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国藩与容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洋务派的开山祖曾国藩与中国第一位获得美国一流大学学位的容闳,曾有一段不寻常的交往,容闳的回忆录《西学东渐记》详尽记述此事。从这部著作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容闳是非常器重的,而容闳也尽力佐助曾国藩,使其所办洋务取得实效。曾、容二人的相识,固属偶然,但他们的结合,却在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史上写下了值得注意的一页。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学者考量伊斯兰文化的全球化视角包括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文化侵略",破坏了阿拉伯民族文化遗产,伊斯兰文化的"真实"、"信仰"和"民族认同";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拉伯人在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反复思考无异于作茧自缚;第三种观点认为要吸取全球化与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中相和谐、一致与兼容的因素.全球化不可能被伊斯兰文化全部接受,也不能全部抛弃,接受其的态度可以称为"积极中立"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列文学史上主要有哪些诗人的诗被称为"诗史";并论述了凸现民族危亡的命运主题的杰出诗学成就才可以称为"诗史",以此作为"诗史"在理念、旨趣上的定位.同时,对"诗史"诗人的气节问题等,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向忆秋 《天府新论》2009,(5):138-141
容闳和李恩富的"自传"是十九世纪留美华人文学中最具文学价值的代表作.他们"自传"中的美国形象是:美国在李恩富笔下就是一种"异"、一个"他者"形象;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则呈示出慈善博爱和种族歧视的双面性.形成他们笔下美国形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客观来看,是美国的移民话语对华人的歧视;主观而言,创作者本人的文化心态和身世经历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美国想象.  相似文献   

5.
刘桂明(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心秘书长,报告会主持人):首先请三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物权法>的立法背景,也就是上午江平教授没有讲完的话题.立法的背景,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谈谈"关于土地问题";第三个环节谈论更多的是跟城里人有关的"业主问题";第四个环节是有关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留学耶鲁大学是容闳一生经历中最为关键的事件。大学期间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两次获得英语作文一等奖之外,容闳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加入兄弟会社团,表明容闳接受了完全的美式高等教育。作为华人学生得到了相对平等的对待,容闳对耶鲁的记忆是非常美好的,这成为一生与耶鲁良好关系的起点。容闳多次往返中美两国,与耶鲁大学保持着终其一生的紧密联系,幼童留美事业得到了耶鲁大学的帮助,容闳对母校也有强烈的归属感。容闳的人际往来中,耶鲁师生、同学、校友成为其在美社会关系的核心,"耶鲁人"是容闳与耶鲁大学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朱铭 《南方论刊》2003,(2):43-46
当前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个不到位"重视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监督不到位.要通过抓好制度建设促进机关作风建设,必须坚决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抓好核心制度建设;抓好教育,提高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与晚清社会联系密切的留学生主要包括以容闳与严复为代表的留美幼童和留欧的海军生。清政府对留学生既想利用其一技之长,又恐惧其新思想冲击封建专制的矛盾心态和实用主义的用人方针,决定了留学生的"被边缘化";留学生既想挤进官场发挥作用,又厌恶和难以适应清朝的官僚体系,由此决定了其与晚清政府的错位。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晚清社会没有凝练出适合留学生及其精英文化生存发展的良好气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曾国藩幕中一位重要人物张文虎赠给容闳的两首诗尤其是一首长诗。通过这两首诗 ,不但可以了解同时代人对容闳的看法 ,使我们对容闳在近代史上对国家的贡献有更深刻的认识 ,而且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喜所 《天府新论》2009,(1):138-140
容闳不仅是中国留学教育的奠基人,而且在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历次社会变革中都有重要贡献,但对他的较深入的研究则是近三十年,特别是近年在他的家乡召开的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要进一步推进容闳的研究,一是要增强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看到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达到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统一的重要名人,其研究具有某种永恒意义;二是挖掘新史料,尤其是对容闳早期留美、在上海的活动、参与戊戌变法、晚年及其家庭状况的一些史料要下功夫搜集.  相似文献   

11.
有关陈兰彬的既存研究,资料方面除陈氏本人的著述外,多据已经出版的文献选编和容闳<西学东渐记>,对其他新资料的发掘和利用似有所忽略;且受容闳记述的影响,对陈氏的所谓"保守顽固"多有批评.其实,仅以<申报>为例,其中便有值得发掘和利用的相关资料,而容闳的记述或因个人之见,难免亦有某些失实之处.通过对一些史实的补正及辨析,或许可以说明,陈兰彬研究不论从资料的发掘还是研究的深入,都还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刘桂明(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心秘书长,报告会主持人):首先请三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物权法》的立法背景,也就是上午江平教授没有讲完的话题。立法的背景,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谈谈"关于土地问题";第三个环节谈论更多的是跟城里人有关的"业主问题";第四个环节是有关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
王蕾 《天府新论》2009,(4):148-150
被称为"中国童话开山祖师"的孙毓修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性贡献,不仅表现为其主持编辑了中国第一套大型儿童文学系列读物<童话>,而且,孙毓修是中国近代儿童文学理论吏上的第一人,是中国介绍安徒生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正>奥尼尔被称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是美国戏剧界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榆树下的欲望》被认为是"确立奥尼尔天才剧作家地位的戏剧",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历史剧",也是"奥尼尔第一部杰出的  相似文献   

15.
范致明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六品官员和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在岳阳任职时撰写的《岳阳风土记》,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极具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被称为"宋人风土书中的佳本"和"岳阳地方志第一书"。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最早的“香蕉人”,容闳对西学的把握非常充分、非常到位,但在中学方面却几乎没有根基.这种因缺乏中国文化素养而带来的先天不足,使他对留美幼童的教育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这些缺陷是导致留美幼童被提早撤回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容闳与严复、留美幼童和福建船政局派往欧洲的留学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作为“香蕉人”的不足以及中西兼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恩来 《理论界》2009,(6):110-111
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对语言格外重视.在他列举自己门下十位高材生的专长时,就将"言语"与"德行"、"政事"、 "文学"并列,后被称为"孔门四科".孔子对语言的要求,首先是谨慎而诚实.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表示"天干",每个字都有反映自然现象的朴实内容,被称为"十天干";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斯密第一次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考察,创立了资本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学说体系,后人因此称他为"政治经济学之父";作为微观经济学的开山之祖,其所阐述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被后世无数经济学家争相引用,成为微观经济学论证  相似文献   

20.
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于语和容闳(1828──1912),是"中国人而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的第一人。他最早组织幼童赴美留学,鼓吹"教育救国",被誉为近代"留学生之父",他积极参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等运动,以此来改革中国政治;他主张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