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北京西郊挂甲屯吴家花园,曾是彭德怀元帅的谪居地。1961年的一天,彭德怀的侄儿彭启超满脸怒气,径直闯进彭德怀的住室,拔出手枪气冲冲地说:“还记得我们的君子协定吗?”彭德怀先是一怔,但很快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10多年前,在延安的一孔窑洞里,彭德怀望着在...  相似文献   

2.
仁山 《老年世界》2014,(15):44-44
1月1日 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改称中共北岳区委员会。 1月14日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第1团攻克集宁以南的平地泉日伪据点,歼敌100余人。 同月 在延安学习的蒙古族干部孔飞、奇峻山、云清、云曙碧、巴增秀、云自忠等,陆续被派回大青山地区参加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工作或从事敌占区的地下工作。 2月 和林格尔抗日游击队与蒙古抗日游击队合并。  相似文献   

3.
偈觅 《老年世界》2011,(22):34-36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周恩来与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程潜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会议还决定周恩来主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1938年4月我从老家浙江上虞奔赴延安,进入抗大总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在总校文工团当团员兼秘书。1939年经林老(林伯渠)谈话后人党。7月,我担任文工团民运组长、妇女组长后,即奔赴抗日前线,  相似文献   

5.
华宸 《中外书摘》2011,(12):34-36
军委警卫营1937年7月7日,侵占华北日军驻丰台一个中队借口演习失踪了一名士兵,突袭北平附近宛平县卢沟桥,国民党军第29军将士奋起抵抗,平地惊雷起,全面抗战就此打响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延安后,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率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要求立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以来,重庆报社先后三次派记者访问延安,大大提高了中共及边区在国内外的影响。当时,重庆报社为了生存下去,都会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因此,这些报社的记者也可分为三类:中国共产党派、国民党派和中间派。通过探究十三名重庆记者的身份,剖析他们采访延安的目的和返渝后的著作,理清他们考察延安的历史脉络,对研究中国共产党冲破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封锁及全国人民重新认识陕甘宁边区和中国共产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风 《老年世界》2013,(19):43-43
抗战时期,大青山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党中央非常重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决定在敌后放手发动游击战争。1938年初,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相关问题。3月30日,毛泽东、滕代远电询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能否沿大青山组织一支游击性质的骑兵支队。5月14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及贺龙、关向应、肖克等,  相似文献   

8.
向建德 《老年人》2005,(8):18-19
1937年末,我从报上看到了一则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的广告,顿时激动起来。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我决定,抗日去,到延安去!过完春节,我于正月初六赶到省会长沙,在寿星街找到了八路军驻长通讯处。接待的人看了我填写的履历表,很快给我开了一张经武昌转西安的  相似文献   

9.
马德伟 《老年人》2005,(12):18-19
蒋泽民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名战士。1939年,他奉命来到重庆,参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筹建工作。不久,又将他调回延安,给毛泽东当保卫参谋。回到延安,叶子龙领着蒋泽民去见毛泽东。同去的还有李德山,也是新调来的保卫参谋。毛泽东亲切地问这问那,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和工作。毛泽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老年人》2006,(7):38-40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日程长达近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回到延安后不久,刘少奇成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的三位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之一,首次进入党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他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基础。(一)早在1937  相似文献   

11.
吴殿卿 《老年人》2003,(8):34-35
每年新春佳节,全国上下都要轰轰烈烈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这已经成为我们党、军队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当年提出“双拥”口号的不是别人,而是湘籍大将萧劲光。那时,党中央在延安。八路军主力开赴抗日前线后,为了保卫陕甘宁根据地,党中央决定在延安成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由萧劲光任司令员(又称主任)。萧劲光上任后,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率部圆满地完成了“保卫边区,肃清土匪,安定人民生活,保卫河防,保卫中央,巩固与扩大留守部队”,以及为抗日前线培养干部、积蓄干部的任务,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扬…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延安时期的社会工作以军人社会工作为重心,有关军人抚恤和优待抗日军属的法令、政策比较齐全,而且以群众动员和全民参与的方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基本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军人社会工作模式,尽管缺乏专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1942年春,原任八路军120师师长的贺龙将军,奉中共中央的指示从抗日战场回到延安,就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此前,贺老总与前夫人蹇先任因感情破裂而离异。  相似文献   

14.
1959年的庐山会议确定对彭德怀等人进行批判,与会上将们的处境非常尴尬,一方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曾在彭德怀手下浴血奋战,和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很难对他说三道四;另一方面,他们多是一线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执掌一方生杀大权的“诸侯”,不得不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1959年的庐山会议包括两次重要会议:7月2日至8月1日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相似文献   

15.
彭德怀在北戴河的一件事□/刘大为1958年,彭德怀在北戴河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间隙,他来到海滨的一座军营。我当时正在这里采访,有幸目睹了彭老总与战友们亲切交谈的场面。时间虽然过去快40年了。但至今言犹在耳,振聋发聩。那是骄阳似火的8月,彭...  相似文献   

16.
1928年,受军阀混战的影响,几经周折升入河南大学本科的刘耀(字照林,又名虚谷),先读哲学,后转国文系,他不会预料到自己的人生会与考古学结缘,更不会想到十年之后,他成为抗日洪流中的一员,投身革命,来到延安,成为延安的文人,后化名尹达。  相似文献   

17.
永世难忘的三位老大爷何其烈人称“王者之师”的359旅南下支队,倒不是因为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都姓王,而是这支队伍1944年11月从延安出发,奔赴华南开辟抗日根据地,1946年10月北返延安,行程二万里,纪律严明,艰苦卓绝,备受人民群众爱戴。参加过这...  相似文献   

18.
红军 《当代老年》2007,(8):28-29
1947年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进犯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开始了转战陕北的艰苦历程。3月29日在陕北清涧县的枣林沟召开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党中央一分为二,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前委继续留在陕北;不久,又成立了中央后委。1947年下半年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式报中央审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06年6月在上海举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出席了会议,与会的还有印度、伊朗、蒙古、巴  相似文献   

20.
文文 《当代老年》2011,(11):29-30
公车改革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有一些型号各异、颜色繁杂的车辆,大都为国内外友好组织和人士所捐赠,烧着延安土法炼制的汽柴油。那么,伟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公车的?毛泽东飞机场坡下推卡车 抗日统一战线建立之后,国民党军政要员,美国、苏联的特使等接踵而至。有一天,毛泽东亲自前往机场迎接一批民主人士,他与林伯渠一起,乘一辆吉普车前往,另一辆吉普车和卡车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