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曾於1987年在南开大学举行的陈省身执教50年庆祝会上称赞陈省身为“中国数旱总教练”。诚如斯言,陈省身於数学建树甚伙,门下弟子众多。1995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数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60周年年会,作为一位学数学的晚辈聆听了陈省身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和长达一小时大会报告——“60年的微分几何”,并有机会同他交谈。他的“中国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数学大国”这句话,掷地有声,至今仍在我的耳畔响彻。其实,陈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任职多年,海外洋弟子也颇众,而且念念不忘师恩。前不久,我在…  相似文献   

2.
1994年春日的一天,一个电话打给了正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作研究工作的陈永川。这是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打来的非同一般的电话。陈先生告诉陈永川,现在是他回国的时候了。因为这是一个允诺,这个允诺是这对师生共同作出的。1993年的秋天,陈省身先生应邀到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演讲。听说陈永川开始考虑回国工作的问题,陈省身先生就问陈永川:“可能性到底是百分之几?”陈永川对恩师说:“当然是百分之百!既然回去,就得把各项工作做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回到祖国後,他来到南开大学陈省身先生创办的数学研究所,被破格提拔为教授…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2日,国际小行星联合会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1998CS2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此来表彰这位数学大师对数学事业的贡献;杨振宁教授说陈省身"是可以与欧几里德、高斯和嘉当并列的几何学伟人"。陈省身教授之所以能在数学研究方面达到如此辉煌的境地,是因为他信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信条,从20多岁开始研究数学,一直到93岁去世,70多年的时间一直在心无旁骛地研究数学。其实,作为一  相似文献   

4.
只做一件事     
陈省身曾经说,在他死后,不要修什么墓碑之类,他希望在他墓前立一块黑板,有人去墓地时,在黑板上做点数学题,他最喜欢。在陈省身家里就挂着一块黑板,陈省身自己也喜欢在黑板上做题。后来,他坐轮椅,不能用黑板,就由他的学生在黑板上写给他看。陈省身还说,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生活在扰攘的世界上,浮嚣之声一定会传到耳里。但是,当他面对一道道数学难题,面对黑板或白纸时,他会如老僧入定一样,把这个尘世都摒绝于外。这是一位只生活在数学里的伟大人物。陈省身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信条”。陈省身说,…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6,(5)
我从纪念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不错,陈省身生活在红尘之中,浮嚣之声一定会传到耳里。但是,当他面对一道道数学题,面对白纸或黑板时,他会如老僧入定一样,把这个尘世都摒绝于外。于是,他的一生得到最大的成功,他的生命能量发挥到极致。杨振宁说,陈省身是可以与欧几里得、高斯和嘉当并列的数学伟人。人们会问,数学可以如此,其他行当也可以  相似文献   

6.
玩是大境界     
冯景元 《社区》2010,(2):54-54
玩,随心、快乐。人不能无玩。 马三立说了一辈子相声,高龄走后,给世人留下三个字“逗你玩”。无独有偶,陈省身走后,也留下同样有意思的话“好玩”。  相似文献   

7.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对少年儿童说:"数学好玩."可是,在很多人的眼里,数学总与"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紧紧连在一起,要么是枯燥的,要么是深奥的,或者是晦涩的.  相似文献   

8.
奕茗 《老友》2014,(2):9-9
正陈省身是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籍华人,在整体微分几何领域贡献卓越,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陈省身虽然是几代数学家的偶像,但是对于他的一对儿女来说,他却是一位"标准派父亲"。对孩子不幽默,也不严厉,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也不着急,只是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9.
早晨,阳光明媚,我和李太行约定到城区新华书店看书。没想到这事被爸爸知道了,也许是出于担心吧,他神情严肃地对我说:“不能去,城区没什么好玩的,今天爸爸没空,书店爸爸以后带你去。”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8日,北京大学隆重举办了“北京大学与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大会”。李岚清同志专门为大会及北京大学即将成立的艺术学院题词:“文化艺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93岁高龄的季羡林教授发表了书面讲话并为大会题词:“德艺双培”。  相似文献   

11.
有个地方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到上海去参观了上海科技馆。科技馆里好看的,好玩的东西可多啦!好玩的游戏要算“星球称重”了。我驾驶着“飞船”,先登上了第一大行星木星,本来我体重只有40斤,在这里却一下子变成了88斤重的超级大胖子。  相似文献   

12.
1623年,莎士比亚逝世后的第七年,他的生前好友赫明和康德耳首次把他的剧作编辑成集。在出版时,著名的戏剧家本·琼生为这部最早的《莎士比亚戏剧集》作了题词。在题词中,独具慧眼地指出;莎士比亚“盖过”了“同辈的伙伴”,“可以折服欧罗巴的戏文”,  相似文献   

13.
《北方人》2006,(11)
今年8月22日至30日,第二十五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该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开幕式上专为40岁以下杰出数学家颁发的菲尔兹奖,则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陶哲轩是这届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陶哲轩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手中领走了菲尔兹奖章。此时,他刚满31岁。目前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任教的陶哲轩,是赢得菲尔兹奖的第一位澳大利亚人,也是继1982年的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颁奖词称。在许多数学家看来,陶哲轩的获奖并无悬念。“我并不惊讶,”洛杉矶加州大学物质科学学院院长、数学教授陈繁昌说,“像他这样的人数十年才出一个。他解决了几个数学领域中困扰别人多时的重要问题。”“他就像莫扎特,数学是从他身体中流淌出来的,”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前主任约翰·加内特说,“不同的是,他没有莫扎特的人格问题,所有人都喜欢他。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才,还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4.
《中华魂》2013,(22):4-5
首届“华罗庚数学奖”在京颁发 1992年11月4日,由中国数学会与湖南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首届“华罗庚数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景涧教授、陆肩铿教授荣获此次“华罗庚数学奖”。  相似文献   

15.
应我校约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毛新宇博士于2005年.6月24日晚9点在韶山宾馆2号楼同我校党委书记肖国安教授和本刊主编李建华教授就《湖南科技大学学报》所设置的“毛泽东研究”栏目进行了广泛的交谈。毛新宇说,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研究毛泽东的思想,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他认为我刊开辟的“毛泽东研究”栏目,很有特色,推出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他说为打造品牌栏目所特聘的主持人,都是他很敬佩的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家,毛新宇希望这个栏目越办越好,在内容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积极组发一些研究毛泽东科技思想、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文章。约见结束时,毛新宇欣然为栏目题词留念。  相似文献   

16.
杜重远先生,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位患难与共的忠实朋友,是革命知识分子的模范,是一位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者。一九八三年,在他牺牲四十周年之际,邓小平题词“杜重远烈士永垂不朽”,邓颖超题词“革命左派先驱爱国拥党英烈”。王震题词“杜重远烈士爱国主义精神永垂不朽”。我们十分怀念杜重远先生在新疆开展革命工作的光辉业绩。本文着重介绍他在抗战爆发后,为了宣传抗日救国,为了建设抗日后方,不畏艰险,不辞辛苦四次来到新疆,对新疆抗战事业和教育文化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以此作为对杜重远先生的深挚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起,我校就致力于“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当时五年级的“百里平原我的家”、六年级的“数学好玩”的成功展开,慢慢辐射开来;后来又有重点地开展了“亲情回音壁”、“寻找秋姑娘的脚步”、“海洋之旅”等主题性大单元活动。到2006年,学校全面铺开,每月一个主题,各年级围绕主题确定子课题教育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逝世后,毛泽东同志题词,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朱德同志题词,号召人们:“学习陶行知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的为独立和平民主而斗争的精神。”周恩来同志则于陶行知先生逝世的当天(1946年7月25日),专门给中共中央发出电报。电文称:“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假使陶先生临终能说话,我相信他必继韬奋之后请求入党。”周恩来同志还从陶先生逝世中总结出教训:“今后,对进步朋友的安全、健康,我们  相似文献   

20.
“我觉得数学只要学到初一就可以了”,还记得这句话的出处吗?我想很多人都已经想到了。他就是韩寒。我曾经因为他的这句话而非常崇拜他,理由是:我从小一直觉得数学与我没什么缘分,很犯冲的! 初中每每考试,我的数学成绩总是不上不下的。对于数学,我总感觉自己好像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我从小数学就不太好,一看到数学题目就没了心思,当时就想:干吗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