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曼斯菲尔德观察敏锐,注重心理表现,文笔优美流畅,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文章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及叙述语言等角度通过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集<园会集>的一些作品,探讨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述艺术.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是一位能让服饰话语增添文本魅力的作家之一,她善于选取传统的叙述人视角和作品中某一在场人物的视角来展示人物服饰.其叙事视角的精心设计和匠心处理,实现了以日常服饰显人物品格,绾情节结构,揭复杂人性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叙事是一种认知模式,表达模式;叙事是一种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它普遍存在于生活原貌之中;叙事作品是精神产品,叙事话语受社会意识形态所支配.因此,叙述艺术作品中的叙事性和叙述思维中的叙事性、生活中的叙事性是叙事研究的三个重要视角.同时,叙事话语与其他话语有强烈的粘合性,因此,"民间叙事"也真实地置身于诸如"现代性宏大叙事"、"知识分子叙事"等众多话语环境中,它们共同形成今天叙事研究的复杂结构.中国影视艺术植根于中国本土地域文化土壤,是当地人在当地的叙事生活上认知、表达世界的一种模式,影视艺术中的"本土叙事"研究走到今天,更应跳出文学文本的研究领域,在相对微观的本土影视作品中,寻找艺术形态世界中的更多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身世阅历、艺术个性促使张爱玲王安忆在上海小说中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张爱玲的小说追求一种激光般的深度的艺术穿透力 ,她的意象化叙事与反讽叙事侧重于将读者的感受导入人的内心世界。王安忆则喜欢在广阔的时空里展开动人的画面 ,她的叙事由直观写实向元叙述的转变 ,表明了她追求的是广度的艺术辐射面。王安忆比张爱玲更具宽阔的文化视野与不懈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小说中,叙事话语的多样性是一个突出的文本现象。具体而言,在其小说中,叙述者通常会与读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对话,甚至跳出作品,对作品中的人与事乃至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进行评价,使得小说的叙事话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其叙事话语中既有叙述者与读者的对话,也有以大量补白形式出现的说明文字,还有作者的插入语交代其写作动机与构思过程,等等。汪曾祺小说中叙事话语的多样性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对话”与“共情”的重要方式,也赋予了小说文本极大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语境对确定语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海明威<一天的等待>之人物话语和叙事话语的分析,文章实证并指出语境分析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和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达罗威夫人》中的叙述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最重要的意识流小说家之一 ,是现代小说形式革新的先锋人物。她的文学思想变化与她的小说形式创新密切相关。本文以其重要作品《达罗威夫人》为文本 ,以小说叙述视角和表现人物话语的引语方式为焦点 ,着重分析以她自己独创的隧洞挖掘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活动的一系列叙述话语 ,从而阐明伍尔夫的创作对现代小说叙述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叙事学理论引入小说研究,使小说叙事话语的探讨成为热点。区分出一部小说所采用的叙事话语,可以说明作品的艺术效果及其感染力,反映作者创作的艺术成就。王小波《这是真的》的叙事话语,集中体现为以下四个主要特征:零聚焦的叙事视角;恰当的人物话语表达形式;定与不定的话语人物身份叙述;黑色幽默的叙述笔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废名经典作品<桥>的叙述学分析,考察<桥>的叙述文本、叙述者、叙述时间,从一个侧面阐述<桥>的话语结构特征.同时也对<桥>内容和形式的独特性成因作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小说悲观苍凉的基调源自其渗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意识,这种悲观苍凉的基调表现于其小说中无爱的婚姻这一表现内容上,也表现于张爱玲式的语言这一表现形式上,以<半生缘>为例论述苍凉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彻底贯彻.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将古代小说惯用的全知视角羼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与现代人性主题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视角的流动与转换是张爱玲小说区别于其它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之一,它突破了"五四"以来现代小说要求固定视角的理论限制;张爱玲用她的妙笔使"五四"之后被否定的"全知视角"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这在中国文学叙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奥斯丁的作品持续不断地得到普通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历经二百年而不衰,奥秘就在于她对传奇的巧妙化用——继承而又不落俗套——和独特的叙述视角——超然与外,容纳一切,在因袭浪漫故事的古老框架的同时又敢于突破常规,用细腻传神的笔为世界文学贡献了浪漫而又现实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凭借独特的身世和个人化的写作方式,既承袭了古典文学中的贵族气质和趣味,也兼具现代文学的平民意识和立场,从而赋予其小说以独特的张力效果,从中可探寻文本的阅读和阐释途径。  相似文献   

14.
《莎菲女士的日记》于1928年2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直被启蒙/男性话语场以固定的话语模式加以解读。作品能够被启蒙/权力话语场接纳,但同时又被僵化解读的原因在于叙事者发出的叙事声音较为复杂。通过对文本叙事声音的女性主义解读,发现现代女性在主体建立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它包括对男权话语的批判和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张爱玲一生所创作的《倾城之恋》《金锁记》《创世纪》《小艾》《怨女》和《小团圆》六部华文家族小说中,叙述者通过对叙事时间策略巧妙而独特的运用,使叙事时间呈现出以倒叙为主的时间倒错的主体特征,并大量使用省略、概要、停顿、拉伸与场景等手法,形成快慢有序、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此外还以单一型、重复型和概括型相互交织融合的方式,产生简约与繁复交替的叙事频率,由此建构出富有弹性和张力的叙事时间,从而使作品叙事结构更为独特与合理,作品叙事伦理的建构更为有效和丰富,对读者伦理情境的影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派传人张爱玲于20世纪40年代如一颗明星般地登上文学的历史舞台,她的主要创作多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这个租界化的城市给居住于此的人们带来了各种西洋化的生活体验,而关于这城市的想象也必将影响到张爱玲的创作。张爱玲深受上海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这种杂糅性体现在她的创作中,可以从城市体验、欲望书写和叙事技巧上来考虑,以求对其作品有另一个层面上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朱天文的作品颇受大陆读者垂睐。她的写作实践独树一帜,赓延了张爱玲苍凉的人生况味,其作品有独特的笔触和感受,在华文文学界拥趸甚多。文章从一个叙事学角度探赜朱天文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包括陌生化的叙事视角、碎片式的叙事方式、以暗喻明的隐喻手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为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在以影像为主导表现形式的电影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像的叙事方式不同,音乐经常以一种隐形叙事者的角色参与电影叙事,并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与受众情感共鸣的达成,迅速将其带入电影的虚拟时空,从而完成受众与作品的审美互动,帮助作者达成叙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文字是意象式文字 ,她擅用华美凄艳的古典意象构筑自己笔下的“荒凉之域”。本文抽取其中的月亮、镜子、绣花鞋三个意象为代表 ,分析意象在张氏作品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形成其艺术成就的突出贡献。在这些古典味极浓的意象中 ,蕴含着一个现代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悬念是叙事作品的一个重要元素,其审美视角具有两重性:其一,从读者角度而言,悬念契合读者阅读的心理需求和期待,充分调动读者的欣赏兴趣和激情,让读者在体验和破解悬念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和审美愉悦;其二,从叙事文本层面审视,悬念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结构形式。悬念能有效提升叙事文本的可读性,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其美学效果来源于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