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我也去过哈尔滨。”老人显得很激动。“不过,那是50年前的事了。”老人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无限回忆Z中。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老…  相似文献   

16.
李正明 《可乐》2010,(12):60-60
刚进白宫,事情千头万绪,奥巴马却在当总统后第一个星期就找来“总统通信办公室主任”科勒尔:“我想每天看10封民众来信。”科勒尔问:“您想看什么样的信?每天我们收到的信可是成千上万。”奥巴马看着他:“我不能告诉你应该把什么信给我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相似文献   

17.
城市幽默     
《社区》2002,(7):39-39
鼓励球员足球赛的上半场结束了,场下观众走了下半场比赛即将开始,一队的教练鼓:“伙计们,加油干,下面的比因为给我们喝倒彩的观。”恋爱时节“亲爱的玛丽,”年轻的威廉在信中写“请原谅我再次打扰你,由于热恋,我我现在一点儿也记不起当我昨天向你求婚的时候,你说的是‘行'还是‘不行'?”玛丽很快回了信,信中说:“亲爱的威廉,见到你的信我很高兴,我记得昨天我说的是,‘不行',但我实在想不起来是对谁说的了。”实在惋惜汤姆想训练他的驴子不吃东西而能活下去,所以天天给它减食。当驴子饿死时,他惋惜地说:“真是一大损失!刚学会不吃东西就死了…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方庄芳古园一区17楼,住着一位耄耋老太太。她获准在这里长住,却没有北京户口,持的是美国护照;她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血统,儿孙们却长的是金发碧眼,高鼻子白皮肤;她看起来与普通的知识界人士相差无多,结识的人中却不乏党和国家的革命元老。这位可敬可爱的“特殊”老人,就是美籍华人李效黎女士。她的传奇经历,犹如一部可歌可泣的史书,读起来让人惊心动魄,也让人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19.
蒋书 《社区》2005,(4):16-17
“郭玲,又有你的来信了!”小区的门卫张大爷一看见郭玲,就高兴地喊住她,“小郭,快把信收好,是不是又有哪位好心人给你写信了!”说完,张大爷把沉甸甸的一摞信塞到郭玲手中。郭玲今年40岁,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物业集团乘风分公司的一名清洁工。最近一段时间,她收到很多来信。其中有一封很特别的信,是从国外寄来的,只有收信人地址,没有寄信人地址,信里还邮来100欧元和100元人民币。看着这么多来信和捐款,郭玲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半年多来,郭玲饱受了太多的委屈,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善良的她有过一次拾金不昧的壮举。2004年的一天早晨,郭玲像往…  相似文献   

20.
浪漫的伤痛     
那还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交笔友还很流行。我在一所中学任教,在中国校园文学上发表了一组散文诗,北京一名叫雪儿的女孩给我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从此开始了我们长达10年的通信。雪儿那时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一,西部歌王王洛宾就毕业于他们的学校。她来信的字里行间,透着机灵和多愁善感。她是个文学爱好者,来信的字写得很工整,文笔也很流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