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对开创人民战争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恩来是中共最早懂得武装斗争和革命军队的极端重要性、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杰出军事家,也是中共开创人民战争的先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人民战争进行了开创性探索。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坚持依靠群众,实行革命武力与民众相结合,正规军、游击队与民兵相结合,开展人民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首倡并领导“第二战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终于把蒋家王朝埋葬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周恩来是我军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长期领导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当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时,他集中集体智慧.进一步全面总结我军战略战术,撰写了《军事原则》这篇光辉著作,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为中国革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东是国民革命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干部都先后来过这里指导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曾于一九二三年六月、一九二四年一月和一九二五年秋三次前来广东从事革命活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农民问题以及反击国民党右派的斗争等重大问题,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的实践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党内最早懂得武装斗争和革命军队极端重要性并长期主持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抗战之初,他深入前线,亲身参加战争实践,认真研究战争规律.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政治韬略,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作出了杰出贡献。一、参与谋划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抗战爆发后,山西成为日寇重点进攻的方向,八路军主力也都集中在山西境内,许多问题急待处理。于是,周恩来受中共中央重托,于1937年9月至11月在山西_工作了80天。这期间,八路军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平型关大捷。身处第~线,作为中共中央代表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周恩来在南开求学时期开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这一历史时期,着重分析、研究周恩来早期军事思想的萌芽和发展。从其对革命武装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创立新型革命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周恩来对革命军队建设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三关于武装斗争问题1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斯大林在1926年曾经指出过:"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应当特别注意军队工作","应当着手深入研究军事","因为军事现在是中国革命极重要的因素",毛泽东同志认为斯大林的这些论断和指示都是完全正确的,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极端丰富地发展了这些思想.我党在创立的初期,不懂得直接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 《战争和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11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结论的一部分。在这篇八、九千字的短文中,他从我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总结了我党独立地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历史经验,着重阐明了抗日战争中我党军事战略的转变,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等问题,批判了王明反对党的战略方针,主张配合国民党军队打正规战等错误观点,从而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指导,对于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以后同蒋介石国民党作战,夺取全国政权,起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关于军事问题的论述,是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的极为杰出的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也要着重掌握其活的灵魂。《战争和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大量军事著作中的一篇。最近,按照《决议》精神重读了这篇文章,受到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所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革命战争实践结合起来,深入探索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形成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马克思主义的建军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等内容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贯串于其中的活的灵魂则是军事辨证法思想。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它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在武装斗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是巨大的。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认识到发展工农武装、创建人民军队重要性的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刘少奇,他在领导华北、华中的抗日战争以及在解放战争初期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对武装斗争的深人和发展,对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研究与策略的运用,对全国解放战争方略的制定与东北根据地的创建,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刘少奇是党内最早认识和重视武装斗争的领导人之一刘少奇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一样,是在深人分析中国社会的现状以及各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的基础上,在组织和领导工…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四年八月,周恩来同志从巴黎回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军事部长等职。这里记述的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在广州的革命活动的几个片断。“作无线电机”一九二五年七月一日,周恩来同志在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开学典礼上作了演讲。他说:“各地的青年学生来到国民革命中心地黄埔,是有很大的意义……中国人在现在这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被群众爱戴的领袖之一,他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白色恐怖下,艰苦卓绝地从事工人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十年内战结束后,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全党的工作,获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解放后,少奇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少奇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实践家,而且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繁忙的战斗环境中非常重视党的建设,他的卓越讲演和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  相似文献   

1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武装斗争思想,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思想。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这种农民革命战争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三者相结合起来:旧中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七年四月,共产党员张家铎、张耀昶和马尚德(即杨靖宇)等同志领导了确山数万武装农民的大暴动,一举消灭军阀部队二百余人,首次解放了确山县城,成立了农工政府——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这是在河南省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政权,也是全国最早的县级革命政权之一。它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应占有一定地位。 (一) 确山县农工政府,是在全国大革命高潮中诞生的。 一九二四年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革命运动的高涨,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迅猛发展。一九二七年初,全国农会会员已达一千万人以上。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  相似文献   

13.
1927年7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在中国建立起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反革命政权,进行血腥统治。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顽强地战斗着。同年8月1日,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随后在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了秋收起义,走上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组织了工农红军,发展了十五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4.
总结毛泽东同志从事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探讨他的工运思想,是研究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及其思想发展的重要内容。毛泽东专事工人运动的时间不算长,仅“做过两年工人运动”,然而他的工运思想和取得的工运成果,却不亚于同时代的人。在他领导下,一九二二年下半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阴谋发动反革命内战的同时,为了配合他们的军事进攻,又一次把黄河当做战争的工具,丧心病狂地制造了“黄河归故”、“以水代兵”、水淹解放区的罪恶计划。当时,为了挫败国民党反动派的这一狠毒的政治阴谋,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了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长达一年又一个月之久的谈判斗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黄粱美梦,为黄河中下游解放区军民的复堤自救赢得了时间,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周恩来同志为此而建树的辉煌业绩,则誉满大河,功盖千秋,永远铭记在黄河儿女心中!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他的实事求是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观两个重要方面。一、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周恩来同志在1962年指出:“实事求是一句成语,毛泽东同志做了新的解释,它代表了毛泽东同志的一个根本思想。这四个字,话虽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1]“毛泽东同志讲的实事求是,也就是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2]惦来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进一步总结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17.
<正> 周恩来同志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他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一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六日,在重庆,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为纪念郭沫若同志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并庆祝他五十生辰,特地为《新华日报》写了一篇《我要说的话》,精辟地论述了郭沫若同志的思想发展、走向革命的战斗历程,以及他在中国文化革命运动中的卓越贡献。同时,周恩来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一生两次来贵州,一次是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随红军长征途经贵州;一次为1960年4月30日至5月4日,是他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以后,从昆明来到贵阳,在贵阳停留了三天.周恩来两次来黔,对中国革命和贵州地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恩来第一次来到贵州,正是红军进行长征、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由于他和其他同志采纳毛泽东的建议,及时召开遵义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对此,已有许多文章详作论述,本文在这里仅就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同志根据马列主义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对我们党的各方面工作都有重要的论述,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周恩来同志是我党最早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领导者之一,他在这方面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统一战线,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个重大法宝之一,也是党内路线斗争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正确认识和正确开展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