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2010,(4):70-71
去年10月10日,深圳孕妇汪风霞赴港产子死亡,让内地孕妇赴港产子潮再受关注。到香港产子的内地孕妇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香港特区为了吸引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赴港工作,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制定了《输入优秀人才》计划,并已于1999年12月17日开始实施。对于想赴港谋职的人才来说,这不异是一件上好的“圣诞礼物”。 1999年 12月 23日,香港特区驻京办主任梁宝荣介绍说,根据该计划,在香港注册登记的所有公司都可直接向香港特区政府申请聘用内地优秀人才到港工作。在申请批准后,香港入境事务处将为到港就业的优秀人才签发“工作进入许可证”,其配偶及21岁以下未婚子女可持“家属进入许可证”,经内地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  相似文献   

3.
红乐 《国际公关》2015,(2):62-63
自2003年香港向内地开放自由行以来,源源不断的内地游客来到香港,体验它繁华的街道、丰富的购物和那些有着深刻影响的香港流行文化。12年来,香港自由行游客激增,个性化旅游模式日趋流行,也分散了香港自由行的游客。而在此时,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发生的个别摩擦事件也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怎样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这是摆在香港旅游发展局面前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经济政治发展密切,"自由行"常态化,"一签多行"政策得以实施,内地民众赴港旅游、购物人数不断递增,在两地民众紧密交往的同时,冲突与摩擦也随之增加,而在这些冲突事件中,香港青年甚为突出。笔者认为,认清两地冲突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为香港青年自身的身份认同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两地互动与香港青年身份认同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人蛇”案经一番、二番及二番澄清判词,在内地香港引起轩然大波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基本法在特别行政区生效突施。该法第24条第2款第3项规定,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内地(大陵)所生子女在香港享有永久居留。资料显示.当时申请人港居留的有14万儿童,实际符合修件的约有6.6万儿童。为了使这些儿童有序地进入香港居留,香港特区政府协同大路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具身措施。1997年7月9日,香港临时立法会通过了《1997年入境(修订)(第3号)条例》,规定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内地所生婚生子女到香港定居,首先…  相似文献   

6.
咪拉 《北京纪事》2011,(10):30-33
2011年高考,有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北京市四名高考状元全部选择就读香港的大学,各大媒体打出醒目的标题:“2011年高考,北大0:4完败香港高校”。香港大学今年从内地共录取学生291人,包括17个省、市级高考状元,然而,在这近300名精荚赴港镀金的同时,一位香港考生却逆流北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两年前,  相似文献   

7.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港人与内地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先是内地孕妇的话题,然后是内地富豪赴港买楼、接着连续不断出现所谓奶粉事件、香港餐厅的简体字餐牌事件、“蝗虫”事件、国教和殖民地旗风波,以及引发颇大影响的“水客”事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港交所推出“三十年来最重大改革”政策,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越来越多,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首日上市破发现象。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IPO定价效率与破发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理论,考虑企业基本面、发行特征以及市场与宏观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构建了IPO发行定价随机上边界模型和随机下边界模型,对境内企业在香港上市的IPO定价效率进行测量,并与港股市场整体IPO定价效率进行对比。针对中资股破发情况,采用随机边界模型进行了二级市场定价效率的研究,开展了破发程度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行价格偏高、二级市场状况低迷、企业规模偏小、资金周转率过低是导致破发的主要原因。研究为我国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合理定价、控制融资风险等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8年香港高校开始在内地招生以来,港校高额的奖学金、国际化的教学环境、毕业后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渠道等吸引了无数的内地学生。越来越多的内地尖子生选择报考港校,当他们来到香港后,会面临怎样的学习和生活呢?  相似文献   

10.
内地赴港游客是深圳市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本文对游客消费特征、购买行为、购后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赴港游客在深圳消费行为的因素。研究表明,通过深圳的赴港游客有三分之一在深圳停留,并且以个人游的中青年游客为主,性别、年龄结构、职业、旅游目的影响他们的停留动机、停留时间和停留目的。所以,应提供便利的交通,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扩大酒店规模,拓宽营销渠道和开发潜在游客,以更好地针对内地赴港游客发展深圳旅游业。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6,(10)
“内地学生能去香港就不要去北大……香港以巨额奖学金吸引学生,已经渐渐改变了中国大学的层级。”“调查显示:65.53%的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到香港读书,香港高校吸引力超过内地一流名校。”“如果每年内地高中毕业生最优秀的一两万人被香港的大学挑走,内地还有哪个大学好意思说自己是‘一流’?”……今年高考之际,香港8所大学再次集体出动,广招内地生源,引起了人们的众多议论。港校明显的优势使内地尖子生在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外,找到了另一种选择。有学者撰文指出,内地高考招生格局正在逐步改变。  相似文献   

12.
1月23日至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率团访问福建。我校港籍学生应邀参加了1月24日在福州举行的交流活动。活动之中,梁振英先生专程来到我校香港学生座席之间,与同学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港生们在我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鼓励港生们多和内地学生交流沟通,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了解大陆情况,回港后多为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做贡献。最后,梁振英先生和我校港生合影留念。活动期间,我校港生还与随团香港高校大学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原由:旅港同乡会成立五周年1990年,笔者从温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任上调往香港雁荡有限公司主持工作。是年10月12日,旅港温州同乡会秘书来电告,拟在本月28日隆重举行旅港温州同乡会成立五周年庆祝活动,邀请温州市领导参加。我即向温州市政府汇报,并建议早定人选,以便办理邀请和赴港报批手续。当时的香港,还在港英政府管治下,内地公务人员来港,除了北京审批,还要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确保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未来的繁荣──内地、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发言摘登1994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港经贸商会共同举办内地、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前后,如何保持...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作为中国内地拍卖公司首次在境外独立举办的拍卖会,中国嘉德香港首拍交出了总成交额4.55亿港元的成绩。拍前即为焦点的齐白石1922年设色纸本《山水图册》,估价为1600万一2600万港元,最终以4600万港元成交,夺得全场头筹。另一件备受瞩目的徐悲鸿1936年作品《松鹰图》以2127.5万港元成交。  相似文献   

16.
香港昨日的繁荣,众口皆碑。那么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前途将会怎样?笔者希望通过回首历史的时空,探究过渡时期国内因素对香港经济的影响,从而为展望香港前途提供历史依据。一、国内因素在香港过渡时期经济中的客观表明1、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进出口市场。1978年大陆在香港的出回市场中排第对位,1985年上升为第1位,1993年香港出口内地货额占其总出口的33.35%,为出口美国的1.5倍,出日日本的6.5借。1985年香港从内地送回货额为589.63亿港元,内地上升为香港最大的进口币场,占其进口总额的25.5%,从大陆进口呈高增长态势,1996年…  相似文献   

17.
想拿港币,先过“三关” 我是幸运的,199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正准备回家乡烟台找工作,却赶上香港特区政府推行“输港优才计划”,要从内地招20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赴港工作。由于我所学专业是商业管理,加之形象、气质都不错,香港“广之莲”公司一位主管在初试中对我表示很满意。但能否到那座国际都市闯荡,还要过一  相似文献   

18.
来港之前,知道香港素来有一个不雅之称——"文化沙漠",这个称谓似乎从鲁迅时代就有之;赴港之后,才得知香港小学生阅读能力高居全球第二。虽然"文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阅读",香港学生阅读能力强也不能完全说明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香港与内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相互支持合作关系。随着中国对港恢复行使主权进入倒计时,两地在’97后有关法律问题的协调也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作者从切实体现“一国两制”的原则出发,就香港与内地现行法律制度和有关规定的冲突进行了探讨,并对香港法律地位的界定、与内地的司法协助、香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及其制约、未来驻军法的衔接、香港对内地金融法制建设的借鉴与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论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省的贸易和人员交往日益频繁,民事、商事纠纷随之增多。但由于香港、澳门的主权需到本世纪末才能收回,我国目前尚未参加有关司法文书送达和调查取证的国际公约,以致内地与港、澳的司法协助难于进行,使许多民、商案件不能及时解决,影响到贸易和交往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这些情况和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开展内地与港、澳司法协助的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