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达师范于民国14年(1925年)4月24日创立于山东济南穆家门清真寺内,由当时在穆家门清真寺担任教长的马松亭阿訇与时任山东济南道道尹的唐柯三,商议创立新学制的伊斯兰师范学校,在得到唐的支持和当地乡老法静轩、穆华亭等热情协助后,取《孟子》尽心上篇中“成达”之意,命名为成达师范学校,唐任校长,马主持教务。  相似文献   

2.
成达师范学校在我国回民教育的历史上,具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其一,这所学校的创立,是改革“经堂教育”的产物,开创了以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伊斯兰宗教教育的模式,而又逐渐演变成回民一般师范教育的学校,不论是宗教教育或回民师范教育都影响深远;共二,在能够延续下来时间最长的回民自办中等学校里,它是全国最早建立的。 追溯成达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成师)创办的时代背景与办学目的,必须从清光绪33年(1907)北京牛街礼拜寺王浩然阿訇创办回教师范学堂说起。 王浩然阿訇子光绪32年(1906)去阿拉伯麦加朝觐,先后到土耳其等国考察,回国后,他“鉴于西方诸回教国多受制于欧罗巴人,与中国之病同,心焉痛之。以为居今之世,非智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马邻翼先生的著作《伊斯兰教概论》的研究是忽略的,每当提及民国时期伊斯兰教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金吉堂先生的《中国回教史研究》(1935年北平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发行);傅统先先生的《中国回教史》(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马以愚先生的《中国回教史鉴》(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回教小史》(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等。从中国伊斯兰教史的角度来说,这四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学术界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4.
成达师范致力于改良教育,培养经汉两通之才,来引导回族民间树立国家认同,增进回汉团结,提高回民文化,激发回族重教爱国的精神,摆脱边缘心态。这对于引导回族既保持伊斯兰文化身份,又能融入大传统社会,具有思想启蒙作用,改变了回族长期以来甘为边缘的消极心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马昌忠 《民族论坛》2007,(12):49-49
<正>今年是成达师范南迁桂林七十周年。认真挖掘、收集这一有关民族教育的重要史实,对于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振兴民族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隆回是我省在成达师范读书人数最多的县,在当地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学子现大多已作古,余者也都年逾80岁,当时的一些情况很难系统收集。本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下决心做些抢救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马福祥在现代回族文化教育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福祥作为从西北起家的回族政治家,曾宦迹甘、宁、青、绥、皖、鲁及南京。所到之处,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团结一大批回族知识界人士,大力发展回族文化教育事业,在宁夏及甘肃等地创建清真小学60余所,发起创办《月华》杂志,扶植成达师范,创建西北公学,参与扩建上海伊斯兰师范,刊印回族古籍丛书,资助一大批回族青年到国内外高等学府深造,为现代回族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阿文明上千年的和平交往历史后发现,中阿之间的民间交往主要通过宗教之旅、学术之旅和商贸之旅等方式时断时续、绵延不断地进行,并形成独特的"三轨并存"交往模式,在中阿民间交往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新中国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人文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近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了2014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90项,其中报告文学9项,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回族学会副秘书长李健彪申报的预计12万字的《达浦生评传》名列其中。达浦生(1874—1965)是中国伊斯兰教现当代的大阿洪、知名的民族教育家和具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活动家。他师从著名的王浩然阿洪,任回文师范学堂校长,开创了我国现代伊斯兰经学教育和回族新式教育的先河。他任兰州回教劝学所所长兼省视学,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他遍游南洋各国,创办上海伊斯兰师范,强调  相似文献   

9.
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在近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既保持了伊斯兰文化的元典性和中国气派,也显示了伊斯兰教苏非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在课程设置、教育目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等多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的印痕.这一鲜明的历史特征,进一步展现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商业史上,伊斯兰商业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穆斯林商人至今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十分活跃。但是,如果我们提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有一部独特的伊斯兰商法?回答往往是含混不清的。因为如果说有,历史上伊斯兰商法从未编纂为明确的条规;如果说无,伊斯兰商业却处于一种有条不紊的运行当中,并在宏大的国际商业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众多  相似文献   

11.
西北回族、撒拉族经堂教育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回族、撒拉族经堂教育及其历史作用马明良一经堂教育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认唐代开始,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后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今日,不断在中国发展、传播,形成现在这样一种局面。然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地位,始终不能与它在穆斯林国家中的地位相提并...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30年代中国回族青年学生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AL-AzharUniversity)的留学活动,肇始于云南,终止于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共派出留学生6届33人,这批学子学成归国后,大多为沟通中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是中国回族现代史上文化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中阿文化交流史上,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3.
该文探讨了中国现代穆斯林译经活动的历史背景及其过程 ,阐述了译经活动在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上和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析中国伊斯兰哲学的“真一”论罗万寿伊斯兰哲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穆斯林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脱胎于伊斯兰教教义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世界观体系一在伊斯兰教历史上,阿拔斯王朝(750~1258)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第...  相似文献   

15.
导言本文透过对历史的研究,探讨唐代与五代(618~960)时期阿拉伯半岛与中国的关系,并论述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内,两地通过伊斯兰教在贸易、外交和文化上的联系。本文还将清楚地显示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根源和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的共同体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同某...  相似文献   

16.
在明清两朝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历史上,出现过4位视“以儒诠经”为己任的回族伊斯兰教大师王岱舆(真回老人)、马注(文炳)、刘智(介廉)、马德新(复初),他们以学贯中西(天方西域),兼通回、儒、佛、耶四教的深厚学养和磅礴气势,掀起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对话高潮,开启了伊斯兰教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运动。其中,生活在清代的云南滇西大理籍的回族伊斯兰教学者马复初,无疑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4人中最晚的一位学者,也是4人中承先启后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的贡献,奠定了他在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崇高的伊斯兰经学大师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个别学术著述探讨了波斯的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问题,尤其是波斯在地理上作为中国穆斯林社团和伊斯兰世界中心地带之间的交通区域而发挥的桥梁作用问题①。研究结果证明,波斯伊斯兰文化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的伊斯兰教烙下了明显的印记。东西方的研究成果对波斯语在漫长的历史交互作用中渗透进中国穆斯林的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方面给予了比较充分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著述讨论波斯伊斯兰神秘主义和中国苏非教团(阿拉伯语塔利格Tariqa,意思是方法,道路和教团)之间的联系,尤其对波斯苏非派对中国门宦道堂的形成和发展的驱动…  相似文献   

18.
王希 《回族研究》2012,(3):44-49
马复初是清末著名的穆斯林思想家,其《本经五章译解》是对清初著名伊斯兰教学者刘智《天方性理》中《本经》的阿拉伯文翻译和注释,在中伊文化交流史上占居特殊地位。如果说刘智采用儒家术语表述了以苏非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汉语伊斯兰思想,那么马复初则是将这种汉语伊斯兰思想主动介绍给伊斯兰世界的第一位中国穆斯林学者。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这本长期流传于经堂教育中的著作,并简单考察几个关键哲学术语的阿拉伯语和汉语相互转译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刘智主体思想的最终来源,也能让我们看到中国古典思想和伊斯兰思想在交流对话过程中能在何种程度上及何种方式上为对方所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1000多年的历史中,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渐开始适应中国社会.明清之际,伊斯兰教通过经堂教育、汉文译著、教派分化等三大运动逐步实现了在中国的学说化,即伊斯兰教中国化.河南伊斯兰教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中国化进程中在积极吸纳、接受外源性伊斯兰教中国化成果的同时又独立地形成了内源性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地区成果,成为伊斯兰教中国化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曾发挥过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未来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仍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