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园园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29
在《玎玎珰珰盆儿鬼》这部戏里,包待制在自我介绍时的"法正天心顺,伦清世俗淳。笔题忠孝子,剑斩不平人"道出了一位清正廉明、执法不阿的清官的心声。元杂剧包公戏所表现的清官文化主要是借塑造包公这个清官形象反映出来的。包公这个清官形象从产生到发展,直到元代成熟定型的一系列过程,以及元杂剧包公戏作家显露出的清官思想,这些都呈现阶段性特点而且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元杂剧包公戏中的清官形象,是剧作家们清官思想的体现,是借古喻今,彰显社会现实的利器。其表现出的清官文化更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意义,值得我们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2.
读罢《南京历史上的清官》,掩卷沉思,这134个清官形象.串成了一幅历史长卷.向我们展示了南京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仿佛他们还未曾走远.他们的背影.我们依稀能辨.他们在指引着我们.在激励着我们。作为一个南京人又在南京工作.深深为南京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清官而感剑自豪。 相似文献
3.
曹萌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明末奸情小说已出现“设心图淫,得逞尽欢,报应祸身”这一情节类型。其成因在于:对前此小说故事情节构造之既有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而更深的根因在于明末“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的社会思潮,以及此一思潮影响下的士人心态和其时的小说理论。 相似文献
4.
包晓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元杂剧作为一代文学的代表 ,承载着宣扬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使命。元杂剧作家以其高度的道德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用杂剧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 ,对传统道德进行了生动的阐释和宣扬 ,这对维系汉民族的传统道德 ,保持和发扬汉民族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忠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特视野出发,对于清官信仰的民间意识、清官司法的理性认识能力、清官司法的权力界限以及清官司法的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检讨 相似文献
6.
论元杂剧中的隋唐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知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777-781
元杂剧保存了丰富的隋唐故事,它们由瓦岗寨英雄故事、尉迟恭故事、薛仁贵故事等三个题材系统组成.这些故事大多出自虚构,且在内容上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体系,可以断定,它们取材于宋元说话.通过这些杂剧,可以了解当时隋唐故事的发展情况:1)摆脱史籍约束形成独立体系,且初具规模;2)多线发展,未能形成完整而统一的故事体系;3)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通过这些杂剧,还可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民众文化心态的特质:1)英雄崇拜心理;2)戏拟历史,显扬低贱者;3)希富望贵,获取心理满足;4)尚奇猎趣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江芙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5):41-44
审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元杂剧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 :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 ,展示了封建社会不同家庭的伦理冲突 ;暴露了伦理文化的矛盾与困境 ;揭示了伦理精神的深层底蕴 相似文献
8.
刘方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84-87
《水浒传》有很多食人情节的描写。这些情节从一特定角度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现实残酷的、非人性的一面,表现出小说反映历史现实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但《水浒传》作者将此种情节与英雄形象相联系,在创作主体倾向性上缺乏应有的批判性,是小说在情节处理上的失误。它反映了作者人性观念的缺陷,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落后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的象征,是在多元文化中生成并繁盛的。因此,北方游牧文化对元代文化的影响,无疑也在元杂剧中留下了游牧文化的痕迹。北方游牧文化的渗入对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形态对儒家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以及游牧民族的主观意识对儒家传统“礼”的影响。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至今天,是多民族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青石村这个名字,虽然普通,但很雅致。
青石很普通,但用途广泛。用青石铺成路、街,砌成桥,刻成碑,或是在小溪边将衣服直接在青石板上锤打,都有可能因此而得“青石”地名。南京新街口附近曾有一条用青石铺成的大街,名叫:“青石街”。 相似文献
11.
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的象征,是在多元文化中生成并繁盛的。因此,北方游牧文化对元代文化的影响,无疑也在元杂剧中留下了游牧文化的痕迹。北方游牧文化的渗入对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形态对儒家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以及游牧民族的主观意识对儒家传统"礼"的影响。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至今天,是多民族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唐亚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5,(4)
“法有限、情无限”。量刑情节总是千变万化的,不管如何详尽,也不能规范一切量刑情节。《量刑指导意见》规定了14种常见量刑情节,其中法定情节有7个,分别是:未成年犯、未遂犯、从犯、自首、立功、累犯、坦白;酌定情节7个,分别是:当庭自愿认罪,退赃、退赔,积极赔偿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及其亲属谅解、前科,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不过,并不表明量刑时只能或必须优先考虑这些情节,而仅仅是因为这些情节更加常见,在刑事审判中适用的频率较高,因此特别提出来加以规定,方便量刑时适用。对于《量刑指导意见》未有规定的其他量刑情节,只要是案件中客观存在的,在对案件进行量刑时就一定要适用,并确定适当比例。因此,法官量刑时,必须查清一切与量刑有关的事实和情节,将每一个量刑情节都纳入量刑考虑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量刑公正;同时,对于统一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用一种具体的量刑方法对不同的刑种量刑,显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量刑失衡。本文旨在充分运用量刑方法在技术上的“类型化”评价,从而找到规范正义与事物正义调和的中间点,使法官在量刑时由直觉、感情、经验上升为科学与理性,从而促进量刑公正。在法律适用中,建立以事物共同基础上的类型理论来补充一般量刑方法的漏洞,会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和方法进路。① 相似文献
13.
罗青青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梦作为一种意象或者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红楼梦》中也有较多的梦境描写,主要有生者之梦和
逝者之梦。《红楼梦》中托梦情节数量虽少,却有着深刻的文本内涵。用托梦来建构故事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预示封
建家族的兴衰,宝黛钗等人人生爱情理想的破灭,从而向读者传达出其虚无空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何世剑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2):57-62
公案小说作为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明显的尚"清"、崇"法"、重"理"的精神风尚,它通过清官这一载体得以显现,从而赋予清官文化"激清扬浊"、"情法相容"、"循理而治"的美学质性。 相似文献
15.
陈金文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3):96-97
自元以来通俗文学作品中"结彩楼"、"抛绣球"的故事情节可归纳概括为"绣球卜婿"的情节模式.该情节中的"结彩楼"部分发端于印度,于唐代随佛经传入我国.在元代,我国少数民族中"抛绣球"择偶的婚俗,经改造、加工后,与"结彩楼"共同构成"绣球卜婿"的情节. 相似文献
16.
周晓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2):136-144
基于Landry和Bourhis有关语言景观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的划分,选取国家科教名城合肥市辖区内的六所高校为语料采集范围,从语言选择、语符转换、标牌类属、文化权势、意识形态五个维度,对教育场域语言景观的创设现状进行了多维考察与透视.通过数据统计和语料分析,揭示了隐匿在教育场域语言景观背后的深层信息和象征意义,如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文化权力的博弈,并且从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学术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了语言景观重塑的基本方略.在教育全球化的新潮流下,教育场域语言景观承载信息的交际功能和服务教学的工具作用不容忽视;此外,语言景观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互动也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马英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3-46
对人性真理的思考是贯穿波特所有作品的一个主题,多层次多角度揭示波特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是本文的核心。选取波特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无知的人对邪恶的推动,模糊的父母之爱等人性的阴暗面,从而挖掘出波特对人类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也为现代人正确理解人性弱点从而改善人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许菊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128-132
情节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讨论的中心内容,这一讨论奠定了西方戏剧史上“情节中心论”。情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历史与生活中行动的摹仿,而这一行动摹仿的内部又必然要强调其有机性与整一性,以构建严密的因果叙事链条。同时,情节结构的头、身、尾之间存在“结”与“解”,而这也正对应着“突转”与“发现”的基本技法。因此,亚里士多德推论出情节高于性格表现,也是受众能产生恐惧与怜悯心理,情感得到净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钟林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着力论述剧中女子夭亡为“鬼”以及由“鬼”复活为人这一系列荒诞情节之思想内涵 ,以及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戏曲中的演变。通过比较分析认为 ,在人鬼之恋题材的小说戏曲中 ,存在着维护礼教与崇向情欲这二种倾向的交错。杂剧《碧桃花》披着礼教的合法外衣来宣扬男女情爱的自然和美好 ,并借助道教的权威展示人的自然情欲的合理性。发端于魏晋六朝志怪的人鬼之恋题材在通向《牡丹亭》这巅峰之作的过程中 ,《碧桃花》是一级不容忽视的台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