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结合”英语专业备课会于1996年5月3日在华中师大成人教院举行,来自湖北大学、湖北教院、湖北师院和华中师大的有关任课教师参加了各课会。与会教师对《英美概况》、《英语口语》、《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材、教学重点与考试等展开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一、《英美概况》1.教学目的与要求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英美概况》这门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美这两个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以及两国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以便给学习英语语言文学提供文化背景知识,以增进对语言文学的理解;也为开…  相似文献   

2.
1996年12月10日,“三结合”培训英语专业《翻译基础》课教研备课会在华中师大成人教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湖北教院、湖北大学和华中师大的有关任课教师。华中师大成人教院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并作了指导性发言。与会教师就该课程讲授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教材重点、考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形成了如下意见:一、教学目的与讲授原则《翻译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从事英汉翻译的实际能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向学生介绍翻译的基本原理(如翻译的性质、标准、过程),翻评的基本方法(如语义的语境判断、引申、感情色彩等)。特别…  相似文献   

3.
“三结合”培训模式《理论语言学》中心教研组会议于1996年12月17日在华中师大成人教院举行。湖北大学等五所院校的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前,华中师大成人教院原院长李旭初、副院长张洪分别讲了话,谈了“三结合”教学模式的特点、意义和问题,特别强调了要保证“三结合”数学的质量,并对教研活动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本次教研活动主要作了以下工作:(1)分析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提出教学建议。(2)统一面授、辅导、自学及考试等环节安排。(3)对考试命题的题型、题量、重点等提出了建议。(4)讨论了自学指导文章的撰写问题。关…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成人高师专升本“三结合”培训模式政教专业中心教研组第三次会议于1996年4月9日在湖北教育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湖北师院、武汉教院、湖北教院和湖北大学的教师代表,省考核办负责人、湖北教院教务处有关同志及《高等函授学报》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首先宣读了省考核办“关于调整教学计划的通知”,学习了“湖北省成人高师专升本‘三结合’培训模式主考院校、办学院校负责人第二次会议纪委”。根据省考核办要求,针对中心教研组的活动等有关问题,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经全体同志共同商讨,并征得考核办同意,形成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与清代文论曾晓明一、文学观念与师承关系黄侃(1886──1935),字季刚,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文学理论家和作家。他的《文心雕龙札记》是我国近代研究古代文论承先启后的力作,在我国文学批评史特别是《文心雕龙》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处于套用西方文论话语评论分析当下文学现象的尴尬境地。学者曹顺庆先生率先提出“文论失语症”的观点,并提出了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以及重写中国文学概论的解决方案,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7年5月7日在华中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举行中文、英语专业6门课程备课会,来自湖北教院、湖北大学、武汉教院和湖北师院的有关任课教师参加了备课会,由各课程教材主编组织教师讨论教学目的要求、教材重难点、授课方式、课时安排与考试题型。现集中将各门课程备课讨论意见和教材处理意见分述于后。《明清小说史》明清小说是明清时代文学的代表性成就和代表性文体,是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重点,现就教材《明清小说史》之编撰特点及学习重点与方法作一些说明。绪论完成三个任务:一是通过“小说”概念之贬损含义的挖掘,说明中国古典小说…  相似文献   

8.
《大学综合英语教程》(以下简称《综英教程》)是应湖北省成人高师专科起点本科“三结合”模式的办学要求而编写的一套英语精读教材。该教材经省内各有关单位和部分外省单位试用之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许多师生也来信或亲自登门对该教材的编排、印刷、教学、配套材料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而如何把握该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如何通过考试来检验和促进教学更是他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4月21日,由湖北省教委召集的“综合英语”中心教研组第一次会议在华中师大成人教院举行。会议由排…  相似文献   

9.
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文论家也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旨趣心领神会。文论家在思想和创作上也接近庄子,从中吸取文学营养,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自然说、刘克庄的自然美学观,都明显源于庄子。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15-121
目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普遍存在传统文论"失语"问题。我们多关注西方文学、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而极少关注中国文化、文学传统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造成中国文学批评实践层面的"失语"。在文学功用、文学发生、文学接受等方面,传统文论均可对当代文学进行批评研究,中国文论不应只停留在通往建构的路上,而应在批评实践中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1.
《文论十笺》是程千帆教授早年从文学概论的角度精选、详注的我国古代文论选本,收入阐明文学作品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的论文十篇,并加了按语。王文生教授对十篇论文的主旨作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它们的理论价值和必须扬弃的糟粕,并对选注者所作的注释和按语作出了评价,对《文论十笺》多所阐发,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我国古代文论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2.
6月21日,由华中师大成人教育学院牵头的《现代教育理论》中心备课组集体各课会在华中师大召开,来自五所学校的九名代表;交流了各校的备课、试教情况及来自学员的反馈信息,重点讨论了《现代教育理论》的教材处理意见,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此外,还对教学环节的落实及考试命题等问题提出了建议。现将这次备课会最后形成的教材处理意见概述如下.’第一章教育的现代化重点是第二、三节,“现出教育的特征与功能”。第一节所述现代社会的特征.只作一般性了解。具体说来,学员应侧重理解如下内容要点;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六点要求(PI!…  相似文献   

13.
翁礼明 《江汉论坛》2005,(9):113-116
20世纪末文学理论界对现当代文论话语的反思,引发了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讨论,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以古代文论为本根,以现当代文论为本根,综合创造论(以古今中外文论为本根)。这些观点对重建文论话语都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构想,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从某些理论前提出发,进行纯粹逻辑论证、理论推演,最后得出由理论推导而来的结论,很少顾及文论话语与现实的文学语境之间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0月6日,湖北省成人高师专升本“三结合”培训模式中文专业“唐宋诗词研究”课程中心教研组教研会在华中师大成人教院召开。华中师大等几所院校的有关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根据省教委的有关精神,”主要讨论了本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的一些问题,初步确定了本课程教学的要点,对考核问题也作了意向性的研究,并对这种培训模式的教学作了建设性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的教学与考核,必须坚持省教委建立“三结合”培训模式的原则,充分认识教学对象的特点,立足于成人教育的方向,立足于“专升本”的教学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工…  相似文献   

15.
刘勰《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逻辑严整明晰的著作,但是它的逻辑不同于西方形而上学的逻辑。《辨骚》篇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显示出,中国传统文论不作形而上学的抽象论证的特色。其理论所阐释的,不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逻辑关系,而是中国传统实践理性思维由技艺和操作环节体验的逻辑关系。这是一种实践理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辨骚》作为文学从广义文章向审美性的文学发展的典范树立起来,是中国文论对文学的文学性的一个重要认识。《辨骚》篇在《文心雕龙》中的突出地位,使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逐步树立起诗骚并重的文学观念,并且以《离骚》和楚辞的文学性、审美性来阐释《诗经》的文学意义,开拓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冯天瑜先生新近出版的50万言的论文集《人文论衡》(武汉出版社,1997年4月),封面设计独出心裁:素净的白色底子,中间用饱醮浓墨的巨笔挥扫成酣畅淋漓的黑色笔触,给人一种历史深沉感和现代抽象感混融的印象。这个设计正好反映了《人文论衡》的基本特色:凝重历史现象的审慎探研与现代人文精神理性追思之间的结合;毛笔营造的笔墨意趣,则象征着该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的中华内涵。《人文论衡》是作者继《明清文化史散论》和《中国文化史断想》之后,出版的第三部论文集,收集了前二者之外和之后发表或未发表的论文50篇,共分四个部分:第…  相似文献   

17.
王充《论衡》是继苟况《荀子》之后的又一部唯物主义学术巨作。一脉相承的哲学观也相应折射到文论观上。尽管两位大家生活的时代,文学尚未从经学的附庸下最终摆脱出来,客观的知行走势使他们的文论识见不得不掩映于涵盖面极广的文、言、辞、说等概念之中,但是,只要我们潜心探求,据实解析,其真谛“三味”也还不是无路可用、无法撷取.下面试述《论衡》对《荀子》文论观的继承。一、文以明道为文的目的向是文论家们首当其冲的必答要题。以“修齐治平”为己责的两位时杰,无不自觉地将着书立说纳入国家治理、社会教化的轨道上去。由于“道…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成人高师专升本“三结合”培训模式政治教育专业中心教研组第五次教研会于1996年12月10日在湖北教育学院举行。华中师大等五所主考院校政治教育专业的代表及湖北教育学院教务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湖北教育学院主管教学的王心宽副院长与会议代表见了面,对教研活动内容提出了要求和安排。会上,代表们对“三结合”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的教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该门课程的教材处理意见,明确了重难点,用于指导教师的备课、教学,学员的学习,以及考试命题。会议还对重点内容辅导文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代…  相似文献   

19.
受依经立义意义生成方式的影响,刘勰将《春秋》笔法——《左传》、杜预的《春秋》五例和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家的微言大义由经学领域引入文学领域,具体表征为简言达旨和隐义藏用,使《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在经学、史学、文学三方面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融通,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出中国文论话语中处理繁简和隐显关系准则的语言家园,对中国文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华中师范大学函授站工作会议于1994年11月9-14日在湖北宜昌召开。中南各省(区)的14个函授站的站、副站长以及设站单位的领导共2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函授夜大处张大也处长专门听取了我校函授站工作的汇报。湖北省教委成教处副处长杨永才同志参加了会议,并作了《一手抓质量,一手抓发展》的讲话,他对我校函授站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听取了华中师大成人教院院长李旭初副教授所作的《发展成人教育,狠抓质量管理》的报告。副院长张洪副研究员就迎接我校函授教育40周年和函授教育检查评估问题进行了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