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逃离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随处可见,在逃离过程中,女性所表现出来的刚强气质与独立自主,使逃离本身成为女性寻找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开端。同时,成长女性在逃离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重新回归到原有的生活轨道上来,但这种回归并不意味着女性退回到原来的精神原点,而是在一定意义上表征着女性个体的成熟和自主性力量。  相似文献   

2.
书芳斋     
我们把沉默当作自我的庇护所,积极地逃离无休止的意义建构,动物则只是简单地闭上嘴。  相似文献   

3.
多丽丝·莱辛与艾丽丝·门罗是当代两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们均以突出的文学成就闻名于世。莱辛的主要作品《暴力的孩子》五部曲以“追寻”为线索揭示出女性对自由生存空间的探寻;门罗的短篇小说以“逃离”为主要情节,刻画了女主人公逃离社会、家庭桎梏以及对自由与自我的追求。尽管两位作家的研究主题与写作手法不相同,但无论是莱辛的“追寻”还是门罗的“逃离”,都形象地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状态,显示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假人》延续了桑塔格有关逃离和隐遁的主题。从自我复制、身份消解和看客的姿态三个层面来解读,小说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之下人的自由意愿与社会规训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逃离作为现代人探寻自由之路的有效方式,其背后蕴藏着作者对于现代工业文明去艺术化生活方式的批判和否定。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其人其文存在明显的“逃离”意向,表现为小说中逃离和生存中逃离。小说中逃离主要指小说人物的逃离和小说叙事的逃离;而生存中逃离则着重从其自由撰稿人身份来考察对体制的选离,边缘处沉默则是对中心的逃离。逃离的起点是无趣,逃离的终点是诗意。在诗意放逐的时代,王小波的选择更显现其可贵性。  相似文献   

6.
文学接受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读者理解作品与读者自我理解的统一。一方面,读者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应该逃离自我,按照作品和作者的规定扮演相应的角色,使自我意识和经验暂时退居边缘,让作者意识主宰自己的思维,使意识产生分离,与原有的经验和意识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读者意识和经验仍然作为接受的背景发挥潜在的作用,与阅读过程中接受的经验发生交流、碰撞与整合。读者通过反思自我和批判自我,生成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娜拉现象”作为二、三十年代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试图构建一个觉醒的女性群体,并有意强化其女性意识,它揭示了现代新女性在发现人的存在与价值并逃离传统的同时,也逃离了女性意识的真正自觉。其女性意识是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的“五四”时代精神在女性领域的具体体现,表达了对旧道德秩序的强烈批判和对新道德观念的热切呼唤,而并未达到当代女性文学女性主体自我确认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哲俩伦丁·鲁米是伊斯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苏菲诗人,他的《玛斯纳维》被誉为波斯语的《古兰经》,同时,他也是毛拉维耶苏菲道统的缔造者。爱的宗教、惟一的被爱者、心疼与乐趣、逃离自我以及真主的仁慈是该道统的基本苏菲思想。  相似文献   

9.
苏瓷瓷《李丽妮,快跑》取材于精神病院的生活,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说明有时理性与疯癫并无绝对界限,医生与病人的角色亦无法确定,自我处在一种完全失落的状态之中:人们因为利益而彼此对立,互为他者,迷失自我,以至肆意践踏他人。小说主人公李丽妮的反抗———逃离精神病院表达了作者对找回自我、复归人性的强烈渴望,尽管反抗十分微弱,但异常坚定、无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房子"在不同背景下的意义进行阐释,阐述了移民的后代急欲逃离这种没有文化依托的"无根人"状态,而得到梦想中的"房子"--即精神上完整的自我的决心和奋斗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从逃离动机、逃离目的及逃离结果就霍尔登和哈克这两个人物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霍尔登和哈克皆是两个逃离社会的孩童,但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百年的变迁给人们思想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重要的作家,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短篇小说是爱伦·坡创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主要表现了美的幻灭、死亡的恐怖、孤独的逃离以及对自我的疑惧。通过这些主题,爱伦·坡极具洞见,超前的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3.
昆德拉小说《不朽》中的阿涅丝脱胎于一个老太太的手势.与昆德拉其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比较起来,阿涅丝追求自我和自由的方式更为激进和彻底,她不但要逃离人群,而且要与自己相分离.在富有启示意义的事件出现之际,不再执著于独特自我的神话、躺在草丛中的阿涅斯最终成为一个指向自由的手势.  相似文献   

14.
故乡与他乡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一对悖论,分析这两个主题一再出现的原因及其文化隐喻对于理解阿特伍德甚至加拿大文学都很有意义。长篇小说《神谕女士》与《肉体伤害》的主人公都选择远离加拿大的他乡作为逃避的场所,但在异国他乡一再显现的故乡的幽灵说明故乡是一个人无法逃离的生命印记,这正如加拿大是她们无法否认和摆脱的身份一样,接受它即是接受自我。故乡是主人公的过去、自我以及加拿大民族属性的隐喻;他乡则从另一个反面印证了这种包含加拿大民族性在内的自我是无法规避的。  相似文献   

15.
艾丽丝·门罗在她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逃离》里面,描述了女主人公卡拉在两次逃离过程中的复杂思想意识,以及其女性意识不断成长的历程。卡拉在两次逃离过程中的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其中表达的寓意则是女性如果想要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就应当具有思想以及经济的双方面独立,只有这样的逃离最终才能够达到对于自身的救赎。  相似文献   

16.
小说<悟空传>的主题是"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人们总是生活在某种既定的社会价值规范中.这种既存的社会价值规范设定了一种神妖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凡是在其秩序之内的都是"神",被排除在其秩序之外的则是"妖",被认定为"妖"者往往失去对自我的判断能力,一心向往成为"神",孙悟空就是如此.为了成为"神",他自觉地去除"妖精",积功德,当所有的"妖"都被除尽时,他也就最终除掉了自己,成就了如来的阴谋.因而,认识自我,认同自我,逃离既存价值体系,才是解放自我之路.这是<悟空传>的深刻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意识到自我身心的受损,萌发了归向自然和居住田园的淡泊之志,以此来逃离仕途对自我身心的羁和拘,渴望达到身心合一的理想之境.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身心舒展,实现了他乐"真"的理想.陶渊明从"羁拘"到"乐居"再到"真趣"的一系列身心表达以及他在玄理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境界,丰富了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拓展并深化了魏晋风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表现的是生理和精神上不成熟的女性从"他者"境遇走向女性主体性生成的过程.这一成长过程也是女性从非本真的日常生存状态超拔出来,走向本真生存方式并获得本真自我的过程.成长女性的孤独心境、逃离意识以及创伤情态,为女性以个体方式展开的主体性建构提供了特定的心灵际遇和深邃的存在体验.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的《逃离》中,卡拉的“逃离”是对男权话语下自身需要无法满足的环境的逃离,并企图重建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环境。然而作为女性,要完成这一重建几乎是不可能的。卡拉最终体验到女权主义导致的人格分裂的悲剧境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出走”的她而言,基本生理需求、安全和归属感都面临危机,自我实现需求就不再那么重要。最终“约拿情结”占领了她的身心,她拒绝了解救者的指引,再次回到丈夫的身边。家庭环境造就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依靠别人来解救自己,自己都不会答应。在一切都显得无药可救的时刻,小说最后“出走”又“归来”的山羊充当了他们共同的神域,和他们发生了某种精神上联系,就像自然与灵性一样。使他们最终勘破人性造就的幻象,摆脱罪恶感、界分感和二元对立,直接体验自身内在的神性,体验到巨大的幸福、解脱、连贯和至真,长久以来的无谓争吵也烟消云散,彼此释然,找到了自我的本真,从根本上结束女性内心旷日持久的“逃离”,走向了更好的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20.
陈凯歌的影片历来注重人性的启蒙,关注生活在浓郁的中国气息和特有的文化禁锢下人的挣扎与渴望,展现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束缚。从《黄土地》中无知的被启蒙者翠巧和《霸王别姬》中具有自我启蒙意识的程蝶衣以死逃离了无望的启蒙之路,到《梅兰芳》中梅兰芳蓄须抵抗为日军攻占南京献唱,并于日军投降后重新走上戏台。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陈凯歌影片中一条从被启蒙到具有初步的自我启蒙意识,再到自我启蒙成功的崎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