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程坤 《南方论刊》2020,(4):62-64+67
进入新时代以后,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监狱服刑人员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监狱服刑人员的健康权无法得到充分保护,从而严重影响了监狱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的改造积极性。因此,构建监狱服刑人员医疗保障体系,让监狱服刑人员的医疗保障由过去的监狱负责走向社会共同承担不仅是当下解决监狱困境的有效举措,也是保障监狱服刑人员人权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监狱的良窳是检测一个国家文明与野蛮程度的窗口,监狱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则是衡量监狱优劣的标尺。因而,提高监狱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历来是我国监狱的核心任务,是监狱工作永恒的主题。同时,监狱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高低,也应看作是监狱干警工作能力水平和职业责任感的主要标志。介此该课题组对我省部分监狱组织了调研,从监狱服刑人员入监甄别、服刑人员改造过程中的质量评价、个体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预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构想,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评价,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易操作的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理论价值,既利于服刑人员个体明确改造方向和目标,又利于监狱及其领导机关的管理和督查。  相似文献   

3.
矫正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的理念、制度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矫正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的理念包括普遍性的矫正理念和变通性的矫正理念.其矫正制度也包括普遍性的矫正制度和变通性的矫正制度.矫正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的文化主要是社会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的监狱矫正是一种特殊场域中的文化适应过程,需要综合把握普遍性的矫正理念和制度与变通性的矫正理念和制度,通过关注其民族文化特质的途径来促进少数民族服刑人员适应矫正生活以提高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腾 《南方论刊》2014,(5):48-49
监狱刑罚执行的目的直接影响着监狱制度的制定,影响着监狱社会功能的实现。目前,我国监狱存在组织机构过于简单、人员配属不够合理、服刑人员改造效果有限等问题,这都与监狱刑罚执行目的的不明确有关,本文通过对刑罚执行目的的研究,得出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目的应当是改造罪犯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现行法当中,将服刑人员与监狱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排除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这一规定并不利于服刑人员作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更不符合行政法治原则.通过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为分析的视角,指出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不合理之处,并初步探讨对于服刑人员的权利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中国这一新的文化环境为背景,运用Ward, Okura, Kennedy以及Kojima的关于外国学生在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纵向视角研究理论(Ward, Okura, Kennedy,& Kojima,1998),对于Oberg的U-曲线假设加以检验.共有28名(其中女性四名、男性19名)来自11个不同国家的参与者,分四次填写了"社会文化适应量表"(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Scale;Ward & Kennedy, 1999)以及"短期症状详细目录"(the Brief Symptom Inventory;Derogatis, 2001),这四个时间测量点分别是:他们到达中国后的第一堂课,以及一个月后、二个月后和三个月后.重复的ANOVAs检验方式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在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方面,有着明显的稳步改善,而上述两个图表之间的稳定关系没有改变.尽管最终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Ward et al.(1998),但这些结果增强了反U-曲线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监狱生产任务的紧张不断冲击着罪犯教育改造的实施,使罪犯的教育改造往往疏于进行,而且目前大多数监狱服刑人员生活单调、枯燥,与外界隔绝,无论内心还是知识均相对闭塞。在监狱内建设多媒体智能广播系统,能实现监狱管改的手段多样化和提高监狱管改的效益,为监狱管改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监狱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监狱形态,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监狱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监狱。现代监狱包括我国监狱有善恶之分,也就必然存在着监狱善恶矛盾,如关于罪犯待遇的善恶问题、关于监狱行刑职能和结果的善恶问题、监狱行刑重人与重物的善恶问题以及关于监狱行刑过程或具体领域的善恶问题等矛盾。解决监狱善恶矛盾,其办法主要有依法治监、监狱改革的实践、提高监狱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等。通过对监狱善恶矛盾的解决,不断提升现代监狱的道德境界,使现代监狱行刑真正成为扬善祛恶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监狱法>明确规定参加劳动的服刑人员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但由于缺乏有关服刑人员劳动报酬的具体分配方案和被害人请求权的适用等配套法律制度,致使司法实践中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权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一些地方的监狱在实践中推行了罪犯根据劳动绩效获得劳动报酬的制度,但这些举措毕竟限于一定地域范围内,且各地的试行标准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构建全国统一的服刑人员劳动报酬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将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权纳入规范保障程序,是现阶段完善我国<监狱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章辉美  孙莉 《天府新论》2009,(4):109-113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印记与沉淀,无论将其作何解释,它所体现的都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文化进化就是一种文化为保持自身存在,在面对环境改变时所作出的适时、有效反应.每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经历一个"适应"、"整合"与"创新"的过程以保证其自身的存在.当环境改变时,又会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历程.简言之,文化进化就是一种文化为保持其自身存在而历经"适应"、"整合"与"创新"的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严苡丹  王羽西 《理论界》2015,(1):114-117,133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翻译即适应与选择"为基础,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张爱玲的三部自译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中心地位,以及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研究发现,张爱玲的自译本彰显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原则,在特定的生态翻译环境中遵循"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翻译方法,具有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相似文献   

12.
劳动改造是我国监狱工作中非常重要和特殊的改造手段,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它也是中国现实国情的产物.劳动改造在矫治服刑人员的行为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实现帮助服刑人员重返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适应     
道德适应是区别于社会适应、自然适应、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的伦理现象。道德适应作为一个亟待研究的伦理学新视域,需要不断充实和规定其特有的"意义世界"。对于道德适应的理论阐释有其伦理学意义上的内涵、研究必要性及原则,主要可以从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基本维度来考察道德适应,以期包容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差异;寻找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平衡;适应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根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严复《天演论》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译著的翻译理念进行研究,分析译者严复在翻译时如何从原文本、社会政治环境及自身能力三个方面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个层面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编问卷对68名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适应水平最低的前三位分别是"学习和使用汉语"、"参加中国学者主持的研究项目"和"参加中国的文化课";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年龄、出国经历等因素对其跨文化适应状况具有显著影响;据此,讨论了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区矫正刑罚方式和刑罚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社区矫正制度有利于防止服刑人员交叉感染、防止罪犯形成监狱化人格,能够对缓刑起强化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刑罚成本,也有减轻服刑人员及家属的经济困难,对青少年犯罪具有特殊意义.应完善立法,将社区矫正制度法律化,明确社区矫正的刑罚体系地位,大力培养社区矫正专业人员和志愿者.  相似文献   

17.
"社会融合"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没有达成一致认同、模糊不清的概念。维度标准划分的多元性、交叉性,导致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概念表述也存在界定模糊、缺乏针对性等缺陷。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外来移民"社会融合"概念的基本内涵,对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合"概念的界定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选用"城市融合"来描述中国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并融入城市生活的这一过程更为贴切、合理、有针对性;保留自身一些良好的传统秉性,同时也积极适应新的城市文化,应该是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合理道路;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就是农民工在享有平等权的基础上与城市居民、城市文化相互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城乡文化差异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分别成为乡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文化、现代文化的代表,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语言和内化的观念,生产方式则是差异的根本。随着农村人大量迁入城市,人们面临着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变迁,城市中的农村人和城市人都存在着双重文化适应问题,对原有文化和新文化都具有学习的过程。这种双重文化适应程度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心理适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农村人而言"双重性"更为明显;双重文化适应的内容对心理适应的不同方面影响不均衡;而这种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都受到经济和教育的影响,当城乡经济差异发生变化,教育观念发生改变,心理适应问题可能也就不再凸显。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向来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而近年来传播学者的关注也给这个议题注入了许多传播要素。以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将大众传媒等传播要素介入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社会学研究中去考量,并将之纳入到"从个体到社会"的全景式理论框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后的生存轨迹和发展逻辑,以期由小到大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归纳和梳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环境和生理适应、日常生活适应、生产适应、人际和风俗习惯适应及其心理适应等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影响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