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师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师资问题研究①○李定仁李瑾瑜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较大区域之一。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该区就有45个。他们分属于14个民族自治州和26个民族自治县,人口为1512.17万人,占西北地...  相似文献   

2.
蔡红 《社科纵横》2012,(3):153-155
哈萨克民族基础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哈萨克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还影响到中国整个民族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例,从经济因素、教育经费投入、自然地理条件与人口因素、文化背景及教育因素等方面,分析其对哈萨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琪 《社科纵横》2011,26(5):157-159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存在心理和文化上的显著特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主要存在着创新意识不足、忽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对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鉴 《社科纵横》2010,25(4):136-137
该课题运用文献资料、实证调研等多种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社会基础、项目与分类、内涵及特征、社会价值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并就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离不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构筑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就要不断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该书的出版,是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人文研究的有力支撑。对于全面建设西部小康社会,对于全民健身战略的滚滚浪潮,《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一书必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晶 《社科纵横》2010,(2):91-93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不断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更好地保障新疆民族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对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从加快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必要性、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依据以及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旨在强调通过立法为新疆民族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不断加速新疆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9):91-9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还深受贫困问题的困扰,因此帮助这些地区解决贫困问题就成为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的特殊成因及其表达方式。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正遭遇资源环境的强力约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认为,要通过建立扶贫开发与民族地区生态恢复重建及环境保护的耦合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因素的凝聚和强化刘敏加快发展、维护稳定,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地区共有近50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7%,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0%。总面积为262万平方公里,占西北地区的84...  相似文献   

8.
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毕业后将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师范类毕业生的情感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优秀的情感素质是教师职业素质的基础,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因此,情感教育可谓师范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传入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有十个少数民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北地区是伊斯兰传入我国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传入较早传播较广泛的地区。西北还与好几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毗邻。因此,伊斯兰教的世界性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代,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构成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意义。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不断探索和创新和该地区民族特点的多元文化民族教育模式,使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推动西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民族教育之"根"须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中,要充分包容各民族文化优秀部分和文化特性,塑造具有多元品格和充分包容品格的文化精神。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课程构建中秉承多元文化、本土化等多重理念,多元文化课程应具有多源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东乡族自治县女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萍 《社科纵横》2005,20(3):176-177
东乡县作为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人口聚居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其女童教育问题也十分突出地成为制约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对其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1984,(6)
甘肃省社会学会于1984年9月16日至20日在兰州召开成立大会,并举行了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就智力开发与人才流动、教育机会与社会教育、城市老人与社会福利、西北环境与人口迁徒、宗教对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综合治理等问题进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9):138-142
西北联大在"提高边省文化",推动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发展方面有显著的历史功绩,其对陇南乡村师范教育的开创之功,由她培养的人才实现,就是一个显证。"陇南"之名,出于晚清的"陇南书院",它是甘肃南部十四县师范教育的滥觞,影响延及抗战前。抗战爆发后,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卜宪基开创陇南乡村师范教育先河,其时正处于全国乡村师范教育的高潮期。他们"坚苦奋达"的办学理念,是对西北联大"公诚勤朴"宗旨的坚持和发展,为陇南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4.
裕固族伦理道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裕固族是生活居住在我国甘肃祁连山和河西走廊中西部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伦理道德传统。(一)婚姻家庭伦理观念。建立在婚姻关系基础上的个体家庭是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细胞。婚姻关系的稳定,家庭成员的和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裕固族实...  相似文献   

15.
上海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文钰  高向东 《社会》2004,(8):20-24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不断 发展,离开民族地区到上海等沿海发达地 区求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在21世纪头20年将会大大加快,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也将出现新的变化。本文通过简要地介绍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整体情况,从而来阐述西北民族地区这一特殊的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希望能为研究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提供一种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问题关系到全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近两年来,国家在减免农业税的同时,更是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8.
谈对青少年的生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对青少年的生存教育○李文华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科技的发展在教育。能不能培养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近几年我国大力宣传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特别强调中小学从“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9.
现代西北民族地区多民族政治体系的构建始于封建国家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统治,封建国家时期西北多民族政治体系就有着与中原地区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自两汉至清各代封建国家中央政府对西北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实施政治统治的结果,在政治统治过程中,封建国家也实现了西北民族政治体系的建构,对西北民族政治现代的发展也产生了持久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20.
王彩梅 《社科纵横》2006,21(4):9-11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基础教育。为此,必须澄清思想认识,正确认识农村基础教育的功能,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