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衍鹏 《社区》2012,(4):21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础"细胞","细胞"活了全身活。随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不断探索和实施,"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也在重庆市渝北区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该区正全面唱响以夯实社区服务基础、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构筑公益救助网络、筑牢平安建设防线为主线的和谐社区创建"四重奏"。  相似文献   

2.
方敏 《金陵瞭望》2008,(22):74-74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以来,玄武湖街道便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切入点,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了街道特有的社区“四化”建设模式和“七驾齐驱”局面。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重要生活单元,在当代社会的功能日益凸显,因此,和谐社区便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创建基点。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和谐社区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层面工作的密切融合,而在这个融合过程中,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运用了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及技巧,以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为工作切入点,和谐社区的构建才具有了实践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而言,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不仅构成了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工作,同时又为和谐社区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区包含着这样三层意思:一是必须突出“社区”这个主体;二是必须以社区为圆点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三是必须既涉及到社会结构的三大板块———政府、社会与企业,又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试图用“人本、互助、自主”六个字来概括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目标坚实,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巩固成果,扎实推进。1.在社区服务方面要求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站,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便民服务热线实现街…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区党建工作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核心,必须不断创新社区党建的工作思路、组织设置和活动载体,通过扎实有效的社区党建工作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以和谐社会理论和社会质量理论作为构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初步构建了一套以社区环境、社区主体能力和社区文化建设为一级指标的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社区环境是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外在表现,社区主体能力是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发展潜力,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灵魂。  相似文献   

7.
重建社区社会资本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密切相联,社会资本的缺失是社区建设中存在失谐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重建社区社会资本成为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11,(8):55-56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工作的前沿、社会的缩影,社区和谐则社会和谐。和谐社区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需要社区党组织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为此,2006年.我们在全区78个社区中开展了“新市民和谐家同”创建活动,大力推进“阵地标准化、活动正常化、功能综合化”.使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同和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孟向前 《金陵瞭望》2005,(16):56-56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人点。和谐社区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文明、公正、公平、共富、安定、有序、和睦。联系东山的实际.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社区应把握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是以人为本,决定了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宽泛的理念,决定了和谐社区要为之注入实质的内容;城市最大的社会群体在社区,决定了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破口;城市社区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渠道,决定了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源自于和谐社区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好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和谐社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于相互促进、夯实基础、良性互动。只有理顺了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建设和谐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及建设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政治与社会的和谐、文化与社会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社区文化建设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社区综合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构成了和谐社区文化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文化高度发展的社区。因此,应当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于颖  刘文明 《社区》2005,(22):24-25
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素有“林海雪原”之称。近几年,这个城市的管理者们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有力抓手,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破解了一道道难题,搭建了稳固的社区建设平台。政府出资,彻底改变社区“三无”历史2003年以来,牡丹江市在地方经济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支持,共投入社区建设资金5780万元,彻底改写了社区建设“三无”(社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经费、社区干部无补贴)的历史。市财政定期为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拨付专项办公经费。全市社区干部补贴纳入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13.
刘瑛 《社区》2012,(33):27-27
广西柳州鱼峰区丽都社区以建设“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幸福社区”为目标,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推动社区建设工作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陈升 《金陵瞭望》2009,(16):83-84
基层社区的和谐发展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根基。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基层社区的和谐,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廉政是和谐卒十会的重要基石,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应该成为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15.
将村庄视作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拥有“活力”意味着村庄拥有生机和内生动力,“失活”即村庄失去活力的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状态。本文基于5省10村的调研发现,当前一部分村庄正呈现出活力不足或“失活”样态,由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乡村社会整体性变迁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村庄“失活”将使全方位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研究认为,应基于村庄失活的多重表征,把握老龄化村庄所拥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愿景,以及老年群体所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由此探索适应性的乡村振兴路径。  相似文献   

16.
罗平 《金陵瞭望》2006,(10):55-56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就是要建设和谐社区.只有建设文明、安全、繁荣的和谐社区才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入.社会承接了由政府、企业剥离出来的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社区成为承担这些职能的重要载体。特别是近几年来.大批退休人员与原单位分离,移交到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不仅增加了社区新的工作内容.也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大力度推进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才能对和谐社区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女作家厄秀拉·勒·奎恩的短篇小说《薛定谔之猫》根据“薛定谔之猫”这一量子力学的佯谬,将其对后现代社会中人类支离破碎的生存状态的深入思考植入猫“活与不活”的叠加态之中,使量子力学的微观不确定性变为宏观不确定性,微观世界的混沌变为宏观世界的荒谬,揭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混乱、无序和反复无常,体现出后现代小说所特有的主题与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 ,把握“熟”、“精”、“活”三点 ,即把握一节课的基础、重点、关键 ,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教改关键在于“活”,这不是指教师不顾课堂效果与课堂内容的哗众取宠的“活”。也不是指东道西的费话连篇的“活”,更不是盲目效法别人或独自任意妄为的“活”,而应是以兴趣为先导,以知识为工具,以“美感”为灵感,以能力为目的的“灵活”,是不拘定法的“灵活”。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资本理论对构建和谐社区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第一,中国城市社区的社会状态与社会资本范式有不谋而合之处。第二,社会资本提倡的对社区人的社会需求和作为社区生命共同体的重视有利于减轻中国学界被理性选择范式和新古典经济学毒化过深的危险,纠正社区居民行为选择的过分理性化倾向,在社区治理研究中恢复人本主义精神。探索社会资本在宁波和谐社区构建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快城市社区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