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自然美学对如画的批评把自然美和艺术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对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对自然美如画的人文根据进行探究。如画的人文根据是:人的"如画之眼"的光学机制及其"镜子式"的再现使得自然生成为美的风景图像;"如画之眼"的文化哲学基础在于我们必须透过艺术的界面来欣赏自然,风景画的"赋形"使自然美必然显得如画;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社会历史实践)构建了自然美如画的审美经验。该文的探讨揭示了艺术在自然美的显现、自然审美中的基础性的赋形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造型艺术为本,运用艺学、心理学、符号学等学科理论,论证了原始思维的象征性特征对中国美术的影响,揭示了中国艺术与原始思维艺术之问存在着较稳定的关系,甚至在成熟的人画中也表现出某些原始思维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卢铿如是说     
自然之美:环境创造的艺术自然之美才是真实的美和永恒的美。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乃人之常性。大自然本身就是最优美和最伟大的环境与建筑。自然的秩序永远高於人的秩序,尊重自然是环境创造的关键。环境艺术不只是以自然本身的形态去表现自然,而是在理解自然的基础上再现自然。住宅小区不应该被看作是由建筑物组成的,而应被看作是由建筑物之间的环境空间及其整体组成的。整齐排列的南北朝向是低科技、低消费的工业时代的人们为了追求阳光的暖意而形成的布局思想。景观朝向正在替代气候朝向。曲线来自自然天成之美,与机器加工的直线形成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山水诗是对大自然风光精华的浓缩反映,艺术地再现了自然山水之优美与壮美。自然之优美是“阴柔之美”,重在形式的和谐统一,自然之壮美是“阳刚之美”,表现为数量与力量的巨大无穷。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为概括地论述了中国画小品艺术的审美特征。指出中国画小品以恬静、舒畅、优美、轻松的格调给人以精神上的抚慰,陶冶人的审美情操,比起大型的绘画作品,它更能直接进入社会的欣赏视野,小品画极具功力的写意性,构成中国绘画中芳醇如酒的美之境界。  相似文献   

6.
河南民间工艺弹弓别具一格。用单纯自由的线条刻画出弹弓的艺术中枢神经,用曲线曲面勾勒出强大的视觉张力,用自然含蓄的造型传达设计师的刚直品格,这种"曲为刚用"的造型技法让河南民间弹弓显现出独特的魅力。新时期河南弹弓设计以其曲与直的对立、传承与创新的碰撞、本土与时代的结合,展现出质朴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艺术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徐俐 《可乐》2010,(2):47-47
女人的声音以何为美,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些传统小说描绘女人形象,提到女人的声音常用“声如莺啼”之类的词,可见莺啼之声是深得部分人喜爱的,尤其是男性。  相似文献   

8.
线条不仅是中国画中最简练的艺术元素,最基本的语言艺术,也是中国画的灵魂。线条作为画家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法,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画线条表现的艺术研究。如①近现代画家对中国画线条的探索,使书法的生命力融于绘画中。②骨法之美:即以书入画,以线造形。③线条表现性。注重用线条的个性特征表现传递情感。④线条表现需要注意的问题:现代绘画者骨法的缺失;“以线造形”的西化;忽视线条抒情的作用;固守传统缺乏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地艺术"可以被视为沟通中西"自然美学"的会通.这是由于,大地艺术反对艺术与自然的对峙关系,要求艺术活动真正走向广袤的"天地之际",也就是回到"天地有大美"的自然那里;其次,大地艺术重新思考了天、地、人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人在其中决不是"顶天立地"的,而是"与天地参"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再次,在大地艺术里,就连自然本身亦是"无中心"的,这同中国传统美学的"游观"相当接近;第四,大地艺术强调要尽量保存自然的原生态,反对未经深思熟虑的人为重建"第二自然",亦即要"原天地之美";第五,从艺术手法上看,大地艺术要采取"极度写实主义"这种"无法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从古文字发展到篆书、隶书、草书 ,再发展到楷书 ,虽“随体诘诎”的曲线趋于平直 ,但曲线之美的生命之形式与意蕴 ,却越来越深地沉淀于这契合宇宙自然之“道”的灵动圆活的曲线之中。中国书法艺术正是在这循环往复的曲线的流转运动中 ,生动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及生命物体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11.
道教神像画作为一种特殊的道教绘画形式,常用作于水陆道场的仪式。其神像绘画既有工笔细腻之气,又有世俗婉约之美,是道教神仙信仰发展至今的承载者与见证者。时代语境在改变,道教神像画为顺应当下文化创新的大环境,从艺术衍生发展的形式重回现代人的生活。以道教神像画的艺术衍生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道教神像画艺术衍生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市场空间,以期探寻道教神像画艺术衍生开发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道家和儒家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两级,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自然之道,即艺术师法自然,且分为顺应天的自然状态和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两种方式。儒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中和之美,以音乐为例,则可以分为以乐正心、以心和乐两种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东西方绘画在艺术形式等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但是从中国画的审美角度看后印象主义艺术,如对自然物象的透视与绘画时空的意识,“气韵生动”与生命精神的体现,物象的象征寓意与综合象征主义的内涵,它们的作品与理念体现了艺术的共同规律与法则。可以发现,后印象主义与中国画的艺术有着随心而“游”或象征、意向的类同,有着异体同构之特质,都是超越自然、超越空间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真是“寸草有致.片石生情”,虽“半亩方塘”,却追求“天光云影”之意境,极富诗情画意。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而读陈从周先生的《说同》,亦如神游林泉花木,山水亭台之美尽得之。陈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理论结合起来谈,他的著述既是园林理论,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文.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评述的那样:“熔哲、文、美术于一炉,臻此高境,钦悦无量”。《说园》是同济大学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1918-2000年)的著名园林代表作之一。此书写于1978年至1982…  相似文献   

15.
山水诗与山水画自古以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和美术教学中厘清二者关系,对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与画有着重要意义。山水诗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山水画脱胎于山水诗,而又在山水诗写作时代结束后,作为中国画科的重要一支愈发成熟芳香,因其不带功利性的对自然山水的描摹而流传至今。二者兼具自由性,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并在情...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间舞蹈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基因,表演者的心之语、灵之动的艺术弘扬皆是有感而发、情到极致的一种审美宣泄,也是凭借身体的动态之美来彰显内心情感的演艺方式。故而观众看到舞台演绎的那广袤乡野上奔放的民间舞蹈,内心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就会油然而生,它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交融理当使国人联想到"天人合一"的文化情韵。  相似文献   

17.
建筑是文化,是艺术。艺术是相通的。本文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画所反映的艺术精神,通过对传统建筑中群体院落———单体建筑———建筑中的绘画艺术点染的具体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一种如画和谐之美。为在现代建筑创作中,探求一种新的建筑民族风格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宇宙中,自然美是普遍存在的。从自然界到社会生活,万物在存在和发展的历程中,无不显示出自然美。古往今来,人们以散文形式热情地沤歌自然美,将自然美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融合起来,激发着蕴含着社会价值,陶冶性情,培养感情,激励高尚的情操和奋发向上的力量。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前人和今人以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创作了无数赞誉自然美、沤歌祖国江山和社会生活实践的脸灸人o的华章。本文以作者们描绘自然美形态为线索,力求沿着前人和今人的足迹,探析和神会自然之美。时律之美在自然界,许…  相似文献   

19.
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审美则是对与生俱有的“人性因素”的开发。自然之美给人的心灵的慰藉,艺术的美,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所体现的“和谐”的意义,更是超越了艺术本身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超越表象模拟而直接主体心源的艺术, 在抽象的点线律动中展现人的情怀,表现人的气质和心灵, 在艺术制作中书家高度的个性化追求,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汉代哲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指出了书法艺术之人本思想.古代书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进见智,令人神思难驭,如入云雾.因此对书法书法艺术之美不仅要全面研究作品之线条、结构和墨象,而且还要联系艺术家的功力、学养即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