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统计》2013,(1):31-31
权威点评: 2013年,四川经济将继续平稳增长,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将对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因此,在保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尽早谋划“十二五”后三年节能减排工作,合理下达2013年目标任务,以确保全省“十二五”总目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发展丘区县域工业 推进四川“工业强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时期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未来五年,是四川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整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机的思路,并且将“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定为四川的工业发展年,说明工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是决定四川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四川丘区工业发展现状和机遇的分析,我们认为实施丘区工业强县战略,加快丘区县域工业发展的速度,提高丘区县域工业的整体水平,对提高四川工业的整体水平,加速全省工业的发展,实现四川的“工业强省”战略具有举足…  相似文献   

3.
四川鞋业从小到大发展到如今,历经四次战略调整,不断发展壮大.据估算,目前,四川已拥有制鞋业及配套行业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达五六十万人,形成年产皮鞋5亿多双,产值700多亿元的产业集群. 四川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 成都鞋业成为全国制鞋产业四大基地之一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四川省皮革工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制革工业和皮革制品工业能够适应市场协调发展,特别是四川鞋业发展成为了我国四大鞋业生产基地之一,行业统称“三州一都”(温州、广州、泉州、成都).“十一五”以来,全省把女鞋生产列为轻工业重点产品支持发展.按照四川省轻工发展规划,成都市政府在产业政策、资金和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支持制鞋产业的发展,并制定出台了成都鞋业“一都两园”(武侯建设中国女鞋之都,崇州、金堂建设制鞋工业园)发展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4.
王文增  刘军 《山东统计》2010,(4):19-20,33
德州市依托自己便利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在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大上工业、上大工业”等工作思路指引下,我市工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工业经济总量快速膨胀,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市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四川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关键阶段。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把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工业强省,以工业跨越带动全省跨越发展。1月24日,巨峰省长对省统计局《工业强省显成效六大“亮点”盘全年》的统计分析报告作出批示:2007年,四川工业强省战略成效显著,速度快、效益好、亮点多、贡献大,可以说取得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既是四川工业化进程自身面临的机遇和要求,更是四川经济跨越发展的需要。工业跨越发展为四川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和城镇化加速进程提供条件,为“四个跨越”奠定物质基础,是四个跨越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中共四川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立了四川省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推动四川“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立意高、理念新、突破大,凸显出诸多亮点。亮点一:“工业强省”首发新声“工业强省”作为发展战略写入规划,在四川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省委、省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省情,把握经济规律,借鉴先进经验作出的重大决策。工业化水平低是四川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工业强,竞争力才强;工业强,…  相似文献   

8.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强大的工业推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的发展方针指导下,四川技术改造工作快速发展,技术改造投资再创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工业发展缓慢成了制约四川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全川上上下下都在为加快工业发展处心积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更使全川人民增加了紧迫感、使命感。 但面对无情的市场,工业结构趋同,工业产品雷同的沉疴,使得各地工业发展屡屡受阻,企业规模难以做大。市场份额难以扩大。因此,必须寻求出一条解决工业结构趋同,工业产品雷同的路子,才能使地方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发展特色工业正是这样一个加快地方工业发展的重要棋局。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首次进入四川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前十强的翠屏区,连续四年蝉联第七。当前,翠屏确立打造“新型工业强区、川南商务高地、宜居幸福翠屏”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川滇黔结合部科学发展领先区”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许坚 《青海统计》2005,(10):30-31
“十五”以来,西宁市工业经济克服电力、运输等瓶颈制约因素的影响,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工业经济走上了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成为拉动西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产业园区在四川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2010年底。四川共有各类产业园区200个,开发面积1306.11平方公里。入住工业企业12819户,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0亿元。园区工业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三分之一。园区已成为四川集聚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阵地。成为四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四川经过50多年的工业投资建设,形成了煤炭、电力、电子、冶金、机械、建材、化学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四川工业投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导致了工业化程度低,并已成为影响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4.
四川现代工业成长和工业化进程一直与战备和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布局密不可分。国防科技工业在四川工业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讨论四川工业强省战略绝不能忽视国防科技工业的作用发挥和力量整合。我们认为,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释放国防科技工业“潜应用”效力,四川可望培育更强大的支柱产业,如航空、核电、电子、生物医药等,关键是体制创新。现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发展正在迈上一个崭新阶段:强调通过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建立军品民品生产一体化的工业基础和军民高度融合的国防工业体系,这正是四川国防科技工业融入四…  相似文献   

15.
四川工业强省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工业发展的现状“截面”分析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省共有法人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分别为47033个和26.08万户,占全国的3.24%和4.9%,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吸纳就业人员306.23万和95.6万人。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13.8亿元,占GDP的31.6%。纵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9.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512.58亿元,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4%。“十五”期间来自工业的税收累计达1317.7亿元,占四川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44%,其中2004年工业提供的税收就达368.57…  相似文献   

16.
盛毅 《四川省情》2009,(12):10-11
2010年将是四川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除了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尚未消除,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仍然很大的条件下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各项目标任务,筹谋“十二五”的发展外,还需根据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四川工业出现了增长速度加快、行业门类增多、工业结构升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迅速上升、与一二产业联系更加密切的好势头。最近两年,在“工业强省”战略指导下,四川工业站上了新的台阶。2007年,全省工业实现增加值3868.6亿元,增长2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8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相似文献   

18.
数据有时很残酷。看这样一组数字:1997年,四川汽车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其中11亿元在重庆。当重庆一变成直辖市后,四川汽车工业骤然几近“清空”。稍夸张一点描绘,可谓一夜归零。  相似文献   

19.
周琳 《四川省情》2023,(4):60-61
<正>近年来,南充积极探索工业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硬核工业”与“诗和远方”相得益彰。保宁醋、六合丝绸、张飞牛肉等工业旅游品牌在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上惊艳亮相,2022年工业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20万余人次,实现收入近48亿元。风貌塑形,变“工业锈带”为“工业秀带”盘活闲置工业资源  相似文献   

20.
四川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两个“滞后”,在一个较长时期对经济 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必须坚持深入推进“三个 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