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孤独代代传承,抒写孤独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1940年代的师陀更是将孤独主题在其小说集《果园城记》中发挥到了极致。在《果园城记》中,叙述孤独与孤独叙述二者有机融合,建构和彰显了文本强烈的"孤独"主题。  相似文献   

2.
师陀的《果园城记》以一种悖论式的情感方式透视中国民族的社会文化性格 ,将以“果园城”为代表的小城世界的思考引向历史的纵深 ,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记忆中果园城的眷恋与对现实中的果园城最终的弃诀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 ,而这种情感的流露作家常常是借用对时间这一潜在的小说主人公的处理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3.
陈宝琛、陈曾寿等作《落花》诗表达对清朝的怀恋和对逊帝溥仪的忠贞之心。这些诗作客观上有着悲惜文化衰残的意味。吴宓的《落花诗》在感叹文化飘零的同时,也突出了其固守道义的责任感。陈寅恪的咏花之作则是通过现实事件寄寓文化之思的,其中还浸透着他维护文化尊严、弘扬文化精神的"惜花"、"护花"之情。陈寅恪、吴宓二先生的咏花之诗堪称中国文化花果飘零的悲歌挽词。  相似文献   

4.
尽管它们作者的境遇有所不同,《呼兰河传》与《果园城记》给人的印象仍然是:被人遗忘。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但“被人遗忘”——作为一种总的评估,还不算怎么夸张。无论如何,这是不公平的。《呼兰河传》、《果园城记》的思想艺术价值迟早会被认识与接受,历史终将证明:这是两部经得住时间考验与读者鉴赏的艺术珍品。这里,仅从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它们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潘颂德同志撰写的《中国现代乡土诗史略》已由吉林省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潘颂德同志经过多年的研究,从乡土诗歌作品的实际出发,从史的角度初步勾勒了我国现代乡土诗的发展轨迹,对五四以来涌现出的乡土诗人及其诗作作出了比较公允、客观的评价,其中有不少新颖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中国现代乡土诗史略》共分四章: 第一章滥觞期——五四时期的乡土诗第二章充实期——二十年代的乡土诗第三章发展期——三十年代的乡土诗第四章丰收期——四十年代的乡土诗在一章中主要介绍了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的乡土诗。处于滥觞期的现代乡土诗主  相似文献   

6.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追求文学独创性的作家,1946年其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的出版让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作者用一种诗意的叙事方式围绕果园城讲述了一个个亲切又凄凉的故事.作者着重分析师陀《果园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是游走在爱情边缘的女性,孤独不得志的知识者和卑微坚忍的小人物,并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及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叙事学与接受美学角度,以现代文学史上在叙事技巧方面作过有益探索的作家师陀的三部小说《马兰》、《结婚》、《果园城记》为依托,分别从叙事者、叙述结构中心和叙述的时空表现三个角度对作品作了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媒体的副刊,向来承担着对历史文化的记载与书写重任。以《成都日报》副刊"天下成都"为案例,分析其在现代化、全球化与商业化的冲突进程中,在不同思潮影响下,发生的文化转向与书写实践:"天下成都"设置的《寻秘记》《读城记》《蜀文蜀艺》《街巷》以及《金沙讲坛》等栏目,注重田野行走与文学审美性,探询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记录城市内涵与文脉变迁。本文提炼其书写侧重点,以期组合出一幅版面上的时间地图。传媒副刊记录的区域历史与文化,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寻根通道,更是对当下社会变迁进行审思性认知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哲论》一书以全新的视野、角度、思维和观念为我们描述了中国文化的本体精神,对学术界从另一角度认识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0.
英国哈代与中国苏轼以同样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人的悼亡诗各有千秋。哈代的悼亡诗着重的是思,或幻想、或反思;苏轼的悼亡词着重的是一种感伤的思念。比较哈代的几首"爱玛组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可以认识到造成两人悼亡诗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百年不孤》在立体呈现南方乡土日常生态的基础上,正面铸造“乡绅形象”,展现出乡土精神坚守下的人生范式,揭示了乡绅文化通过“人心”影响乡村的精神法则,讴歌了中华文化的德、善基因,体现出作者浓厚的乡土情怀及对“乡土中国”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冯杰<一窗晚雪><讨论美学的荷花><冯杰诗选>为研究对象,以历时性写作和审美变化为轨迹,探讨其现代乡土诗艺术特质:从北中原意象到中国意象,从乡土诗歌传承到现代精神的探索,从民间文化到传统文化的写意表征,体现其对现代乡土诗狭窄格局的突破;荷花象征体系与现代诗境的开拓等体现了其诗歌运思模式及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博大厚重的淮河文化孕育了极具特色的蚌埠诗歌,它们是淮河儿女精神的写照,心灵的塑像.这些诗歌既注重本土经验发掘,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文化特征,从中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风貌、乡土文化、乡土人物、乡土情怀、乡土爱情,同时,还把诗的视野投向更阔大的世界,特别注意从时代的潮涌、社会转型、现实巨变和人心的律动中去发现和提炼新的诗意,以拓展诗的精神向度,丰富诗的精神内涵.在诗歌艺术上,蚌埠诗人注意汲取前人和同代诗人的艺术智慧,形成自己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艺术追求.他们在诗歌写作中,注重通过创造新的诗歌意象、营造诗的意境、幻象与实象并置、词语配置的陌生化等艺术手段,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诗歌呈现出多彩多姿、风格各异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4.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老舍以自己的方式坚持对中国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在老舍的众多作品中,《猫城记》的批判意识最为显著。作者在科学幻想的基础上讲述了猫国社会和猫国人的生存方式与精神状态,以此来揭示当时病入膏肓的中国现实社会。文章在文化批判的背景下,从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社会制度和外来文化的接受等方面对小说作了全面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思想心态和文化体制。这一主题对发掘《猫城记》在老舍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反思当下的社会现实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引言读师陀的小说——从《谷》到《里门拾记》到《果园城记》,首先惊讶于作者的冷静和沉郁。在这些既不象纯粹的小说也不象纯粹的散文的文章中,作者始终在扮演着一个旅人的角色,对着黄昏落日,悠悠说些小城小镇,远远近近的旧事。生活于果园城的众多的小人物一个个  相似文献   

16.
《果园城记》是师陀先生的代表作,以18篇小说连缀成集,抒写了日常中浮动着无常的小城人生。平静的日常以习惯窒息着人的生命,时间的无常又带来历史与命运的无奈悲情;原本无常的想象在小城人的叙述中也成为日常。面对以上日常与无常的悖论,《果园城记》展现了小城貌似平静下的大变动,以及时间与历史的无情。师陀以此完成了对破碎旧梦的追寻与失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四城记》和《出梁庄记》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题材,表达了相同的精神困境和艺术思考。两个艺术文本在内在精神和言语形式上构成了互文,一起见证了70后个人精神视域中的中国经验,隐喻着一代人回忆的荒凉与归乡的无望。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以后,怎样真正地在日常生活中将"人文观照"和"社会救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两位艺术家创作的内部动因,也是潜意识里祈求获得的社会回应。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状况和古代房屋建筑规律,运用倒推法,正确判断汉乐府《战城南》中的歧解字"梁"、"南"、"何"、"北"、"君"、"思"、"良臣"、"子",得出诗的主旨是:伤悼阵亡将士,讽刺国君不遵守客观规律,肆意发动战争,草菅人命。而运用溯源逐流的方法也能更明确《战城南》在诗歌史上的意义:一是开创了后代诗歌中《战城南》的乐府类目。二是控诉战争、将矛头直指统治者的批判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战争诗。三是雄壮豪放的风格对后代《战城南》诗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闽南方言作为台语诗的语言载体和表达手段,是台语诗人表达乡土情怀、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台语诗区别于其他华语乡土诗歌的关键所在。从语汇、语音节奏和地域文化三个角度对代表性台语诗人方耀乾的创作进行分析,有助于还原方耀乾一脉台语诗的语言特征和意蕴内涵。台语诗并不是"台独"论者的合法化对象,相反,台语诗仅仅是20世纪方言入诗的种类之一,是方言入诗在台湾地区的特殊呈现。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广大劳动人民容易接受的艺术表现手法,从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取材的新诗,一脉相承,并且逐渐发展壮大。由副研究员潘颂德编著的《中国现代乡土诗史略》,就这一路诗歌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作者在广泛地搜集资料和采访老一辈乡土诗人的基础上,理清了中国现代乡土诗的发展轨迹,揭示了现代乡土诗的发展趋向。这是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专史著作中填补空白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