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龙屋的空间-意义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龙屋是客家最为典型的民居建筑,亦是当地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本文以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注重客家人自身对围龙屋的文化表述等地方性知识,坚持人类学主位和客位相结合,对围龙屋的空间-意义结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清初以来,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跋山涉水迁居成都,择成都东郊龙泉山脉而居(东山地区)。客家人的到来不仅把原乡的生产技术带到蜀地,更是把原乡地的传统文化信仰带到四川,极大地融汇和丰富了四川地区的民间信仰内涵。成都东山地区由此呈现出独特的客家民间信仰习俗。  相似文献   

3.
继《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于1997年出版后,孙晓芬副编审研究移民问题的又一专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于2000年5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0余万字。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的研究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性的学术课题,客家学研究的高潮正在形成。四川是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但四川的客家研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的出版,填补了客家学研究领域的这一空白,实为“(四川)客家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必将推动四川客家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四川的…  相似文献   

4.
从《笠山农场》看客家文化在台湾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笠山农场》是台湾现代客籍作家钟理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以日据时期台湾客家人聚集地南部山区小镇为生活背景,着意刻画了台湾客家人的生活景象,从文化的视角,将近百年来客家族群在台湾的发展呈现出来。作者将客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民俗、语言三个方面融入到叙事之中,通过这些具体的族群文化形态,既表明了自身客家的文化身份,同时,也将也让我们看到了经过百年多的流变,台湾客家文化与原乡文化在保持本质一致的同时,也产生了差异,而这种差异既是客家文化发展变化的必然,也是客家文化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客家文学是客家人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客家人主观世界的表现。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描绘了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同时也表达了客家人的思想。客家文学体现出客家方言、民俗、精神文化等方面鲜明的特质,是客家文化的艺术载体。  相似文献   

6.
当代客家学术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客家学术研究经过了建国后的沉寂期,20世纪80年代的重新兴起、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的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客家学学科.客家学研究从"自辩"开始,探索客家的源流,昭示客家意识和自尊的觉醒;改革开放后,客家研究论著开始关注客家民系的未来走向,在强势文化的重压下伴随着一些客家人本身的"自我否定",从"自辩"走向"自省".同时,研究方法也从简单的从正史文献、谱牒中探寻客家源流,到从人类学、哲学、美学的角度探讨客家民系的精神、心理演变.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命的诞生、成长、存在和消失,成都东山客家方言有自己的言说方式。本文诠释了一些反映生命意识和信仰的重要民俗语言现象,重点指出东山客家人所信奉的童子、月亮、树木、秧根、寄生、龙等,是万物有灵观的产物和残存,同时还指出了客家繁复的丧葬习俗所反映的灵魂观。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仰是客家传统意识的深厚积淀,是客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及表达形式。本文就成都东山地区的客家村落——青龙乡狮子村作一相关个案考察,通过对都市近郊客家村落传统民间信仰的研究,揭示蕴藏其中的向善弃恶、严谨自律、精神安慰、传统孝道等民间习俗与精神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客家人有很强的寻根意识。为什么客家人有如此强烈的寻根意识?寻根与认同有什么关系?认同的基础又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客家民系的品格特征,加强海内外客家人的联系和情感交流,进一步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海外客家人的寻根意识来源于对客家民系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认同是寻根的驱动力;而认同的基础是文化而非血缘关系;因此,开展客家文化研究,弘扬客家文化,可以使海外客家人的寻根意识和认同感得到满足和加强,从而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和繁荣昌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与四川客家均源出于客家大本营的闽粤赣地区,是客家民系扩散外迁的产物.二者在迁出时间上大体相当(清前期),只是在流向上略有不同.客家人进入四川后,随着自身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到了清中期,开始逐渐向城市发展.自那以后的150年间,四川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到来,这些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因受到巨大的冲击,逐渐消融于城市之中.客家人进入香港后,陆续建立起自己的村庄;经过数百年的变迁,特别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市区的高速发展,这些客家村庄已逐渐融入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目前,四川客家,尤其是四川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区,正沿着当年香港客家演变的轨迹飞速发展,客家文化和语言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本文以成都近郊的沙河客家小区和香港新界客家村落作对比,考察两地客家人所迁居城市的背景、迁居后的环境适应,以及迁居后各自所发生的巨变;具体剖析川、港两地客家文化的异同,考察不同地域背景下都市化进程的差异,及其对两地客家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剧烈社会变动下都市客家文化走向的命题,对客家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演变的轨迹异同进行比较,以寻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保护客家文化传统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客家人研究领域,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纷纷被纳入"客家人"的范围.从学者们所提出的"客家人"概念的内涵界说可以看出,很多"客家名人"并不应该列入"客家人"范畴内.本文仅以唐代名将郭子仪为例对"客家名人"的属性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2.
客家精神形成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中最优秀民系之一。客家精神是客家先民、客家人的在流浪、拼搏和创业中锤炼的,是客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在穷山恶水中锻冶的。客家精神内容丰富,本文将从历史地理角度和社会学角度来探索“冒险进取、爱国爱乡、崇文重教、海纳百川”这四个客家精神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客家乃汉民族一重要民系,是由数次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交往、互动、融合而成的群体。他们徒居赣南后,除了守护自己的中原传统外,还大势吸收异族、异部落文化,形成自己丰富多彩、独具客家风情的文化形态。婚俗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是客家人生五大习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其形式多样、仪式复杂、功能丰富,体现了浓郁的客家特色。本文拟就赣南客家婚俗予以详细表述,探析其社会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童 《老友》2013,(2):48-49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居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客家民居的建造特色及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与客家人的历史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  相似文献   

15.
因其历史、人文和地理位置机缘,客家和客家人与宋明理学的联系相当紧密。宋明理学的开创、发展和推向新阶段,都与客家和客家人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明理学由周敦颐和"二程"在客家地域——江西南安开创;经客家人陆九渊、朱熹等的继往开来,得到发展;又经王阳明等在南赣客家地域的传承,把理学推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3,(2):48
本期策划: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居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客家民居的建造特色及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与客家人的历史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  相似文献   

17.
客家由一个聚居于内地的边缘闽粤赣边界区域的山地族群,发展为一个声望隆盛的国际性族群,与客家在近代以来建构客家观念,开展现代客家运动的文化实践是分不开的。现代客家运动,本质上是客家人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响应,是客家人融入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主动的政治姿态和自觉的文化实践。第一阶段客家运动,塑造了客家新形象;第二阶段客家运动,建构起了全球性的客家认同,建构起了具有符号意义的客家资源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8.
清代客家人的迁徙是客家历史上规模最大、地域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迁徙。这次迁徙在客家变迁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具体考察清代客家人迁徙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家的历史变迁以及他们对世界的历史贡献。一、清代客家人迁徙的基本原因客家先民从唐末五代开始,逐渐在闽西、粤东、赣南三省边界地区定居下来。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繁殖后代,艰难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度过了宋、元、明时期。时至十七世  相似文献   

19.
从古今历史考察,客家人的习性是在与南方民族相处,开发南方山地丘陵区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他们不封闭,喜开放,向往天下“乐土”,一迁再迁,遍布世界各地;喜创新,敢为天下先,许多人成为时代领潮人物;重故土,爱中华,为祖国统一大业、中华民族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成都东山客家则是这一族迁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汀州客家人是一个易被忽略的族群,而漳州籍移民多被等同于福佬人,潮州籍移民则往往被等同于粤东客家人。通过史料钩沉与考辩,论证了汀州客家人对台湾开发的贡献,辩证了台湾漳州籍移民中有较高比率的客家人,认为不能将台湾潮州籍移民简单地等同于粤东客家人,从而澄清了台湾客家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