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资源要素配置与优化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层逻辑。农业地位演变和城乡格局变迁都已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通过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工农之间资源配置,可建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基石,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有效制度供给,破解影响和制约要素流动、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强化各类组织载体在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协调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资源要素在部门之间的竞争关系,促进城乡之间要素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何安华  邵锋  孔祥智 《江淮论坛》2012,(1):11-18,195
以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资源禀赋对合作社成员合作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初始的资源禀赋差异诱致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并导致了合作社成员分层;成员分层形成不对等的权力格局,使资源要素自下层成员向上层成员聚集,但资源要素收益伴随各层成员逐层剥离对应层级的要素收益而自上层向下层流动;缺少外部刺激时,合作利益自上而下剥离分配仍会造成各层成员新一轮的资源禀赋差异,逐渐使下层成员依靠固有要素参与合作,而上层成员走向多要素合作。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发展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的流动即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诸生产要素均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系特征,要素市场的分割直接降低了资源在城乡间配置效率的损失,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来说是很大的障碍。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是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的建立,我国农村各生产要素之间协调整合性差,不同要素间市场化经营的进程也不同,这同样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强农村各生产要素的资本化经营进程,尊重农民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要素在城乡间流动的障碍,建立诸要素协调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要素流动:结构、原则、效应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要素是指经济运行或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常见的经济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组织、技术和制度.经济要素流动是工业革命以来,引发企业或区域显著经济效益变化的经济要素权属、功能、空间的转移行为.产业化、效益改善、权属转移、功能转移、空间转移五大方面的有机组合构成了经济要素流动的基本内容,经济要素流动遵循需求原则、价格原则、利润原则、产权原则、分配原则和限度原则,并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聚积效应、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均衡效应和固化效应.经济要素流动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起飞阶段、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有不同的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5.
含有公共资源经济中的激励机制与合作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尤其是在私有资源和公共资源同时存在的经济活动中,因公共资源的共有不可分性和效用不可转移性,而要求经济人之间采取某种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这种合作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通过n个经济人之间的合作对策模型分析,证明了在无外部性产权激励机制作用下,n个经济人之间的合作对策存在着核心;这种合作对策的核心与林达尔配置是统一的。这不仅满足了经济人的个体理性,也实现了经济人之间的集体理性,从而使社会资源实现了帕累托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建立要素流动模型和贸易政策决定的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要素流动程度、贸易利益分配和贸易政策决定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素流动程度影响贸易利益分配,进而影响贸易政策的决定.要素流动的程度越低,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冲突就越明显,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就越活跃,贸易政策对"帕累托条件"的偏离也就越明显;反之则反然.由于要素流动程度的变化、国家战略的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力量对比的改变、贸易伙伴的政策变更以及外部制度约束的改变,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下的国家贸易政策也就呈现出总体上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资源配置: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说到底是资源配置问题。城乡对资源占有、流动和组合的状况,决定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与效果。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着资源流动不顺畅、资源流向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公平、资源利用不充分等矛盾和问题。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要求,必须抓住重点,着力整合城乡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各种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政府的调控作用、重视城市的带动作用、重视农村各种载体对资源要素的吸纳、聚集作用、重视制度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关键在于要求资源具有充分的自由流动性。在各种经济资源中,劳动力要素被认为是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因而市场经济作用的发挥,从劳动力要素角度来看,须提高和加强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和合理组织配合,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那么,什么是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笔者认为可以作二方面理解:一是指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质。一般定义为劳动力要素在地区和职业上的流动;但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及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来看,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还包括同一经济单位劳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增长极扩散效应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从产业、资源、企业、政府、社会、市场等角度,分析了增长极扩散效应实现与产业关联、资源要素流动、企业转移区位选择、政府行为、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市场机制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了我国增长极扩散效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增长极扩散效应实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会阶层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社会持续发展、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的保证。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了利益的分化、调整和重组,也由此导致了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变化。从社会资源流动和分配关系这一角度来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突出表现为社会各阶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上的关系和谐。其中,经济资源的流动和分配是社会阶层关系的决定性力量,而经济利益关系的代际传递和发展无疑会受到社会各阶层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政府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经济组织,具有特殊的利益,既有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有相应的目标函数。政府在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以不同的目标方式整合区域物质要素和人文要素。政府的行为方式主要分为福利型政府和经济人政府。不同的行为方式选择决定了政府对区域经济集聚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矫正要素资源失衡错配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文章在Aoki(1)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够反映区域间、行业间以及行业内部多层次特征的资源错配分析框架,运用SFA方法估计生产函数中的参数,多层次识别、分解和比较中国的资源配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过去的要素循环中,行业内层面要素流动障碍对TFP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行业间以及区域间层面并不明显;工业比其他行业内部资源错配造成的TFP缺口更大。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存在严重的资本投入过剩,而农林牧渔业以及部分服务业则存在人力资本配置过高的问题。在区域层面,存在西部地区要素投入过剩而东部地区要素投入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已成为引起TFP损失的第二大因素。测算结果有助于确定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和轻重次序,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畅通要素循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级劳动力要素流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并未对区内上市公司高级劳动力要素流动率带来显著影响,但会提升区内上市公司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质量水平.基于这一典型化事实,本文将高级劳动力要素流动引入异质性企业模型,对自贸试验区设立影响高级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内在机理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将促进区内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质量水平的提升,但对区内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数量的影响并不明确.以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基础的实证检验也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结论,设立自贸试验区对区内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的流入率以及流出率均无显著影响,但会使得区内上市公司的高级劳动力要素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斯密"经济人"假设的条件形成"经济人"假设的边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人"假设条件的变化,"经济人"假设边界也发生变化,这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恰当把握"经济人"假设的边界,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虚拟资源:国际贸易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资源(V irtual Resources)是从虚拟水中引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物质资源或实体资源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的产品(商品)交换的角度,研究以“虚拟资源”的形式包含在产品贸易中“体察不到”的资源(环境)交换。探讨了“虚拟资源”内涵和特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中不同产品的资源要素构成的形式,揭示资源要素流动的规律,对国际贸易中如何评价和计算各类产品的“虚拟资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储昭斌 《天府新论》2015,(5):140-144
中西部地区发展需要依托省会城市构建区域性要素市场,它将在地区整合资源、提高源源配置效率、提升区域定价权和话语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西部省会城市要素市场建设要按照千亿级产值现代产业基地、全国性生产要素集聚交易平台和区域性高端服务业聚集发展中心的目标来构建,重点是结合地域资源禀赋,实施市场化为主导的地方省级政府推进战略,整合各种要素资源,解决发展问题,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区域要素流动的制度和环境,推进省会城市要素市场建设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7.
权力交易现象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官场经济人行为动机与行为选择路径的制度约束条件入手,探讨了权力交易这一特殊的政治腐败现象的体制根源。认为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公共生活秩序的紊乱,特别是权力运作刚性约束机制的短缺,以及由此产生的寻租活动的泛滥,极大地扩大了公共权力潜在的个人效用,导致官场经济人把最大限度地占有权力资源视为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的根本途径。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选拔委任体制所固有的垄断性、封闭性、非竞争性及人治式运作的权力资源配置模式,客观上又使权力交易成为官场经济人扩大权力资源低成本、高收益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技术转移为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运用理论分析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SEM)理论和方法,从环境因素、资源要素、网络关系要素、企业能力要素等四个层面实证探讨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处在产业链底端的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及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型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网络关系要素影响企业协同创新最显著,其次是企业的资源要素,而企业能力要素影响不显著;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企业网络关系要素、资源要素以及能力要素间接地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程度.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关于经济主体是具有"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的争论。经济学家关于"经济理性"概念的理解深受"哲学理性"的渗透和影响。古典经济学受西方唯理论认识论的影响,强调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人"在主体上都是具有完全的认知理性的、对经济现象的掌握具有完全信息的"理性经济人"。现代经济学在对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学说不断的质疑与批评过程中,创立了"新理性经济人"学说,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了现代西方经济认识论中关于经济人认知理性的主导性观点。  相似文献   

20.
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促进企业不断地提高生产率,化解资源错配问题。使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度衡量中国企业资源错配程度,并将分省份的市场化指数与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进而研究营商环境对企业资源错配的具体效应和影响机制,发现:营商环境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改善企业资源错配001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效应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最弱;对私人控股企业资源错配的作用较为明显,对国有控股企业的效应较弱;对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企业的资源错配改善程度较大。营商环境对资源错配的影响还存在三阶段“阈值效应”,其中第二阶段营商环境对改善企业资源错配的影响最大,当处于第一阶段营商环境后,需要跨越临界值进入第二阶段才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资源错配。目前我国正在建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宜采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维护竞争秩序等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和进一步改善企业资源错配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