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认同是合法性呈现与公民遵从信任的双向过程,是自我价值确证与他者世界承认的互动过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成员对共同家园未来蓝图的"最大共识"与"精神高地",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无疑离不开中国梦的导向引领。社会转型期政治认同呈现保护带松散化、弱化风险明晰化、内在张力失衡化等式微境遇,基于政治认同制度基础、政绩基础、理念基础的三大生成要件,以中国梦引领的制度共识推进政治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生成政治认同的制度动力;以中国梦引领的利益共识推进政治绩效的有效性提升,生成政治认同的物质动力;以中国梦引领的价值共识推进政治信任的达致,生成政治认同的观念动力,三者形塑并回答着政治认同强基的何以可能与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2.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传统观点"认识论"与新说"价值论"都存在着固有的不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程序价值论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克服理论研究中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模式;在刑事诉讼证明中两者的统一并重有利于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欧盟区域认同的社会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认同的形成是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新现象。当前国际关系学者强调认同的建构性为研究区域认同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根据欧盟的经验,国际关系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研究区域认同的建构:第一,各种行为体之间的跨国互动和交流;第二,国际机制的作用;第三,“我们意识”和相对于他者的建构。强调区域认同的建构性对于区域一体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区域认同建构的条件性。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梦认同是民族成员基于区域文化的价值认知与价值研判对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承认、认可与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中国梦认同的理性自觉。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民族归旨对民族区域中国梦认同语境的投射,凸显河湟地区逻辑多元的价值语境、次生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与"和而不同"的多维特质,从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路径的内外相接中共同建构了民族地区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共识、利益相通与价值凝聚。  相似文献   

5.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看,身份、认同都是可以建构的。作为正在极力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欧盟,集体认同的建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以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欧洲集体认同的建构基础、内涵及面临困境的思考,探讨集体认同与欧洲一体化之间的互动与建构关系,认识建构集体认同对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自汉代以降的古代社会中,"三纲五常"这一核心价值深入人心,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共识和文化传统,对保持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纲五常"从提炼到传播,建构了一套系统的大众化路径,形成了丰富的核心价值大众化经验:核心价值必须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是对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集中反映,这是核心价值取得大众广泛认同的基础;核心价值必须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是社会各阶层思想共识的高度概括;核心价值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积淀而成,不可一蹴而就;核心价值大众化必须得到上层的大力支持与倡导,离不开选官制度的保障,要具有体现通俗化、生活化和普及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从本质主义的实体性思维转向反本质主义的生成性思维,建构主义文论无意于文学或文学理论本身的研究,转而关注建构其历史社会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从而走向了文学的知识社会学或文化政治学。建构主义文论的学理依据主要包括索绪尔的建构论语言学、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和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建构主义文论在破除纯文学研究和纯文学理论幻象方面是有功绩的。但是,建构主义文论也只是建基于后现代哲学基础之上的一种文论形态,具有回避文学内部研究、反人文主义、缺乏价值论维度等理论缺陷。故其并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即只适用于对文学的文化研究,而不是对文学本身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杂合"概念经历诸多语义嬗变之后,在20世纪晚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这个概念的后殖民主义转向,依托于转变了的"认同"意识。"杂合"和"认同"是当代文化理论中的关键词,折射出文化观念的不同指向;不但有巴巴、霍尔等诸多探讨杂合理论的中心人物,亦有杂合文化观念的理论探讨所激发的对相关连带概念的思考。杂合概念在后殖民理论中的运用,旨在抵御殖民文化的侵蚀,从而成为挑战性极强的抵抗模式。然而,晚近的杂合理念和认同话语,终究是在西方世界建构的,无法完全摆脱西方主流话语,也没有足够的能量来颠覆顽强的本质主义。今天,"杂合"虽已不再是热门话题,但还在不断启发人们的思绪,与之相关的认同政治学和跨文化思维模式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中心的思维"与"以自然为中心的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关于自然价值的论争各执一词。循环经济实践表明,以自然为中心的思维所坚持的"内在价值论"和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所坚持的"外在价值论"并非绝对独立、彼此隔绝的,而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这进而启示我们可以将自然物的价值划分为"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两个层次。这对于超越两种不同思维关于自然价值的论争具有理论意义,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霍耐特沿着黑格尔提出的一种"为承认而斗争"的观念,从黑格尔、米德、哈贝马斯等人那里汲取重要思想源流,从承认领域、承认模式、承认原则等方面阐明一种具有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形成了极具后形而上学语境的承认理论。霍耐特承认理论以实践的自我关系为中介,通过一种未被扭曲的自我关系,建构了基于爱、法律和团结三种形式的承认道德观,很好地处理了同一性与差异性、共同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道德信仰提供了"从自我认同到对等认同再到群体认同"的认同逻辑支撑和"由可信之信到确信之信再到信信与共"道德理论关照,对于社会道德秩序建构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8,(2):127-132
中华文化传播导引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生发于"共享与反馈"的核心话语,"共享与反馈"的关系互构通过规定和禁止建立"公理",赋予其所导引的话语和理论以必然性。中华文化认同的传播共享以普惠、开放、精诚的价值意涵贯通中华文化历时纵向传承与空间横向辐射的两个向度;中华文化传播的认同反馈以承认、包容、互鉴的价值意旨推进着民族内聚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形象"的良性建构。在此基础上,共享与反馈的双向互动构成了中华文化传播导引认同的思维图式,催生"同一性"强化的认同路径和"对话"式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家认同是公民对人民主权实现的方法、过程与结果的认同,它既是公民身份与现代国家交互的塑造机制,又是对国家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体认结构,这种认同在为公民提供本体性安全的同时提升了国家聚合力。在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化正成为新时期国家认同的"解码器"与"凝合剂"。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语境、实践逻辑与全球视野为国家认同提供了新的基础。城镇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应遵循"基础依据—范式转变—展开图式"的实践逻辑,实现以"价值—结构—秩序"为中轴的开放性国家认同,通过对认知思维、制度系统、政策模式、交互方式以及信任结构等支撑机制进行协同性调整,引导认同范式的社会化转向。  相似文献   

13.
论人文社会学科中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僭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脑中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是用以建构理论的理论思维,它按照从前提逻辑地推出结论的法则运作;一是用以设计工程的工程思维,它需要将不同层面的若干理论系统非逻辑地整合在一起.在自然学科中,理论学科和工程学科划界明确,因此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分工清楚;但在人文社会学科中没有"理"工"之分,因此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常常混淆在一起,相互僭越的现象十分普遍.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人类正当运用理论思维进行理论建构的典范,又是僭越地运用理论思维进行工程设计的典型.理论思维不能用于工程设计,否则工程不可实施;工程思维也不能用于理论建构,否则理论不可信赖.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区分"理科"与"工科",进而在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之间严格划界,对于提高人文社会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建构"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概念,其行动目标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个体成员对国家的忠诚与公民意识,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公民。国家建构的基础不仅包含国家主权和强制力这种"硬件基础",也依赖于爱国主义或国家(公民)民族主义这样的非常感性的"运行软件"。在多民族国家,构建国家认同不是一个自然实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民族政治发展的趋向和道路问题,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现代国家建构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国家认同的问题还遭遇到内部政治统一的难题、外部恶性竞争的困扰。同时,中华民族从文化民族转变成政治民族的任务也还没有完成。所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是我们建构国家认同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价值论是各种经济理论的基础,不同的价值论导致不同的经济学说,影响着人类认识资源的能力和发展经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跳出劳动价值论再看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出劳动价值论,就是跳出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理论的逻辑和结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创立的价值理论所以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资本"价值论、"技术"价值论、"管理"价值论,或者是"生产要素"价值论,是因为马克思站在工人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资本等的立场上或生产要素的立场上。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并不意味着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跳出劳动价值论后,再看劳动价值论,其理论应该发展成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新生产要素价值论。  相似文献   

17.
林岩 《理论界》2014,(5):6-9
从价值论视域看,农民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主体。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民价值主体的实现,在理论层面要以农民的理论需求和利益为导向,建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在实践层面,以农民的需求满足和利益实现为动力,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争鸣各方已经达成了一个理论共识:对文学本质进行超历史、超语境追求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必须反对;但从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的"非本质主义的本质论"却是合理的,并主张从历史、语境、关系、中国立场等具体条件出发进行各种形形色色的"非本质主义的文学本质论"建构.今天,包括"非本质主义本质论"在内的一切"本质论"都需要认真检讨.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中心主义、部分代整体、还原主义、独断论等为特征的文学本质论无法达到把握文学存在的目的.也许建构以现代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文学存在论,并将之确定为多元化文论语境中文学基础理论范式,才有利于中国新世纪文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影响分配的若干重要因素的分析,指出初次分配是否合理才是当前各种分配理论争论的核心,而分配理论的基础是价值形成理论,正是由于对价值形成问题的认识误区,才使得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分配问题上陷入困境,而只有从历史维度入手,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来解释价值的形成,才能为合理的分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4,(9):18-23
道德基础理论包括先天道德心灵"初稿"论、后天文化学习"修正"论、道德判断直觉论和道德基础多元论四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道德基础理论认为,倚重不同的道德基础进行政治价值判断是导致政治歧见的根源;获得广泛政治认同的秘诀在于激活尽可能多的道德基础;促进政治认同的途径在于相互理解对方的道德基础并发挥理性和直觉的双重作用。道德基础理论以道德心理学为视角,深入挖掘并系统分析政治认同问题的不同面向,有利于拓宽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视野,进而充分认识道德在政治认同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