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月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认为是中国学术的领军刊物。这种评价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发自学者内心的。我认为,《学术月刊》能够获得国内学者如此高度的认同,主要在于它长期以来坚持的学术品格:敢于学术为先、宽容百家之言。对于《学术月刊》的这一品格,我最初只是听说。记得那是1985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在徽州召开有关真理问题的理论讨论会。我当时还是一个刚刚入学的博士研究生,也有幸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学者们最感兴趣、也是讨论得最激烈的,便是有关真理与价值的认识论问题。会后,当时任《中国…  相似文献   

2.
张丽华 《云梦学刊》2008,29(3):13-16
"海外汉学"最终仍是植根于"海外"的汉学,其问题意识与学术理路,必须置身于各自所属的学术与文化环境中去理解;在一个学术全球化的时代里,本国文学研究必须建立自身完足的主体性,才能与"海外汉学"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如今,对于年轻一代,袁水拍这个名字已经陌生。大概只有中文系学生在现代文学史课程里会略知这位诗人;或者当人们回顾1954年那场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大批判”时,会留意《质问文艺报》一文的作者就是时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的袁水拍;或者想起十年浩劫末期他曾任文化部副部长。这种种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过来人,也会渐渐淡化,以至淡忘。  相似文献   

4.
5.
促成李、黄合作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白崇禧被称为“小诸葛”,意指其足智多谋,仅次于诸葛亮。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这一章节里,主要是介绍自得此荣誉的由来。且说白崇禧去广州治疗足伤,休养一年后,已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四年,中日战争尚未结束,我利用失业闲暇时间修改旧作《六君子传》,战后送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我在此书煞尾写了《到光明之路》、《北京党狱》两节,概述杨皙子先生思想转变和投向人民方面的简单历程。当时是在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白色恐怖高潮下,此书不可能畅所欲言。去年第三季度,北京《人民日报》先后发表王冶秋、夏衍两同志的文章,述及杨皙子先生曾经参加中国共产党及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关怀同志的往事,引起广大阅者的注意。我续写此文以尽前书未尽之意。文中有未恰之处,希知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白崇禧与两广事变 胡汉民逝世引起宁粤关系激变 从1931到1936年,两广当局利用胡汉民作招牌,以西南执行部、西南政务委员会两机关做门面,以攻讦南京政府对日妥协投降为口实,与蒋介石遥相对峙;南京政府因内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牵制,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忧外患,自救不遑,对两广的武装割据局面,只好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8.
1928年1月3日,南京发表声明,希望蒋介石从速(?)京复任总司令,4日蒋偕其在上月结合的新婚夫人宋美龄从上海进入南京。9日发出通电,宣布继续行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1月10日,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政府第三十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是适应人们了解认识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生存条件、生存状况的需要而产生的 ,是伴随着新闻传媒方式的发展而滋生出的一种年轻的文学形式 ,是指那些及时对社会生活富有思想意义、情感蕴涵、文化内容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事件与人物作真实、独特、理性艺术报告的散体文章。真实是报告文学的基础 ,对事实的理性关照和准确理解 ,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品格 ,但不能对它作简单狭隘的理解。只要是建立在真实事实的基础上 ,报告文学所考察思索的内容同现实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都可以说具有现实性 ,都是社会的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不要轻易打着现实性的招牌否定和排斥那些把历史内容作为题材对象的报告文学作品。报告文学的文学艺术性 ,应当有自己特殊的构成 ,如对事实的敏感选择 ,对事实的艺术组织结构、理性洞察、时代认定 ,对语言的精确锤炼 ,对人物形象和事件进程的准确把握 ,作家主观意识的激情介入等一些方面。报告文学的成熟主要取决于作家独立人格的建立和使命精神的张扬 ,当然也表现在题材内容的重大多样 ,观念新颖 ,思考深广 ,还表现在表现形式的丰富和多样方面。报告文学创作有很强的社会公共性特点。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有分明的忧  相似文献   

10.
家世和青少年时期桂林山水甲天下,古今传为美谈。此地文风攸盛,人才辈出。例如在清代的二百六十年中,连中三元的(即解元、会元、状元)只有两人,一为桂林的陈继昌,一为苏州的钱启。前者曾祖陈宏谋以  相似文献   

11.
《优雅》2007,(5)
  相似文献   

12.
拉倒汪精卫失掉张发奎1931年的到来,白崇禧以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的名义,侷处南宁,放眼全国。他看到去年蒋冯阎的中原大战,由于张学良九月十八日发出一纸通电,主张和平,引兵入关,冯阎不战而溃,“扩大  相似文献   

13.
铁人老队长虽然已离开我们25年了,然而他始终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永世长存.我是1958年7月27回到玉门油矿贝岛五队的,先后当过学徒工、钻工、司钻、副指导员、指导员,王进喜同志就是我们的队长。我在老队长的领导下工作、学习和生活整整7年,他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教育、还策、激励我进步.(一)火车上的故事1960年3月15日.王进喜同志身穿老羊皮袄,怀揣毛主席的“两论”,率领全队33名职工,肩负玉门油矿上万名职工的期望,怀着早日拿下大油田、甩掉石油落后帽子的雄心壮志,登上去东北的列车.我们这个队多数青工是四)!D、…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的前途如何?刘奔同志在今年《哲学研究》第5期发表的《唯物史观不是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一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论阐明了这了问题。 文章指出,纵观经典作家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可以领悟到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世界基本矛盾和各民族社会内部特殊矛盾的相互制约的观点,来把握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的客观规律,并据此指明了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顺序和阶段性。但绝不是说哪个民族都只能刻板地依次遵循这些发展阶段。历史上不同民族“超越”个别发展阶段的实例,是多有的。真正的问题在于透彻地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规律究竟是怎样“预  相似文献   

15.
铁人王进喜同志为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不畏艰难困苦,忘我地奋斗了一生,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优秀的先锋战士,他的英雄业绩是辉煌而伟大的,他的豪言壮语是朴实而感人的。我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有幸跟随铁人王进喜同志共同奋斗——从1955年3月一直到1970年11月铁人王进喜同志逝世,从祁连山上的玉门油矿千里迢迢转战到松辽平原上的大庆油田,西征东战。多少年来,我同王进喜同志结下了难忘的友情。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珍藏着铁人战天斗地的史实,他的言行轶事、音容笑貌,至今仍历历在目,每每打开记忆的闸门.总会勾起我对铁人王进喜同志的…  相似文献   

16.
冯其庸 《理论界》2009,(10):1-1
我与杨老相识已经数十年了.在我的认识里,杨老不仅仅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大鉴定家,更是一位大学者、大研究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辈,是学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我很希望多听听前辈们讲一些雪峰同志生平事迹,许多事情我都想进一步了解,以增进对雪峰同志的认识。上午,汪静之同志提到魏金枝同志,使我回想起1953年前,我和魏金枝同志在上海一起筹备《文艺月报》,巴金同志任主编,我们协助他。工作之余,我和魏金校同志聊天,常常谈到雪峰同志。金校同志是雪峰同志一师的同学。他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参加商务印书馆的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入党很早,知道的事情不少。我生平不大记日记,只是有的时候写一点简单笔记,总共有37本,魏金枝  相似文献   

18.
1936~1940年我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期间,曾选读吴宓教授的<欧洲文学史>课程,是他的及门弟子.1947-1949年我在武汉大学教书期间.吴宓教授是我的同事和邻居.我们虽无私交,但他的传奇经历不断引起我的注意和兴趣.增加我对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20.
出于亲切、诚挚,大家称呼艾思奇同志为“老艾”。这样称呼的时候,在我更是常常想到艾思奇同志对人诚恳,处事稳健,意志坚贞,革命热忱等种种品德的。毛泽东同志说过:“老艾同志不是天下第一个好人,也是第二个好人。”三十年代初期,当《大众哲学》成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