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在近代殖民掠夺史上,英国写下了臭名昭著的一页。它的暴力掠夺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东方的印度,是英国的主要掠夺对象,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殖民掠夺中,英国殖民者巧取豪夺,横征暴敛,榨取了印度人民大量的血汗,使英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也为确立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工业垄断地位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对英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即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帝国主义时期在印度的殖民掠夺以及对英国所起的作用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2.
印度宗教的变革与矛盾冲突,形成了印度宗教派系的繁杂丛生。纵观印度宗教的发展史,它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A.婆罗门教的衰亡,佛教的兴起与婆罗门教的冲突婆罗门教源出于印度古吠陀教,古吠陀教是印度的原始宗教,它产生于公元前二千年古印度西部的雅利安游牧部落。古吠陀教的产生与世界上的原始宗教一样,从崇拜自然神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五六年间,印度软件业一直保持著每年50%以上的增长率,而同时期世界软件业的年增长速度仅为20%。1990—1991年度印度软件出口额还不到5000万美圆,而1997—1998年度其软件出口收入已达到18亿美园。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目前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已经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难怪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惊呼,印度很可能在21世纪成为世界的软件超级大国。雄心勃勃的目标早在80年代,印度的一些经济学家以及中央政策的决策者就注意到印度在发展计算机软件业方面具有一定潜能,经过论证,他们认为软件业有可能成…  相似文献   

4.
印度政府与纳萨尔派之间的冲突已长达近半个世纪,它涉及革命与发展、反叛与镇压、变革与维稳等对立命题,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红”与“绿”的矛盾。印度政府主要采取军事手段遏制纳萨尔运动,不断加大军事财政投入、强化国家安全部队并利用私人武装等。地方政府在反纳萨尔实践中采用的军事组织和策略主要有“灰狗”组织、“和平行动”、“特殊警察”以及伪遭遇战等。军事遏制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它未能彻底根除纳萨尔暴力。纳萨尔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它在本质上是一场基于意识形态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5.
欧共体①从经济领域的一体化开始,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作为协调国际经济的三大机构(另两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一,它所建立的多边贸  相似文献   

6.
在印度近代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小资产阶级秘密革命组织占有一定地位。它的活动对印度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有贡献的。近年来,印度史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加强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然而,还有一些人,至今仍然是只提印度国大党的活动,只讲非暴力斗争方式,而对小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则轻蔑地斥之为“恐怖主义组织”,责骂一通了事。显然,这些人是出于某种政治原因,故意在历史事实面前闭起眼睛。印度小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活动和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打算先就它的出现和早期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协会和世界银行发起成立的临时组织世界水坝委员会提出<水坝与发展--新的决策框架,世界水坝委员会的报告>,其基本精神是不赞成水坝的修建,因此在国际上曾经引起公众对水坝认识的混乱.印度、加拿大、中国等国家水坝委员会对报告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了批判.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前在中国、印度、希腊三个地区同时出现了精神运动的繁荣,它反映出人类意识的觉醒,这正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期”理论。而中国的轴心潮现象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它的产生除具备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三种原因之外,还存在与印度、希腊文明所不同的特殊因素。这种特殊因素也是三个地区在共同经历了这次“哲学突破”之后,中国文明与希腊、印度文明产生分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围绕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何处,展开了持续的讨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它所实现的变革.可以说,“新唯物主义”就“新”在:它抛弃了近代西方哲学的对象世界,引入了人的感性活动的社会历史展开所展现的日常生活世界或者说社会存在,并赋予其本体的地位,实现了哲学本体论的变革;它抛弃了近代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范式,引入了生存论范式,实现了哲学探索范式的变革;它还具有改变世界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学校变革中,家长参与受到变革决策者和执行者不同程度的忽视.但是,家长参与学校变革是教育管理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它能为学校变革提供动力、精神、智力方面的支持.家长参与学校变革的具体措施有:成立家长参与的组织;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变革中重大政策的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11.
在印度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除了被其他民族征服而强加给它的政治结构外,它自己几乎没有形成过稳定的统一局面。这一点,经典作家曾有论述,①印度本国的史学家也毫不讳言。②从表面上看,印度古史的长期分裂似应归因于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所造成的尾大不掉和国家组织的无力,一位外国学者甚至断言,印度的国家“没有起过最低限度的国家作用”。③但是,如果我们透过这些表象,对印度整个社会结构的几个子系统——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进行一番深入的考察的话,那就会发现,这些子系统不能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持续稳定提供丝毫保障与支持,才是印度古史长期分裂的根源。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请识者指教。  相似文献   

12.
《中华魂》2008,(1):59-60
作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年年会的前一周,发表了针对这两个最大国际金融机构的强烈抨击:"他们(指发展中国家——编者注)会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常傲慢。他们会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来不曾真正倾听它所致力帮助的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他们会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策是秘密的和不民主的。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中非农业发展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在亮马河大厦举办。来自部分非洲国家,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等国际多边组织,瑞士发展合作署、美国国际发展署、日本协力组织等双边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农业部、外交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5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4.
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变革型领导对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而对这一影响过程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在高校情境下的研究.研究以组织创新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变革型领导与高校组织绩效关联的理论模型.利用来自中国34所高校的292份问卷调查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高校组织创新有直接推动作用,组织创新对高校组织绩效也有直接正向影响;虽然变革型领导对高校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组织创新,变革型领导可以间接对高校组织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是印度美学思想的成熟形态。古典主义艺术是印度艺术的典范。本文分别论述了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思潮产生的文化背景,印度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于古典主义美学的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印度古典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它在艺术创作上的表现。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印度美学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独特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16.
经理行制度是英国垄断组织在印度进行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借助这个经济杠杆,伦敦金融寡头们从印度掠夺了巨额的财富。这种剥削和奴役印度人民的工具是怎样产生的和发展的,它在整个殖民时期各个阶段起着何种作用?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认识作为被压迫民族印度经济长期落后的症结。一印度英国经理行基本上是通过两种途径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村社制度的长期存在。印度的村社制度,也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在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向私有制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农村组织形式。印度的特点在于它的长期存在,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至今在大部分农村还顽强地残留着。但它并不是没有发生变化,马克思说过:“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小小的公社身上带着种姓划分和奴隶制度的标记。”不仅如此,印度村社的内部结构也不同于一般说的农村公社,并且已产生了封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成为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英国法随殖民统治移植到印度并与传统印度法在开放性与封闭性、殖民属地法与传统属人法等万面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英国殖民者主导下,通过曲解属人法,编纂属地法典,引用普通法原则等途径,英国法有效地融入到传统印度法文化的土壤中,并孕育形成了现代印度法。正是伴随着印度法文化的变革,西方的宪权观念扎根于印度社会,新型的民事、刑事法律体系及现代司法制度构建起来。这就奠定了印度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政治法律基础。这也是近现代印度法文化变革的一大成就,具有重大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1600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最初目的只是为了做生意,为了从东方得到西方人所需要的香料、黄金等物,但逐渐地它就扩大了权利。1662年它得到了铸币、宣战、签定和约的专机,加强了对印度的征服。“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影响不了他们。”①英国殖民主义者破坏了印度的政治、经济等结构,并在这个废墟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印度,给印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研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对我们了解现代印度的政治、经济模式,会有所帮助。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述之。  相似文献   

20.
邛竹杖考     
本文对邛竹杖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古邛崃山一定在四川洪雅,“邛竹”即是现在峨眉山所用的“罗汉竹”。邛竹杖不仅将中国介绍到了印度,而且由于印度人对它的青睐把印度也引向了中国,同时佛教也传入了中国,在文化交流方面,它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