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大学内涵式发展是以学校内在要素为中心的一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学校发展的质量上下工夫.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国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妇女问题的亟待解决、国际国内女子大学的发展状况等,为我国女子大学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女子大学内涵式发展需要在宏观上做好顶层设计,在发展途径上,建设学科特色是关键,培养特色人才是核心,建设特色师资队伍是重点,实现特色管理是保证,形成特色学校文化是标志.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分析了走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之路的必要性,认为做好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落实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三个环节"。在此基础上,从弘扬高校文化、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意识、注重特色办学理念、完善教学质量,构筑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若干举措,以完善内涵式发展,确保高校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3.
系统理论作为“公共知识”,在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并广泛应用于管理实践.大学内涵式发展是指在“大学生为本,大学者为先,大学术为基”理念统领下,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基本目标,以促进社会和个体和谐为价值导向,以守住灵魂的教育为核心的本色发展.系统性内涵式发展要从建立健全综合集成的目标任务体系、效能倍增的结构体系、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着手,构建大学内涵式发展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应当重新思考与定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的教育之路已八年有余,实践表明,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决定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根本,两个发展”,即以人为本的有序发展和创新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目的,创新发展和有序发展是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大学的自主权未能有效发挥,师生的自主意识未能充分调动,缺乏凝聚师生共识的战略规划。大学章程建设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两者共同建立在“以师生为中心”的基础上,章程通过赋予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挖掘高校主体潜力来实现创新发展,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和健全制度体系来保障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发展的有关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本文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从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协同创新,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等三方面,就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地方医学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7.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灵魂。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内涵、呈现低层次运作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区管理"政社不分"、权责不明;社区自治功能缺乏、居民参与意识淡漠。而由"全能型"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外在的"形象工程",缺乏社区文化建设内涵式发展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民生本位时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社区参与和民主自治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去指导其实践,才能将这一"文化惠民工程"真正回归于社区本位,服务好社区民众。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高校发展理念,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高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文章立足于广西师范学院这一地方性高校,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理论基础,结合地方高校发展实际,探讨内涵式发展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必要性和指导性,考察在此理念指引下地方高校如何建构符合地方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提出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经过近十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硬件设施配备、规章制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各个地区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均衡发展不应仅仅是外部资源投入的均衡,更应该是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均衡,以学校文化视角引领则是义务教育内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聚焦学校教育的内涵要素,从学校文化的价值、情感、行为3个维度出发,剖析内涵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出应用文化凝聚学校中的各种力量,在校长、教师和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情感倾向以及塑造适宜的行为方式,以此用文化引领内涵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2011计划"的实施,将促使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协同创新成为最重要的"抓手"。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就必须厘清高等教育内生需求,高等教育的内生需求可以内化为高校的发展模式需求。而高校的发展方式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能否提升的关键环节,高校必须突破各种壁垒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模式体现出八方面的战略需求:目标整合、特色定位、质量提升、大学经营、构建品牌、现代化管理、文化建设和战略经营。在这样的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需以"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核心,掌控宏观维度,实现高度的组织协同、管理协同和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更加关注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和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阅读文化的发展水平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一所高校的软实力,而内涵式发展与阅读文化构建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内涵式发展模式下,高校阅读文化构建还存在组织工作系统性较弱,大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阅读文化评价机制等问题,基于阅读文化的大学生价值观引领工作也亟待优化。针对内涵式发展视域下高校阅读文化建设现存的各种问题,文章从高校阅读平台建设、阅读服务模式创新、阅读服务评价机制构建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主要呈外延式发展趋势,内涵式发展处于滞后状态.笔者认为,利用语言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及其他学科发展的成果,大学英语教材拥有广阔的内涵发展空间.本文以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为指导,以<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分析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得失.以求从内涵上进一步优化大学英语教材,更好地满足大学英语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10年的学生资助发展建设周期,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已由外延式资助向内涵式资助转变。以经济资助为基础,立足于受资助学生优势特质,坚持立德树人、资助育人和思想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强对资助考评、信息化管理和征信系统的制度建设,提升学生资助的物质文化、网络信息文化、制度文化和受助学生行为文化,构建内涵式学生资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中小学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策略有: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优质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职业院校在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建设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在课程教学环节中。课程文化是课程的灵魂,是课程建设新的追求。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文化建设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氛围·制度·品牌——大学文化育人的三维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氛围"到"制度"再到"品牌",是大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征.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氛围营造为基础、以制度建构为导向、以品牌塑造为手段的动态三维结构.文化是大学氛围、制度与品牌的共同内核,是大学生存发展变迁的主线.大学文化与大学氛围、大学文化与大学制度、大学文化与大学品牌相互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表明,大学发展的最终依据是文化传承、文化变迁与文化创新,因而就文化机构而言,大学发展的最理想形态是"文化有机体"的生命存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启发学术文化自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文化校园,实施文化育人,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内涵式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地方高校内部资源科学配置、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培育特色的需要;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包含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特色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办学特色、优化师资结构、增强学科实力、调整专业结构、弘扬大学文化、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革的时代,财贸高职也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财贸高职只有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品牌高职的理性目标。本文以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为出发点,建构了质量、特色、效益三个维度的财贸高职内涵式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19.
提升应用性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软实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应用性本科高校要内外兼修,一方面坚持走弘扬内涵式的大学文化建设、践行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重塑战略合作深度和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积极拓展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促进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和谐发展,实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正新城中学成立于2008年,其前身是一所私立学校。学校自创建以来,以"严格管理赢得社会认可,过硬质量获得人民满意,鲜明特色实现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注重以文化育人,以精神立校,打造以"行胜于言"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塑造了统一和个性并存的校园新形象,逐步形成了"诚信、责任、合作、创造"的校风。新城中学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业务培训的力度和师德培训的密度,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