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参加秋季学期的研究学习."中组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为我们在职的领导干部创造了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到哈佛大学这样世界知名、有着良好学术氛围的学校去学习,对我们尤其对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庆幸自己保留有一种少年时期的想象力和热情,保留有一份"争胜好强不服输"的性格,保留有一份少年的牺牲精神。我有过两次成功创业的经历。一次是经商,一次是办学。从商界到教育界跨度很大,更别说我是中国基础教育行业第一个吃"洋螃蟹"的人——在中西教育优化结合理念下引进西方高中课程体系,困难之多、挑战之大可以想见。  相似文献   

3.
丹佛大学座落在美国风景优美的治基山地区,是历史最悠地规模最大的学校。丹怫大学的学生来自于本国50个州和世界上90多个国家,它所设立的学术研究项目和各系科都是世界知尽的。这些优越条件使得学生们乐于选择丹伟作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地方。丹你目前有8800多名学生,其中水利生2800宜,研究生3000吕。从递交申请的那一刻起,学位证书就已经掌握在你手中了。丹伟的教师和学生会给你报大的帮助,相信自己终会成功。学期安排丹佛每学年有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大约10个星期,其中秋季、春季、冬季三个学期组成一个学年,而7月份开始的夏季学期是…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效率。如何在课堂四十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如何给学生更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这恐怕是新形势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我区将在2009年秋季全面推行新课程,学校于今年春季开学在全校推行学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陕西汉中市,人们大都记得一位满头银发,面带微笑,经常骑着自行车穿梭于东关的老外,他就是原汉中师范学院的澳大利亚籍教师穆荣华先生。这位一生中曾两次来汉中居住生活的外国人与汉中有着不解之缘。 穆荣华1939年10月出生在澳大利亚佩斯市。1岁时随父母来汉中。1947年离开汉中到江西一所学校读书。1950年返回澳大利亚。 “我在中国10年的童年生活中,有7年是在汉中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度过的。汉中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我永远报答不完,汉中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汉中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也是我在退休后来汉…  相似文献   

6.
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会来杭州,这是因为我在这里从事着十分有意义并且有价值的工作.1995年,我受杭州飞鹰船艇公司(现浙江华鹰控股集团)总经理熊樟友邀请前来,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杭州.杭州景色优美,生机勃勃,建设如火如荼,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美满,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几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杭州已经成为"东方休闲之都""爱情之都…品质之城",并且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我与这里的市民和建设者一起见证着它的发展.我为杭州人民的和谐统一感到骄傲.当然,我也同样分享着这一份幸福.  相似文献   

7.
信任     
那年,我还在学校工作,教高中语文,并担任班主任。我清晰地记得,那是高一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天,学生把要交的五百多元费用,从家里带来了。每位班主任在开学这天,都会先充当一次收费员。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在老干部局工作的便利条件,常有机会与老同志们探讨学术理论和社会发展等问题。一次在谈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多么需要人才时,一位老同志向我推荐了上海《人才开发》杂志,他说:“新时期要有所为,不可不读上海《人才开发》”。他并送给我两期《人才开发》,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仅这两期《人才开发》,就使我头脑豁然清新,获益匪浅。两期中的篇篇文章都激起了我思想的波浪。  相似文献   

9.
王玉信 《人才瞭望》2006,(4):103-103
我是某运输公司的一名司机,同时又是一名老党员,今年3月份我在陕西的路途中亲眼目睹了个刑事案件的作案过程。近日,法院在两次开庭中通知我出庭作证,事后,单位发薪时确扣发了我两天的工资。理由是我那两天没有出勤,当我提出出庭作证是经单位同意后履行公民的职责,应当发放工资。但我单位坚持认为“谁干事由谁付钱”,不同意发给我两天缺勤工资,请问:公民因出庭作证被单位扣发工资这种做法正确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需要调动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所以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把它放在首位。而在所有相关因素中,辅导员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我结合自身的体会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5月中旬,在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的随行人员里,我又一次见到了他——法国总统的中文翻译吉尔·乌夫拉。我是14年前认识他的。1983年春天,密特朗总统访华前夕,法国总统府邀请一个中国记者组访法,本人乔列其间。乌夫拉是总统府请来为中国记者组当翻译的。他有~个中文名字:吴法儿。那年,他三十出头,又高又瘦,深逮的眼睛带着点忧郁。不过只要他一开口说话,记者组的气氛就会轻松起来,他喜欢“班门弄斧”,接受挑战,很是幽默,一次聊天,说到汉语里“妻子”的几种说法,他一口气说出了“爱人”、“老婆”、“夫人”、“太太”、“内人…  相似文献   

12.
很多欧美教师在韩国工作得很愉快,但是他们的确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外籍教师在韩国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关键在干他们是否工作在一个有良好声誉的学校里,并且在赴任以前应该签署一份双方认同的书面合同。美国教师寻找工作时非常认真地对待合同中关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每一项内容,他们往往向熟悉那里情况的人士,特别是在那里工作过的美国同行进行咨询。虽然多数的外籍教师在韩语称为HAKWON的语言学校里任教,但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学校招聘外籍教师:私立语言学校(HAKWONS):韩国全国有许多私立语言学校,其中有的学校…  相似文献   

13.
低端产业:真空之下的权益保护 自2009年来到福州之后,陈雪雁已经先后换了七份工作,最短的一份工作只有二十多天,最长的也不到九个月。虽然频繁更换工作,但陈雪雁一直都是在餐饮行业打转转。"我的文化不高,只是初中毕业,自己又没有什么像样的技术,只能给别人打杂,做服务员。"让陈雪雁记忆深刻的是,"2010年6月份,我开始在福州一家酒楼工作,待遇还不错。可到了9月份,我发现自己怀孕了。  相似文献   

14.
赢在面试     
大家都喊大学生就业难,而且骂爹的骂爹,骂娘的骂娘,但就这个女生而言,她能够抱怨的只有她自己!我是在一次大学生就业论坛上遇到她的,她现身说法,说自己想找一份化妆品公司的销售工作,被五家公司面试过五次,回回都被拒绝!她回来叹息:大学生找工作真难!  相似文献   

15.
大凡公派驻法的中国人学开车的,没有一个不知道“爱弥尔·左拉汽车学校”,且绝大多数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它在巴黎的华人世界大名鼎鼎。爱弥尔·左拉汽车学校,老板皮埃尔,约摸40岁,仪表堂堂。老板娘,大家叫她颜太太,比老板年轻些,眉目清爽,有点发胖。数来她才是汽车学校真正顶梁柱,她负责上理论课,安排调度上路实习,负责财务、广告和华人社会的公关。那天,我进了学校那间屋子,额太太正要开始上课,听说我想报名,喜笑颜开,让我先坐下跟班“试听”,愿意多听几次世行,觉得好,再办手续。就这一着,我立刻先有了好感,她那种…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白夜: 我寄上两份关于妇女的最重要的书籍表,这是我在1948年,为了纪念美国妇女运动(1848—1948)一百周年而编制的。那个时候,我是这个百年纪念的代表。但是这两份表,完全是我自己完成的。仅仅有两页由美国妇女代表大会检查核对的。他们要寄出这些书。我在过去二三年中看了59部电视片,写了一张我的电影说明表,也同函寄上。我想,这会对中国有好处。我不知道把这些东西送到哪里去?愿意你看一看。对于作家的重要三点,是去学习所有最伟大的经典著作,以便学会如何写作。你看了这些以后,能把他们送给文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秋季学期,我在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旁听了一门名为教育规划(Educational Planning)的研究生课程,学生全部为在职人员,有中、小学教师,也有校长一类的管理人员.这门课的上法很特别,教授基本上不讲课,而是由选修这门课的每位同学各自联系一个机构,全班同学前往该机构参观并座谈,也有个别的几次是将该机构或拟介绍项目的负责人请到学校演讲并座谈.参观和座谈的具体内容由学生自主决定,只要在该课程的大题目范围内即可,即教育规划如何引导教育变革,使学生更多受益?变革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我曾在新加坡教育部门当了3年公务员,当然是级别较低的那种,因为我不是新加坡本国人. 我在一家学校总部的财务部工作,这个学校很大,它还有10个分校,所以每天的账单都很多,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核对这些账单和电脑记录是否一致,然后该付的付,该讨的就寄给学生或公司,也就是在国内一个会计助理所做的.对我来说,应付起来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招聘“培训总监”这个职位的时候,有一位应聘者的简历让我有所留意,他的职业发展过程是这样的:某电脑培训学校担任网页培训师,某大型人才市场担任培训主管,西门子某变压器公司担任高级培训主管,每个阶段约两年的工作时间,并且考取了一些国际性高级培训师证书。他的学历也不低,是在中山大学读的大专和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而且还是中大工商管理在读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我第一次来郑州是2004年,但仅仅只在河南逗留了3周后就回美国了。当得知自己将被派往中国工作的时候,我还并没有确定这里会是我今后生活的地方。于是,长达两年多的准备工作拉开了序幕。2006年4月,我又一次回到中国,在郑州英思力美语,开始了自己崭新的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