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奥塔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叙事知识,二是科学知识;叙事知识由自身确定其合法性,而科学知识则通过西方哲学确定其合法性。当科学知识日益逼近叙事知识并挤压叙事知识的时候,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它事实上是在借用叙事知识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利奥塔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科学知识的说明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后现代社会需求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进行新的界定;既不能把对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当成是科学知识的合法性,也不能用性能标准去说明其合法性,而必须把“谬误推理”当成科学知识的新的合法性标准。利奥塔有关知识的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反映了当今科学发展的状况,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理论是其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考察后现代社会的知识状态为核心内容,大胆借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从语言运用规则的差异入手,在阐释统合现代社会基础的“元叙事”危机产生缘由的同时,深入剖析了后工业时代中知识的合法化模式以及后现代社会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凭《后现代状况》、《后现代性和公正游戏》等文本语境,重构出利奥塔后现代概念谱系的思想逻辑,以回应那种将“后现代”斥之为虚无主义的轻率结论和心理样态。利氏以语用分析为方法,指认出现代社会关系和科学叙事的语言游戏本性,披露出以标举人类解放和穷尽真理的“现代性”神话之恐怖主义及其非法性原貌,而追求误构与歧异,走向“后现代”,则是当今社会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敏 《兰州学刊》2008,(3):81-83
利奥塔是西方后现代理论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重新思考了西方的思想传统,并把自己的思想用“后现代”来命名。1979年出版的《公正游戏》和《后现代状况》两部著作标志着他的后现代思想的日趋成熟。他的后现代转向始于对公正性的考察,他以元叙事的危机和后现代话语为主线,对后现代知识状态做了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分析,使“后现代”问题走到了理论的前台。他的后现代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解构总体性。他的观点在后现代思想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利奥塔开启了犹太人问题的后现代主义研究,对整个西方政治实践传统展开了彻底反思.在政治和伦理、自治和他律相对立的逻辑基础上,他把政治解放看做是消除伦理(他律)的一种尝试.然而,这种尝试必然是失败的,因为伦理(他律)始终作为政治的多余物而存在着.正是政治解放与作为伦理载体的犹太人之间的这种张力给犹太人带来了灾难.但是,利奥塔无意在反犹主义与现代性之间构建一种必然关系,相反,他把反犹主义看做现代性的他者.因此,作为他者的反犹主义无法通过任何现代政治计划而消除,它始终藏匿于欧洲人的无意识当中.也正因为超出政治和有意识的领域,欧洲人才会将大屠杀忘得如此之快.利奥塔的著作就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已被遗忘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7.
宋建清 《学术探索》2012,(11):161-163
利奥塔是公认的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后现代知识状况做了详尽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并以误构作为重建后现代话语合法性的新标准。他对多元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的倡导符合当下知识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他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合法化、语言游戏、语用分析、后现代科学等主题词对利奥塔《后现代状况》的文本理路和思想核心进行了深度解读 ,以回应那种将“后现代”斥之为虚无主义的轻率结论和心理样态。利奥塔凭藉语用学对现代性科学知识所作的反结构式剖析 ,的确发现了科学之霸权、恐怖以及与权力、货币的内在关联等痼疾 ,但他提出的后现代科学的“良方”并没有真正动摇现代性科学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利奥塔通过审视正义与真理、道德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冲突和分歧,强调道德命令独立于对人性、社会性和上帝意志所作的非道德真理的认识,而取决于由欲望、形象、事件和纷争构成的微观政治王国。利奥塔的后现代道德思想不同于罗蒂和哈贝马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让·弗朗西斯·利奥塔指出:在后现代社会中,元叙事知识的解体导致科学合法性危机出现,而作为科学知识主要传承者的现代大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文章从这一思路出发,深入发掘两大叙事组成的现代大学理念,着重分析后现代知识观给现代大学所造成的颠覆性影响,导致商品唯利工具性弥漫于现代大学,在甄别利奥塔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塑造与时俱进的现代大学理念,给现今我国大学发展提供一种参考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利奥塔认为,语言游戏是多样的,而现代社会在向离散状态过渡。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人们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关系的多样化。传统的合法化方式如解放的神话和知识英雄的神话都已破产。在现代,如果把科学话语的模式看作政治游戏和社会关系合法化的模式,那么,这将导致恐怖。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社会批判语境中,对于资本逻辑支撑的现代性有诸多批判方式与路径。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中选取的是以现代性知识为对镜,要义是明确现代性知识之不合法性的路径。利奥塔是想通过证明现代性知识背后的元叙事的不合法性来达到批判现代性知识之不合法性的目的。他择取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学说来进行证明,认为现代性知识本质上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因此要将不确定性、多样性、异质性标准等特征加于现代性知识身上。但利奥塔所指出的知识去合法化出路,不仅不能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整体有效,而且把语言游戏形而上学化,因为他不仅没有把握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知识变迁的准确形态与知识生产的根基,也没有认识到知识的悖论性、界分性和历史性本质。所以,他对于现代性知识的批判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利奥塔关于后现代知识的报告开启了崭新的、洞察未来的视窗.他通过对后现代知识的考祭,发现了现代性知识巨大的内在危机,这种危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祛魅与思想衰竭的根源.通过分析知识世俗化的成因,寻找"共识"理论瓦解的依据,并通过对历史性批判的再批判,利奥塔提出对元叙事合法性的质疑,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现代性批判逻辑.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科学哲学或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科学知识一旦得到确证就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后现代科学哲学往往把科学知识看做"地方知识"、"作为文化和实践的科学"等等.其实地方知识和普遍知识都具有共享的评价标准:可检验性、解题能力和集体认可,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从这个角度看,地方知识就是得到当地检验、能够解决当地问题、且得到当地认可的知识,普遍知识不过是得到了更多的检验、能够解决本地之外的更多问题、被更多的文化所认可的知识.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之间的区别无非是经验证据的多寡、解题能力的大小、认可程度的高低.普遍知识在本质上就是地方知识的自我超越.我们尊重用本民族文化写成的地方知识,但更鼓励地方知识不断自我超越,走向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治合法性的分析架构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变得愈益突出。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变化中的公众期望使传统的合法性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削弱,从而有可能产生合法性危机。政治合法性可以通过民众对政权的认可和拥护程度表现出来。政权获得合法性的途径主要有:确立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设计并建立合理的政治制度;把政府转变为公共政府;建立广泛的协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利奥塔呼吁见证“异识”,就是为了捍卫辩论权利而防止原告因被剥夺辩论权利而沦为受害者。见证“异识”,就是质疑和重写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不接受基于启蒙理性原则之上的、作为知识合法化基础的宏大叙事的“共识”。利奥塔借鉴康德的理性批判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而实施了对宏大叙事的批判,高举“异识”大旗,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罗蒂的共识理论展开了激烈争论。利奥塔的异识理论集中体现在其对理论与实践、哲学与政治、普遍与特殊之间关系问题的处理上所坚持的多元主义立场。这一思想既非一种异识政治学,也非一种后现代主义政治学,而是一种旨在见证“异识”的哲学政治学。见证“异识”,也就是见证“不被表达者得以被表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真善美的统一与对后现代性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善美从不同角度反映着人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同层次.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实际上是局限在对世界的理性认识之上的,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对真的追求,也暗含了对人的主体性--即善的肯定,只是在对美的体验上是缺失的.后现代主义颠覆了现代性的理性霸权,其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现代性用理性吞噬了人之为人的体验和感受,而这应该是在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中的最高层次.只是后现代主义者们也太矫枉过正了,他们把美与真、善完全对立起来,这样美也就缺了根基,根本无法立足,所以后现代成了不攻自破的童话,虽然美好,但却缺乏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几种人性假设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思想史上关于人性的理论层出不穷,但真正在现实世界中产生重大影响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却并不是那些纯粹的人性形上学,而是一些具体学科中关于人性的假设。它们主要是“经济人”“、政治人”、“道德人”、社会人”和“文化人”这五种人性假设。这五种人性假设在具有特定的合理性和较强的针对性的同时具有理论上的片面性和边缘性以及实践中的误导性与偏差性,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影片《2012》反观“反思现代性”的三种模式。《2012》给出的是危机叙事的一种类型——风险模式,而对《2012》的指责隐藏着现实主义式的“现代性反思”。另外,在当下的讨论中,还有人将“风险”机制带来的某些弊端转换为“娱乐之罪”,因为一旦“现代性反思”“展示”,那么“反省”将会被消费覆盖。风险、娱乐、现实主义等反思的三种模式在物质与精神、批判性的有效性等问题上产生别有意味的差别。当然,“反思现代性”方式的多样化仍旧是现代性社会风格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近半个世纪以来,学者对教师教学专长的概念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分析现有成果发现,受知识研究内外史划分传统的影响,围绕社会因素是否为教师教学专长的构成要素,形成了两种互不通约的教师教学专长概念类型。这种人为类型划分,割裂、窄化了教师教学专长的应有含义,需要借鉴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建构特征的分析消解内外史划分的思路,整合厘清教师教学专长的内涵构成,以期为明确教师教学专长发展机制、总结教师教学专长发展实践策略、深化教师教学专长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