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广西产业战略主要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导致广西产业结构低端化,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培育广西出口产业竞争优势面临新的战略环境,应根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广西产业发展战略,以促进广西出口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农业战略联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战略联盟就是把战略联盟原理应用于农业经营领域,而战略联盟的基本原理是将每个经营主体所拥有的资源跟其他经营主体的资源做策略性的结合,以降低资源的“交易成本”及让这些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农业战略联盟可以全方位提高农业的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追求成功又有效的农业战略联盟,必须确立明确的目标、讲求战略上的互补、选择合适的联盟成员、建立共同的经营理念以及寻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广西赶超先进地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工业化发展受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重大约束。广西应当实施生态经济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符合生态立区愿景的发展新路。体现生态经济意义上跨越式发展,就要在发展目标上提升生态经济指标的地位,在赶超上优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指标,根据生态经济战略目标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在产业结构上,转向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与生态型农业。根据广西的区情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为此,要从产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动力机制上转型,夯实战略转型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提升广西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西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面对国际旅游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重组 ,广西旅游业应摆脱“资源陷井”,树立新的旅游发展战略理念 ,选择新的旅游发展战略方案 ,全面提升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泛北部湾区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的广西与越南农业科技合作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鲜明特点。区域间的农业科技合作是国际经济与科技密切合作的重头戏,也是提高彼此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推动广西与越南的农业科技合作,对提升广西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广西与越南农业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双方农业科技合作的理论、模式及特点,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索新形势下广西与越南农业科技合作的战略发展和创新模式以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意味着中国资源配置逻辑将历史性地转向农业农村地区进行优先发展,这不仅在理念上要凝聚共识,也要在认知上形成总体框架,从而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宏观目标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实践的具体思路。进入新时代,中国乡村要振兴,必然要求乡村资源禀赋结构、乡村资源配置逻辑、乡村资源认知水平等发生历史性变革,从而达到与现代乡村功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实践等内在要求高度匹配。鉴于此,需要构建认知框架,从战略层面和策略方面思考乡村振兴的“资源来自哪里”“资源用于何处”“资源如何转化”和“资源何以重构”等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7.
农业学科在农业高校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突出地表现为确保农业高校的战略优势与核心竞争力;非农学科在农业高校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拓宽办学领域,增强学校对社会与市场的适应性。农业学科与非农业学科在吸引国家战略资源和吸引市场资源方面互有优势,两者交叉渗透、同生共进,能够实现功能互补,对于农业高校突破资源约束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从农业高校的战略管理需要看,农业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竞争力与政策倾斜优势,今后仍将是农业高校的中坚学科;非农学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形成新的边缘优势。以农业学科作为主要战略重点,同时在非农学科中选择若干学科种类作为辅助性战略重点,对于农业高校而言,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和有效的发展战略组合。  相似文献   

8.
泛珠金融资源合作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广西只有调整金融发展战略,改善目前的金融现状,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泛珠区域金融合作,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民间文艺理论研究跨世纪发展战略座谈会讨论综述本刊编辑部新年伊始,“广西民间文艺理论研究跨世纪发展战略座谈会”(简称“广西民间文艺理论研究座谈会”),1996年1月旧H在以大举行。来自广西文联、广西民协、广西社科院、广西文化厅、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  相似文献   

10.
在对目前国内旅游资源差异与整合研究的基础上,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建立广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广西地区旅游资源的存量和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系统地比较了区内各市旅游资源的差异性,提出广西旅游资源整合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交通格局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原因之一。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西北部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属于发展潜力巨大,有条件培育成为世界顶级滨海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富集区。从总体上看,广西北部湾交通对旅游空间演变还存在较明显的限制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铁路网络,提高公路等级和密度,加快南宁、北海两大国际机场升级,提高区内外旅游线路的连接性和通达性,实施与周边地区合作开发战略,使交通规划与华南、西南、东南亚实现全方位对接,建立国际旅游通道。交通格局的完善,将有助于全面拓展区内外旅游客源市场,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环北部湾高校发展战略应注入包容性增长理念,促进广西沿海高校健康和有尊严地可持续科学发展。促进广西环北部湾高校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在转变发展理念,核心是公平均衡的发展机会,目的是高等教育与环境资源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我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应该坚持社会公正、因地制宜、资源与环境永续利用及科教兴农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应在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一个世纪,也是我国农业长足进步的一个世纪。面对新世纪,我国正面临人口持续增加,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愈益提高的发展大趋势。面对全新挑战,审时度势,从根本上分析认识并把握我国农业在21世纪初中长期发展基本战略问题,对统一思想,指导未来农业实践探索意义重大。一、农业基本范畴欧美国家是现代农业的起源地。1980年,美国哈尔克劳在《农业经济学》中指出:所谓农业是在生产和销售食物与纤维中对资源进行组合管理的一种行业。资源包括土地…  相似文献   

15.
闽台农业合作发展的新战略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指出,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是闽台农业合作的经济基础,27年来基于资源互补的合作模式实现了闽台农业双赢。通过对闽台农业发展现状的考察,指出高科技现代农业是发展闽台农业的共同路径选择。提出努力构建全方位高层次融合的战略合作模式,通过合作战略的转变来促进闽台农业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进而充分适应闽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科教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河南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赵廷和 《今日南国》2008,(16):44-46
广西与越南有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涉及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个市县。这一带以及云南与越南和缅甸的交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两廊一圈”的前沿。广西沿边地区是广西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东盟贸易的重要平台。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重要支点,作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战略高地,对于毗邻北部湾经济区的沿边各市县来说,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新的历史阶段,广西沿边各市县要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发展沿边经济。而农村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深入研究广西沿边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推进广西沿边地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必须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彻底改变多年实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选择和实施资源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二是牢固树立农业是基础的指导思想,真正把农业放在首位,加强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三是建立健全以保护农产品合理价格为中心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扶持和保护农业,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吴炜 《今日南国》2008,(22):43-4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横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形成优质稻、糖蔗、桑蚕、茉莉花、蘑菇、甜玉米等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横县获得了“中国茉莉之乡”、“广西食用菌第一大县”等称号。2007年4月,横县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县域经济综合捧名从2005年广西的第51位跃升到2006年的第18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我国的生产力、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提出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粮食发展战略;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