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为此需要在区分古典公有制与现代公有制、国家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实现形式,才能理清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实现形式边守金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根本任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这就是江泽民同志报告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问题的困扰,是制约改革深化的一大障碍,面对着资产流失、效率低下、人心涣散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国有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在举步维艰之际,我们必须进一步冲破陈旧意识形态的羁绊,在所有制关系变革中坚定不移地把生产力标准贯彻到底。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摆脱困境,迎来光明。一、传统的全民所有制形式不能有效发展生产力的根源在于其内在矛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有其历史必然性,也符合唯物史观所指出的社会发展规律。因为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比,公有制能够容纳社会化的生产力,能够使社会经济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颉乃琴  王健 《社科纵横》2004,19(5):105-105
本文认为股份制只是一种资本组织的形式 ,没有社会属性。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不但不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 ,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段论述,包含着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为进一步改革、完善、发展公有制经济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说明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当前实践中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一、探索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要敢于冲破旧的体制模式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前所采用的所有制模式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中全民所有制的公有制形式是从…  相似文献   

6.
所有制理论与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论述黎淼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深刻揭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这是对我国近二十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国今后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活力就是企业行为的活力,就是企业行为具有责任动力和灵活性。以往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探索,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相对分离为基础的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有两个问题尚未解决。一是企业产权归属体现得不明显,对产权的意识不强,行使不充分,使企业一方面存在短期行为,另一方面行为不活。二是如何解决公有经济中,劳动者既是被管理者,又是所有者的问题。企业的经济行为不过是企业所有权在经济运行中的表现,经营权是所有权的组成部分,因此,要使企业的行为充满活力,必须从公有制自身的改革即寻求公有制的有效形式入手。形式是本质…  相似文献   

8.
胡珀 《社科纵横》2003,18(5):45-46
经营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研究背景 ,以经营权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为研究焦点 ,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关系出发 ,探讨与公有制相适应的经营权组织形式的选择方向 ,进而提出建立与公有制相适应的经营权组织形式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与地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10.
公有制、社会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的当代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把生产资料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这一传统观念严重地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论述与对一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分析,论述了以下观点:社会主义所有制并非一定要是公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社会所有制也可以采取非公有制的形式;在当代,社会所有制的确当形式是股份制的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1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而现代自由企业制度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自由企业制度,从而使改革既是“社会主义改革”,又是“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公有制改革这一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公有制的本质是废除“所有者主权”,确立“劳动者主权”;公有制的条件是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金融化、生产资料丰裕、人力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公有制的基本运行形式是信用形式和股份形式,公有制改革要“淡化产权,强化责任”,使公有资产“无期信用化”和“优先股份化”;主张建立公有资产的有限赔偿的责任制度。所有这些现点对认识公有制、探索公有制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全民所有制在我国是应当继续存在的,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问题;为了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全民所有的财产应当表现为国家所有权,使国家能真正反映全民意志。同时,代表社会利益的国家必须将其意志作用于各个企业及劳动者个人,具体途径便是承包责任制;承包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改革方向,只有通过它,才能把社会、集体、个人利益协调统一起来,使全民所有制得以高效地运转。而承包制的实质,在于使企业同各种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用契约形式予以强化,要完善契约式承包经营,尚需弄清契约主体、契约内容和企业与国家机关之间纠纷的裁判职能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有制刍议     
公有制刍议程山长期以来,我们对公有制在认识上存在着许多误解,在实践上存在着极“左”的错误。如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独有现象,搞社会主义就是搞公有制经济,并由此得出公有制等于社会主义的结论。显然这是一种很大的封闭观念,它既封闭了世界,又封闭了历史。如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起来的条件下,军人也同社会上的人们一样,头脑里活动着价值观念,思考着价值和价值实现。我们在部队调查时看到,相当多的官兵对现实军人价值的意欲日渐强烈起来。其中一些人由于对军人价值实现自我做出的回答不同,有的怀疑奉献精神,有的翘首物质待遇,有的则盘算“脱军装,奔小康”。官兵行列里因此而漾起的思想波动,已经直接影响到部队的稳定。现实告诉人们,引导官兵清醒地认识军人价值的实现,已经是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无可回避的课题了,并且政治工作只有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有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运用邓小平理论,对当前我国所有制改革现状以及从全面认识公有制、支持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三个方面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深刻地理论阐述。尤其对全面认识公有制所进行的突破性的理论概括,极其鲜明...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14,(3):37-38
正公益信托是一种在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在我国尚未得以发展的慈善实践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慈善事业的不断成熟,实施公益信托的条件也开始逐步形成。公益信托在国外及港台地区的发展情况长期以来,公益信托在英美、香港等普通法系国家和地区,是十分普遍的行善手段,与慈善组织共同构成了慈善活动的两大主体。英国在1 3世纪颁布了《没收法》,虔诚的教徒采取信托方式取代捐赠,委托他人经营管理土地,并将取得的收益全部交给教会用于宗教事业,从而形成了公益信托的早期雏形。到1601年英国议会制定了《慈善用益法》后,公益信托的法律地位正式确立。目前,由于只需2万英镑就可以设立慈善信托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为起点,论证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细致地考察了股份制和公有制的兼容性。进而,作者论证了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理论模式和非理论模式。同时,分析了股份制和个人所有制及股份制和国家所有制的关系、矛盾以及转化方式。最后,作者提出了产权人格化的命题,并认为股份制是实现公有产权人格化最鲜明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正因如此,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把反对社会主义的矛头首先指向社会主义公有制。他们以种种借口,罗织罪名,反对公有制。公开发表“私有制宣言”,妄图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公有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私有化鼓吹者认为“公有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不适应”。借口生产力的变化,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主张用私有制取代公有制。这种观点既违背资本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公有制尽管已经建立多年,但始终未达到预期效果。实践中的主要矛盾是财产关系的非明晰性、劳动的非自主性、利益关系的模糊性和生产活动的超计划性。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既要保持公有制的框架,又要体现劳动者的自主利益,既要消灭剥削和实现平等,又要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促进经济效率。达到两种目标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就是公有制民主,即在公有制经济中“重建个人所有制”,建立劳动者的“自由人联合体”。本文还提出了公有制民主的理论目标模式,实现公有制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上有过两次国共合作。在组织形式上,第一次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适当的组织形式,对于巩固发展合作关系,推动民族民主革命胜利进程是很重要的。中共就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为此作了长期努力。中国共产党在酝酿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就合作的组织形式问题,与国民党进行了多次的谈判,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诚意。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逼进。企图侵占全中国,损害了南京政府的利益,才使蒋介石改变对中共的政策,由军事“围剿”的方针改为“谈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