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荣 《社区》2012,(5):32
案例:小楠,性格内向,不擅言谈。职高毕业,小楠面试过20余家单位,均以失败告终。小楠丧失了信心,遂放弃找工作,几乎没有朋友来往,整日宅在家里,情绪异常低落,总是和父母吵架。小楠的父亲下岗,一家三口的生活基本依靠母亲摆地摊的零星收入维系。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一家人总是唉声叹气,平日也不和邻里交往。社工小王负责社区低收入家庭和低保户的工作,她计划先去小楠家里访问一下,了解具体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
谢国渊 《社区》2011,(8):17-17
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的。有钱买书的,大都不读书;而好读书的,却往往囊中羞涩。  相似文献   

3.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个人孤单单地生活。我们曾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们一起生活,可父亲总是以不自由为借口拒绝我们的好意。其实,我知道他是怕增加我们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积雪草 《社区》2014,(28):57-57
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说: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细想想,觉得蛮有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羡慕别人的生活,都在红尘之中摸爬滚打,都是世俗之人,谁也不比谁清高多少。  相似文献   

5.
武宝生 《社区》2011,(13):60-61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扫墓还是葬礼,总是悲悲切切。不过,到了美国之后,才发现,美国人无论是墓地还是加葬礼、祭奠,都和我们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浅望幸福     
王纯 《百姓生活》2014,(11):19-19
什么是幸福?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幸福,是心里面一种很私密的感觉,对于每个人而言,幸不幸福只有自己说了算。很多人在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前,总是拿物质生活的好坏来衡量自己的幸福指数。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9,(3):18-20
在英国生活多年,我总是觉得BBC主办的呼吁援助儿童日(BBC Children In Need Appeal)不像是搞募捐活动,从气氛上看起来,倒像是万民同庆的节日活动,人人都得参加。  相似文献   

8.
《今日南国》2008,(17):44-45
我曾经这样问过黄土路:土路,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伤感!我总感觉你沉浸于一种莫名其妙的忧郁里走不出来,尽管你会笑。黄土路回答说:其实。我内心里一直并不快乐,因为生活和内心里的东西,总是有那么漫长的差距。不过,希望所有的事情变得简单。简单才会给人带来快乐!问这话的时候,我还没有读过黄土路的诗集《慢了零点一秒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黄晓林 《社区》2008,(8):54-55
好几年了,日子像潺谖的溪水,滑过生活的一天又一天,悠哉游哉。我差不多已经习惯了这种毁誉不惊,哀乐不动真气的生活了。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好像“心中有一物”,总是让找放不下,老是惦记着,甚至有为此写几句话的想法。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在2004年4月1日的那一天,我戒烟了。  相似文献   

10.
马志国 《新天地》2016,(5):54-55
马老师:
  您好!我今年61岁,刚想享受一下退休生活,不想却因免疫系统疾病,病倒在床一个多月,四处求医问药,病情总是反复,真是太难熬了。我难免意气低沉,有时候还会对家人发脾气。难道我的晚年就过不上健康人的平常日子吗?  相似文献   

11.
古今之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启示:总体上看,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有不平衡的一面;同时,后代的文艺总是受到前代优秀作品的影响,前代作品也是在后代作品的相对参照下来显示其意义的。文艺正是在这种古今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中不断走向前进的。  相似文献   

12.
乐活长寿     
那时候,觉得做女人很占便宜,因为生活中,女人好似总是有最后一条退路的——小说中也好,电视剧中也好,女人走投无路时,会选择找个男人把自己嫁了,人生的苦难从此有了一个男人分担,换个方式就可以把日子过下去。不像男人,一切只能靠自己。  相似文献   

13.
井文林 《社区》2010,(28):34-34
在淮安市清河区城西社区,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街头巷尾、生活小区里时常有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手里拿着扫帚等保洁工具,在社区的绿化带及道路两侧清理生活垃圾;看到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时,他们总是上前耐心劝导,并及时进行纠正;双休日,他们还带着居委会印制的宣传单,到居民家中宣传“讲卫生从一点一滴开始,好习惯从一举一动养成”的好处。  相似文献   

14.
一位教师朋友对我说,她总是周旋于家和学校之间,每天要面对那些调皮淘气的学生,回到家里还有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日复一日,每天都在重复着一个固定模式,真的很累。其实,我们的生活总是在重复中度过。  相似文献   

15.
生活总是美好的。只是人的感受不一样罢了。乐观者逍遥快乐,享受生活、自然;悲观者忧虑重重,忍受茫然、痛苦。但其实往往都是一些不必要的忧虑。正如杞人忧天,许多烦恼都是自己凭空想象的.这是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真正自信的人,他的生活的态度总是积极的,达观的,对失败、成功也能够超然视之。得何以喜。失何足忧?抛却杂念.便是人生的至境。  相似文献   

16.
从《老男孩》火爆看网络剧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公关》2011,(6):78-80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啊,你在哪里?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平凡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相信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里,有很多人被这首歌曲打动,对肖大宝、王小帅的生活产生共鸣,由此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喜欢讲尽人事,听天命。人总是会遇到无可奈何的既定境遇,人应该做出较好的选择和努力,而不应该自暴自弃,无所追求。在真实的生活中,既定的不幸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可以有较好的选择或不可以、不应该有某种精神的追求和满足。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居于中国文化的显层。道家则处于深层,多数时候隐而不显,但却渗透到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外儒内道是中国古代士人中最常见的一种人生态度。这在现代社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快乐的基石     
我们总是非常忙碌,我们总是抱怨,我们总是不快乐。 我们忙着抱怨自己的工作无趣或者辛苦,抱怨老板连一点点的工资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才肯加甚至不加。我们忙着焦虑自己五年或者十年后的境况:现在这点钱怎么够买房子呢,以后怎么能养活儿女呢?我们忙着为生活而郁闷:我们不知道人生为什么会这样的无趣……就这样,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家的人总是忙忙叨叨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匆忙。每天早晨,妈妈总是一边忙着做早餐,一边抽空洗漱。忙完早餐,她又要忙其他家务。爸爸也总是匆匆忙忙的,吃完早餐,有时候连咖啡也不喝就抓起公文包,向门外冲去。姐姐艾玛天不亮就起来了,三口两口吞点儿东西下肚,就骑着自行车去参加课前游泳训练了。  相似文献   

20.
明一言 《社区》2012,(27):48-48
今年我家搬进了新居,过了不久,邻居们也陆陆续续搬了进来。邻居们的素质真是不高,我常看见电梯间里有宠物狗的粪便,常听见有人在住宅楼的入户大堂里喧哗,楼道里总是堆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楼顶花园里花花草草已经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不知谁家晾晒的尿片、T恤、短裙。大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不满意,常常为一点小事发生口角,时间长了彼此也就心存芥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