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童希圣 《老年人》2009,(1):17-17
1958年2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两国政府在签署的联合公报中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1958年底以前分批撤出朝鲜。我曾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从朝鲜回国已经整整50年了,历史的云烟已经散去,但归国前的那些情形,至今仍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2.
我的办公桌上有一张我在老家拍的照片:有一群孩子围着,旁边还有一只猪。我拍这张照片是想在我遇到困难时它能提醒我自己:能够面对并且战胜任何困难。这种提醒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力量。当我面临困境时,我告诉自己我是中国人,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虽然我们经历过各种困难。我也将生存下来,因为我们来自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民族。我们的文化传统将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强大。如果有什么事情我失败了,我总是可以回家。  相似文献   

3.
来函照登     
《中外书摘》2000,(1):95-95
我是《中外书摘》的忠实读者。最近,我在阅读贵刊1999年第10期选摘的译作《中西文明比较》(选自《历史的安慰》,罗素著,梁祥美译 ,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版)一文时,  相似文献   

4.
为了心底那片蔚蓝许行1992年,我应约编了一本《历史,走向太阳》的大型回忆录,书中文章充满战火硝烟,充满血与火的残酷斗争。这些历史的往事,使人们在受到感染之时,也会得到启迪和醒悟。由此,我忽然萌发了一种想法,要编一本有利于消弭战争、促进世界和平的书。...  相似文献   

5.
高三感言     
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很难想象,在这个夏天我已成为“准高三生”。我想起不久前分班的时候,新班主任对我们说:“这一年真的会很苦,不过你们是希望苦尽甘来还是……”中午,我听到历史班的传闻,他们老师让他们在一张纸上签名。纸上写着——非清华、复旦不进。我突然一阵晕眩,觉得阳光好刺眼。  相似文献   

6.
殷健灵 《老年世界》2011,(11):24-25
很多年前,对长期生活在江南的我来说,包头是个遥远的所在,从没有想过日后会和这个地方发生联系。 一年春天,我所在的杂志社接到了一个读者的电话,也因此掀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老报纸     
李小米 《老年世界》2013,(22):36-36
是一年秋天的大雾里。我去都市中一家档案馆钩沉一段旧历史,看到了几张民国时代的老报纸。掀开报纸,粉尘呛鼻,故纸味扑面而来,纸张已泛黄,变得薄脆,但印刷的字体尚清晰。  相似文献   

8.
范曾 《中外书摘》2010,(10):8-11
一 奇迹每出于绝境,胜券总握于哀兵,这是历史和人生的规律。 1977年我的身体日见消瘦,面色苍白,十指无色,行走时觉晕眩,骑车则忽然摔倒。一天我到兆和师家去,萧琼先生讲:“你一定有大病在身。”萧先生为名医萧龙友之女,她的眼力不能不使我一惊。我一向不愿在命运前低头,  相似文献   

9.
一份珍藏的纪念杨辉这箱子里装的都是我参加抗美援朝的历史纪念品:一套褪了色的志愿军服,几枚军功章和纪念章,一双朝鲜房东送给我的绒手套,还有一件红蓝相间的毛衣。这件毛衣是一位朝鲜少女精心为我编织的,珍藏在我的箱底已经整整44年了。每当想起它,都要翻出来晒...  相似文献   

10.
我在高三历史教学复习中,几乎每节课都在使用电子白板。它在历史教学中确实存在着PPT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在高三历史课堂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课堂大容量,节省时间,大大提高了高三历史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参观德国监狱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我从小就知道《在德国女牢中》这本书,而且书的作者胡兰畦阿姨1980年又在我们家住了好几天,天天听她讲历史,其中包括她的狱中生活。这就更加激起我想参观德国监狱的冲动。  相似文献   

12.
等到我去云南的时候,“马帮”这种东西早已成了仅供凭吊的历史,只是在旅行社组织的地方风情表演里才偶尔一见。但在我的梦幻中,却常能看见在那弯弯曲曲的古驿道上,有一队队负重累累的马帮缓缓行来,伴随马帮行进的是一声声清脆的叮叮铃声。  相似文献   

13.
因工作的原因,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和华国锋有来往,在接触过程中向他提出过很多问题,他认真、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许多幼稚的问题。我是一名历史工作者,有责任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件事:他多次说过:“不能听风。”他说“真实地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4.
匪寇的终结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王寇的终结:“成王败寇”的社会学解读》(以《成王败寇的终结》为题发表在《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4期),发给几位好友。一位好友在通信中评论说:“我认为目前还不好宣布终结论,就目前来看,世界上一半国家还是半民主或不民主国家。即使民主化以后,如哥伦比亚,也还有流寇问题。”另一位朋友则说:“终结王寇,是大势所趋。”言下之意,即使这种历史现象还没有完全终结,也是趋向于终结。他们的评论对我思考这个问题都很有助益。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1月25至26日,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召开“中国大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与适应学术研讨会”,邀我参加。应邀出席会议的有内地多位研究民族学与人类学的专家。我的研究领域既不是民族学、人类学,也不是民族史,但从历史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角度看,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文化变迁一样,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我还是愿意以一位历史地理学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难见秋白     
李秋生 《老人世界》2008,(12):35-35
可能是瞿秋白和我的名字中都有一个“秋”的缘故,我小时候便对这个名字很关注。长大后才知道从文化底蕴上看,秋白的名字要比秋生雅得多,更重要的他不是我等平庸之辈,是历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我心中一直记挂着这个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总想到他的故居一游,看一看是什么地域、什么文化养育了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上个世纪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7.
那一天,阳光灿烂又热烈,湛蓝澄净的天空映衬着无垠的碧海,云影和波光交融一色。在现代美国历史中最著名的水域上,我正和美国的头号敌手同船巡弋——菲德尔·卡斯特罗和我正坐在一艘古巴巡逻艇上,横穿猪湾。  相似文献   

18.
给爸爸画像     
李滢 《华夏少年》2007,(9):84-85
爸爸的眼睛 我的爸爸是个老师,他中等个,有点胖,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在学校教地理,这副眼镜帮着他看见了中国,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历史,这副眼镜又帮着他看到了书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了解到变化万千的史实。爸爸的眼镜可真是个望远镜呀!我在给爸爸画像时就画了一副大大的黑眼镜框,在镜片上还画了很多圈圈,这样就没法画爸爸的眼睛了。  相似文献   

19.
《金色年华》2008,(6):52-52
那个星期天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教堂的停车场很快就停满了汽车,当我走出我的汽车时,我注意到我的教友们正一边向教堂走去一边低声议论着什么。当我走近时,看见一个男人正斜靠在教堂外面的墙壁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似的。他上身穿着一件几乎已经破成碎片的军用防水短上衣,头上带一顶破帽子,那顸帽子被拉下来遮住了他的脸。他的脚上穿着一双看起来差不多有三十年历史的旧鞋子,而且对他来说,  相似文献   

20.
邓润子 《老人世界》2008,(10):34-35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但争议也很多。誉之者称他“千古一帝”,毁之者视为“暴君之首”: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时曾说:“范文澜同志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我看了很高兴。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事实证明厚今薄古是史学的传统。……可惜没有引秦始皇,秦始皇主张‘以古非今者族’,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