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磊 《经理人》2005,(9):74-76
8月4日,苏宁电器(002024)股权 分置改革方案以95.79%的流通股 赞成获得通过。在股权分置改革 的浪潮里,作为中小企业板解决股权分置的 样本股,苏宁电器解决股权分置的方案代表 着一个重要类别的上市公司,不仅具有象 征意义,其确定过程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将对其他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带来借鉴。 “苏宁式”对价方案  相似文献   

2.
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浙江省41家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股票在股权分置改革事件窗口存在正的超常收益率,公司的短期业绩、价值都有所提升.股权分置改革前非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较高的公司股改效果较非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较低的公司更好.  相似文献   

3.
《决策与信息》2005,(5):13-13
股权分置改革将按“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原则进行。中国证监会将根据上市公司股东的改革意向和保荐机构的推荐.协商确定少量试点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就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做出决议.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权后.其持有者应当承诺至少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该承诺期期满后。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必须选择适当时机实行“新老划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遭知》之后.4家上市公司被选定作为试点单位,它们将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逐渐转变为流通股,但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仍具有优势掌握控制权。本文以2005年深、沪两市116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控制权配置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指标(H10指数)、第一大股东的控制能力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特别指出若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则治理的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公开市场“三大板块”渐趋成熟,随着中央下放了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行政审批权,明确“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接受省级政府监督”,这相当于放开了场外市场,区域资本市场由此迎来了快速发展黄金期。  相似文献   

7.
应该选择怎样的上市路线?2009年5月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创业板市场开启在望,对主板和中小板望洋兴叹的众多中小企业跃跃欲试,备战抢滩创业板。  相似文献   

8.
石章强 《经理人》2005,(11):72-73
在对手守着压力锅血腥的“红海”火拼时,苏泊尔在“做什么菜用什么锅”的理念指引下,启动了带来巨大增长的“蓝海战略”2005年7月9日,苏泊尔作为小家电行业的惟一一家企业,成为“2005第二届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之一。与此同时.时隔上市不到一年,2005年8月2日,在浙江萧山,苏泊尔2005年第一次股东大会召开,高票通过了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成为第二批股权分置改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逐渐改变了我国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和流通股比例偏小等特点.然而,衡量股权分置改革能否有效首先要明确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深、沪两市证券交易所海南板块22家公司2004-2008年的横截面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投资之前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的核心是确定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论文通过建立股权对价模型讨论了无时间限制和有时间限制股权分置对价问题.研究显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东对价博弈结果取决于的双方贴现因子的之比.政府的监督和时间限制条件的引入使非流通股股东的成本加大,从而使最终的股权补偿方案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补偿范围由是非流通股股东提案成本,博弈次数,惩罚成本确定的函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于引入外部资本而使公司创始人股权被稀释甚至失去控制权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了确保创始人掌握公司控制权,双重股权结构应运而生。2018年7月,小米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港交所采用双层股权结构成功上市的企业。本文以小米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重股权结构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为我国其他公司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EWA博弈学习模型的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中以纯送股方式支付对价的936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行为博弈的角度,用EWA学习模型研究了其对价均衡的形成机理,并对均衡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EWA学习模型成功捕捉了对价均衡的形成过程,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博弈是一个基于策略学习的博弈过程。对模型参数的分析表明:博弈双方即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这种学习仅为对过去经验的纯策略学习;同时非流通股股东制定方案时对策略收益赋予较小的权重,说明决策双方博弈地位的不对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公平对价均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OTC)正式落户天津,标志着我国由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OTC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即将初步形成。建立柜台交易市场,可以为达不到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股权交易平台,同时也解决了目前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运行初期,OTC市场主要是作为风险投资退出的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于2007年1月开始陆续解禁流通。本文构建了一个受限股解禁的信号传递模型,证明了分离均衡在现实中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小股东可以通过第一大股东减持比例来评价公司价值,从而分离出公司真实类型,并通过股票价格将其均衡策略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在深市中小板上市并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12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用因子分析法将企业各项财务指标进行降维,求出代表企业综合财务能力的综合绩效,并构建回归模型,揭示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公开市场"三大板块"渐趋成熟,随着中央下放了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行政审批权,明确"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接受省级政府监督",这相当于放开了场外市场,区域资本市场由此迎来了快速发展黄金期。一、河南省区域股权市场发展明显滞后当前,全国各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快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已达30家,并实现了对国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一直是困扰中国股市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中国股市连续下跌甚至创6年以来新低。在最大程度上便与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有很大关系,股权分置甚至被人们认为是股市中的“万恶之源”。伴随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困扰股市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如何看待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改革究竟会给证券市场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中股东间博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制度症结,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是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就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应支付的对价而进行的持续博弈过程.首先论述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博弈论基础,就股东间博弈的行为,博弈过程中股东的收益、股东的策略选择、博弈结果对市场平均对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其次,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中以博弈论为基础的股东协商机制问题,并就股东间博弈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对投票表决制下的有关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媒体治理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媒体在股权分置改革及流通股股东分类表决的制度安排下所发挥的治理职能.研究表明,作为宏观治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治理作用.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媒体关注程度越高,治理环境越好,“公司治理溢价”越高,信息环境和信息质量越有保证,非流通股股东的私有利益越小,中小流通股股东所面临的信息风险越低,相应地,其所要求的实际对价也会相对较低.反之,中小流通股股东会向那些媒体关注程度较低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要求更高的对价.同时,密集的媒体披露水平可以明显影响甚至强化非流通股持股对实际对价所产生的正向相关关系.分组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媒体的公司治理职能仅在中小流通股股东对实际对价高度满意的研究样本中存在.进一步,媒体的这些公司治理职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提高中小流通股股东参与股改投票的热情、进而使其自身意见更有可能在分类表决中得到体现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11年在主板上市的3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上市前2年到上市后2年的经营业绩的变化,检验了其IPO效应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投资背景、超募情况、承销商声誉、审计事务所商誉、自留股权等因素对IPO效应的影响,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并对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