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吉双 《学术交流》2004,(10):13-16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石,它由信用制度体系、信用记录和标准体系、信用机构体系、信用法律体系、信用奖惩机制体系、信用市场体系、信用文化体系等构成。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我们应针对以上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采取相关对策,争取5年内初步建成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民间借贷行为在农村一直普遍存在,山西田村作为经济欠发达与社会低度分化地区的代表,其民间借贷行为除了发生在强关系的亲戚朋友之间,以第三方主体为中间人的弱关系的村民间借贷也占据一定地位。不同于市场经济下陌生人间的理性行为,弱关系的民间借贷行为遵循着互惠与道义的运行逻辑,而互惠与道义的实现依托于村庄公共信用体系。村民间互助即仪式性互助与日常生产生活互助奠定了村庄公共信用体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流辉  徐晓娟 《创新》2011,5(3):31-33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乡村社会在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农民的上访行为也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实地研究发现,在乡村社会农民道义型上访开始显现。对农民道义型上访做必要的学理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转型期农民的政治心态和把握乡村社会的政治生态,从而为实现乡村社会有序和政治稳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针对职工、城镇居民、农民不同的群体,分别建立起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这三大医疗保障制度各自独立运行,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对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这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对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产业的发展亦可促进城乡融合。我国乡村长期存在着复杂多样的乡村产业,乡土社会为乡村产业提供了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地区的来料加工为例:近年来,浙江省内发达地区产业向偏远乡村扩展,通过来料加工的形式带动偏远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来料加工是全球生产体系的一环,通过灵活分散的加工形式,偏远地区乡村的剩余劳动力与广阔的全球市场联系起来。来料加工的生产过程紧紧"嵌入"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伦理确保来料加工的生产管理得以可能,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其中"曲尽人情"是社会伦理的具体运作机制。来料加工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和社会转型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在土地、金融、产业政策上对乡村加以扶持外,还需识别、理顺乡土的社会基础,充分利用乡土的社会资源,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性动力。  相似文献   

6.
一、困境与出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的出现,使我省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产业构成和单向资源利用方式,开始向农、工、商、建、运、服务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产业结构和多层次资源利用方式迅速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农村商品经济的成长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市场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使得调节现  相似文献   

7.
邢慧 《创新》2009,3(8):74-76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出现可喜局面,但是非制度性参与增多、家族势力活动频繁、农民文化水平低、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薄弱等问题影响着农民政治参与建设。因此,必须从经济、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着手保证农民切身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经济结构的新概念及其特征城市经济结构是指生产要素(量和质)在城市产业结构、基础结构、空间结构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配置比例关系、运行的机制和效率。产业结构、基础结构、空间结构构成了城市经济的“三元结构”。产业结构是城市结构的主体,决定城市经济的性质、类型、功能、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基础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根基,是城市经济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对城市产业的成长以至整个经济发展有直接制约作用;空间结构是城市  相似文献   

9.
谢双明 《社科纵横》2010,25(1):1-4,7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东方农村合作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俄国、中国、印度等国农村小农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中提出来的。马克思、思格斯主张通过合作社实现农民由小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从小农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过渡;认为合作化必须坚持自愿、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的原则。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农民合作经济理论,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合作社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发展,重视农民流通领域的合作。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合作事业,但他只重视生产领域的合作,轻视流通合作,以农业的集体化取得了合作化。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认识到合作社运动对组织和解放农民、支援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领导了规模巨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启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转型与国际金融危机碰撞后,危机前的民生问题在危机后更加严重,转型更加紧迫,更需要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中心的社会法作为阻隔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的防火墙发挥作用。为此,需要对社会法的若干问题重新思考,例如,对用工成本应当作广义理解,并对以不正当转嫁为特点用工成本负担结构做出调整;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不宜单项突进,而应当整体进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与农民的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同步联动。  相似文献   

11.
白羽 《浙江学刊》2002,2(1):193-195
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道德生活的外部条件 ,迫切需要适应新的社会条件的道德运作方式 ,制度伦理体系的构建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有效方法。法律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是制度伦理体系构建的两个维度。制度伦理体系的操作系统应体现经济、政治和伦理目标的一致性、相应监督机制的完善和社会利益制约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岳喜优 《学术交流》2023,(6):134-145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实而言,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滞后、基础条件不优,需要政府积极的财税政策予以支持。财税政策在引导、支撑和维护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立健全中起到重要作用。对此,应当持续优化财政支出、财政补贴、财政引导、税收优惠等作用机制,落实财税政策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驱动乡村产业集聚、推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实效,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效能。  相似文献   

13.
杨鹏  张润强 《创新》2019,13(2):106-118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基于因子分析法,科学评估广西主导工业产业发展情况,认为广西应重点选择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机械产业、医药制造产业作为广西工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基于工业转型升级的视角,提出广西增强工业主导作用的路径,即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机制、构建工业园区内生机制、实施资源环保倒逼机制以及形成营商环境助力机制和开放发展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雇佣小农发展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尚未引起重视.基于豫东典型村庄的调查发现,当地农业已由主要依赖家庭劳动力转变为依赖雇佣工人和机械进行生产,并出现了完全雇佣式的小农生产,为农民提供了土地流转的收益参照.在农业集约化水平偏低和确保流转质量的前提下,雇佣小农的成本低于流转临界成本,这一成本差决定了当地土地流转的“遇冷”.结合全国性数据,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的成本差及区域差异,论证得出粮食安全与流转质量之间的张力导致土地流转后的非粮化和农民利益的损害两种倾向,认为应积极发展入股、合作等农民受益主体型流转,谨慎对待租赁、转让等非农民受益主体型流转.  相似文献   

15.
实施低碳经济的方法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问题出发,探索了低碳经济的运行体系及其机制,包括市场准入机制、竞争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整合机制、价格机制、金融机制、奖惩机制和贸易机制,以便将节能减排的外部性转变为企业成本的内部化,进而提高低碳经济的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6.
"理性小农"抑或"道义经济":观点评述与新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农民经济行为,形式主义者认为传统农业的农民与资本主义企业家一样也是只求利润的.而实体主义者则认为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民经济行为以维持生计为目标.黄宗智、郭于华等人则主张一种综合的分析,即认为两种特性都只是传统农民经济行为的一个侧面.本文则主张一种动态的、纵向的考察,认为生存危机下的小农只能以维持生计为目标,而不可能去追求利润.随着生存需要的满足,农民也表现出经济理性特征.当前中国农民正处于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转变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响影因素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民素质、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和农业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产业体系支撑;搞好农民就业培训,强化人力资源支撑;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产业体系支撑.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发展中国碳汇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生存产生严重威胁,是碳汇经济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碳汇经济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不同区域及不同领域碳源碳汇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区域碳汇价值和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式.发展碳汇经济要建立和完善联合履行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尤其要注重发展中国家利用该机制问题,要制定和完善发展中国家碳汇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明智选择,应建立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应加强农业碳汇研究,运用和推广科学的耕作制度,改变农田的水分类型,改善施肥方式,推广作物优良品种,特别要加强玉米、水稻和草原、湿地上的作物及相关领域的碳汇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波涛 《学术交流》2007,(5):131-134
“十一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是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针对林业产业的可持续经营问题,构建赋有林业特色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利用循环经济的思想及手段,是林业产业经营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循环经济“3R”原则确定林业社会的经济、林业经营、社会、生态的指标体系。对于重新规范林业经济的内涵和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从全方位角度来思考指标体系的设定,用专家打分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双重计算方法,根据体系的动态程度计算其权值,是保证规范林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方法。指标体系设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超出了原有林业经济的范畴,为当前林业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指标评估和表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桂勇 《社会》2004,(11):11-13
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是如何 由一个嵌入于传统社会的经济体系向现代 经济体系过渡的①?相对而言,费孝通早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