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治廉洁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必要条件。古今中外,历代开明的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反腐倡廉,重视处理好政治廉洁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问题。政治腐败则只能破坏社会和谐。在现代社会,政治法治化、民主化及政治的公平、公正和正义是政治廉洁的必由之路。政治廉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炜瑶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2):6-9
构建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公平的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让每个社会成员,无论贫富,不分地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给予均等的发展机会和不断前进的希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殷切希望教育担负起调节社会不同阶层利益、保证社会公平的大任,殷切希望教育成为改变国运、家运、个人命运的根本之道,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石炜瑶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12):6-9
构建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公平的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更能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让每个社会成员,无论贫富,不分地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给予均等的发展机会和不断前进的希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殷切希望教育担负起调节社会不同阶层利益、保证社会公平的大任,殷切希望教育成为改变国运、家运、个人命运的根本之道,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淑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8(3):10-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述,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5.
邱淑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进行论述,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6.
吴应发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34-37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促进社会发展.它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这多个方面,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方面.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文英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2):53-55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友爱的道德素质水平。本文从正确把握诚信友爱的内涵、诚信友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及现存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响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79-82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知行统一"、"继承与创新"相协调、"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和他律"相统一等原则。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宋思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4
秩序成为问题,是转型变革社会的特征.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秩序以前所未有的明晰性和严峻性凸显出来,这既是社会分工细化的市场经济对秩序地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定为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价值之后秩序实现要求,更是我国处在特殊的转型时期所导致的秩序的稀缺所致.而实质上,任何一种社会转型都是打破原有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社会秩序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价值凸现. 相似文献
10.
陈仕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6)
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唯物史观所指明的方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唯物史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邓验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3):50-52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我们怎样面对和思考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哲学、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体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46-50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以人与人和谐为核心,以人与社会和谐为目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要素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同时道德建设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保证。当下社会的道德状况距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从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社会,在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要素中,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社会局面的形成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学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而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细胞也是和谐的人.学校音乐教育与和谐社会这两个表面上看似完全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由于一个共同的联系对象:"和谐的人"的存在,实质上具有了相当紧密和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协调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冯承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12-1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和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要求,“和谐社会”的要素及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际上广泛建立友好关系,给我国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氛围和发展空间;二是社会整体协调;三是“人”的和谐;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目标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才能构建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赵洲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1(1):5-8
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在历史上已有的相关理论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这一思想的天才构想和科学阐释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提高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郭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26-29
工程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目前工程伦理缺失现象严重,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加强工程伦理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抓住研究、立法和教育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