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写文章,先得有材料。过去的人谈文章,总是喜欢拿他和“人”相比,说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材料就像是人的“血肉”。人不都是以“有应有肉”、“血肉丰满”为健美、结实吗?材料之对于文章也是这样。你没有内容,缺“血”少“肉”,皮包骨似的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那就像瘦得可怜的“小瘪三”一样,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2.
常言说:“人有三急:屎急、尿急、屁急。”对于这些本应“急事急办”的,有些人却因为忙于工作或者是为了所谓的“文雅”憋住,事实上,这样的“憋”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3.
侃爷小传     
王玉 《北京纪事》2010,(3):47-49
老北京人习惯把一些能说会道的,上至国家机密、下至油盐酱醋,无所不知、无所不谈的人称为“侃爷”。而我高中时代就有这样一位“侃爷”。侃爷人如其名,还真就单名一个“侃”字,他的姓氏在哪朝哪代都绝对属于恶俗的那一类。  相似文献   

4.
归纳推理     
西红柿原生长在南美洲秘鲁的森林里,被人称为“狼桃”。到了十八世纪,一位法国画家,冒险吃了一颗,不但没有中毒,反而酸酸的、甜甜的。后来又一些人尝了.没有中毒的,都觉得很甜美。这样,人们渐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西红柿很好吃”。  相似文献   

5.
“狗奴才”,“狗样”,“狗娘养的”……这些都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评价。而被诸如此类言语所评价的那些人,多半不是什么好人,至少在说这些话的人眼中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李讷等人对语气助词“的”表确认的话语功能的观点,从句式的角度出发,解释分析“他这样做是偏听偏信”和“他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这类句子中旬尾语气词“的”的省略。  相似文献   

7.
厢子 《今日南国》2010,(4):10-10
“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早已成为民间的一句俗语,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下,当供大于求,“酒好不怕巷子深”恐怕已不合时宜,“酒好”还得“吆喝好”,这样才能受人瞩目、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伴侣》2009,(4):2-2
据《生命时报》报道:左右手同样灵活、能够左右开弓的人常被人视为天才。但据路透社最新报道,这样的“天才”要想有个孩子,可能会比那些“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凡人”更困难些。  相似文献   

9.
李晓 《人生与伴侣》2008,(12):68-68
其实,美丑、好坏、输赢、愚智与成败……都是一个个标签,是我们为人所下的注解。这恐怕是现代快节奏生活步调下的产物了。它畅行,是因这样与人交往,省力。一旦把人按着标签归档,我们便可借用一些“归档”的感觉来相待。我们好似不再付得起时间与工夫来从头认识一个人了。于是一个个标签出笼:“输家”、“找麻烦的”、“扶不起的阿斗”、“野心家”、“没出息”、“放荡”、“骗子”、“残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学习英语,启蒙阶段相当一部分人是从中文到英文。在学习中,老师教学生往往也是从中文意思,然后再将对应的英文意思告诉学生。这样学习英语往往造成中文式英语即ChiEnglish。例如:“学习”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意思有“Study”和“Learn”。究竟用哪个更合理?“学习某人”总不能用Study Sb。如果这样用,就要闹笑话了。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遇到“眼中钉”、“钻空子”、“耳边风”这样的词语,它们大都源于生活,通俗易懂,非常好玩,人们叫它“惯用语”。提醒大家要注意,它们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瞎猜。如“眼中钉”不是眼中的钉子,而是指令人愤恨的人;“糊涂虫”也不是哈都不懂的虫子,而是用来比喻不明事理的人。  相似文献   

12.
梁羽生 《社区》2008,(23):38-38
往外地旅游的人,大概可分为两派:“买嘢派”和“睇嘢派”。当然这样的“二分法”,并不是说“买嘢”的就不“睇嘢”,“睇嘢”的就不“买嘢”,而是以哪一方面为主的意思。有的人是宁愿逛百货商场而放弃游览名胜风景的。  相似文献   

13.
唐凤碧 《社区》2008,(24):38-39
夏季谈及饮食,“清淡”便占据了主要位置,为了执行“清淡路线”,有些人原来经常吃的鱼肉禽蛋很少吃了;更有些人连平时每天都喝的牛奶也停了,说是喝了牛奶“火气”旺;在饮食的数量上不少人也减少了,大有“缩食”的味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少人的体质迅速下降,体重减轻,消瘦乏力,抗高温和疾病的能力下降,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有人产生“疰夏”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在宗教改革中的突破,尤其是他对人的主体性的发现及其意义,指出路德强调耶稣是通过“真正的人”来体现“真正的神”,以人与神可以互通来实际上提升人的地位;因此,路德以“因信称义”而回到个人的信仰之基,回到人的“自我”,突出人的信心,主张“只靠信心成义”,从而突出人的内在自我及主观能动性,由此开始在神学认知上从客体往主体、从神权往人权、从神学往人学、从依赖到自主的重要思想转换;而其对“称义”的见解也更多侧重于人爱公义、智慧和善良,体现出信仰的美德,彰显的是人靠主体去倾听、传承,由此得道称义;这样,“称义”不是外在的被动依赖,而乃内在的能动活跃,而“信”则是完全回归自我,表现人的内在纯洁和虔诚。路德坚持人只要凭着主体之信就能“称义”“成义”,力主以这种“人的发现”来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韩旭 《北京纪事》2015,(9):78-81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梦想”二字便为这个国家的人们常常挂在嘴边,譬如当今中国人口中的中国梦和一百年前美国人口中的美国梦。人们把希望与欲望统统寄托于梦想,梦想成了奋斗的图腾、成功的灯塔,抑或是云上的楼阁。美国人专门有一个词语形容成功的追梦者--Self-made man--即以一己之力获得成功者。美国人非常推崇这样的人物,把他们作为美国梦的标志。在中国这样的人通常称为“创一代”。同样的,这个新名词显然也要比“富二代”“官二代”“土豪”等高大上很多。  相似文献   

16.
“诚信”二字的原义是互证的,《说文解宇》解为“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人言则无不信者。”这个解释得出这样的结论:诚、信二字都和人的言语有关。言出于心,“诚信”首先是人的言必由衷,正如《礼记·大学》篇所说:“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其次,“诚信”外化为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张冬梅 《社区》2014,(31):57-57
毋庸置疑,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看上去会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这样的人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能积极地面对人生,在竞争中会更具优势。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充当什么角色,才能让孩子更乐观积极,从而充满“正能量”呢?  相似文献   

18.
1.分裂也许是常态,缘自生活本身的分裂。也许像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才能有完整统一的自我。这样看来,自我的完整就意味着“纯粹的人”,纯粹的人是理念的人,或人的理念,现实中的凡夫俗子永不可及。  相似文献   

19.
我们周围喜欢“窥探”的人很多,例如某某人和领导关系不—般、某某人家庭不睦等等一些比较隐私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往往被称为办公室“八卦”。而制造八卦者则被称为“八卦男”或者“八婆”。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学习上,可以说我既没有受教于多少“洋”教员,也从未喝过“洋”墨水。中国学英语的人千千万万,究竟有多少人能喝“洋”墨水,在“洋”环境里泡出来呢?难道大多数人不是都像我这样土生土长,靠自己奋斗吗?如果说我还有所成就,可能更多的是得益于自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