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六年来的实践,我国农村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业生产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农村经济正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合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由于正确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对农业生产关系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比如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和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又一次解放。事实充分证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这条路子是走对了。但是,在实行生产责任制过程中,怎样认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在一部分干部群众中,还有一些模糊的看法。少数社员把责任制当成是所有制,把责任田  相似文献   

3.
邓子恢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把“家庭”作为农业生产单位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4.
我国合作社法规定,社员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至少应占社员总数的80%。就职业与身份而言,社员应以"农民"为主体;就社员资格而言,社员应以"农户"为主体。否则,易导致"家庭式合作社"大量出现,阻碍合作社的发展。社员资格的法律规制,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由盈余分配原则所决定。为规范合作社的设立行为,建议规定,来自同一农户的"农民个体"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农民"社员总数的40%。这样,既防止"家庭式合作社"囿于"农户"旧的经营方式,阻碍合作社发展;也符合"社员资格开放"原则,避免对入社人员造成不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合作社法规定,社员以农民为主体,农民至少应占社员总数的80%。就职业与身份而言,社员应以"农民"为主体;就社员资格而言,社员应以"农户"为主体。否则,易导致"家庭式合作社"大量出现,阻碍合作社的发展。社员资格的法律规制,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由盈余分配原则所决定。为规范合作社的设立行为,建议规定,来自同一农户的"农民个体"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农民"社员总数的40%。这样,既防止"家庭式合作社"囿于"农户"旧的经营方式,阻碍合作社发展;也符合"社员资格开放"原则,避免对入社人员造成不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农业中,由于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成为农业中的主要经营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如何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既要加强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又要充分保障社员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使生产者按时完成对国家和集体所承担的义务,又要保障社员生活的逐步改善和提高.这个问题,是当前改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加强计划管理所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在实践中找到了加强农业的计划管理的好形式——合同制,通过签订各种形式的经济合同,就可以把国家的计划任务,同农业生产单位的计划更好地协调起来,使农业生产纳入国家的计划轨道.  相似文献   

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农村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场改革在改变农民经济地位的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政治身份:由原来的人民公社社员变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变成了农民。经过近20年的市场化的改革,农民在从社员变为农民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些变化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具有什么意义呢?职业分化:农业农民和非农业农民农民在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之后,第一个变化是相当一部分农民放弃祖祖辈辈从事的种植业,走上了非农化的道路。非农化从职业上讲,就是从农业转…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前身,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有效制度保障。在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践行群众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分组分队、包耕包产","三包两指标、四固定","四包制度"以及"包工到户、责任到人"等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邓子恢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它是改革农村生产体制的初步探索;它是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实践典范;它是发展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时代先声。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 为什么要发展我国农业中的商品经济?如何才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我国农业中的商品经济?怎样利用价值规律,促进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程所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我国农业中的商品经济,特撰写此文,请教农业经济界的同仁们。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呈低向度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农产品交易困难等问题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综合现有的理论成果,界定了农民组织化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基于235户社员的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农民组织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一九七九年以来,我们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新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九八三年粮食产量达三万八千七百二十八万吨,棉花四百六十三点七万吨,油料一千零五十五万吨,均提前两年达到或超过“六·五”计划规定的指标,产量跃居世界首位.赵紫阳总理,就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四十周年发表的书面谈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近400公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现在我们基本解决了十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在发展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2.
耕牛是我国现阶段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应采用什么办法、制度来妥善养护和使用耕牛,使之与生产责任制相适应?这是农村干部和群众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灵山县伯劳公社的大路、菱塘、彭屋等大队实行的耕牛折价到户责任制,实践证明,在当前条件下,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这三个大队的耕牛一般是“专人看管,集体使用。”这种方法弊病很大。先说“专人看管”,一般是通过抽签或指定的办法,在一定时间之内(一般一年)固定给少数社员专门放养。这种办法名义上是专人负责,实际上仍然是无人负责或不用负责。因为养牛的工分是固定的,一年下来无论牛养得如何,照样拿工分,对牛养得好不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农民是最具能动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农民的收入是否能够实现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当农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时,农业就得到了高速发展,农民收入得以迅速提高,如1979年至1984年间,由于突破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大增产,农民大增收。6年期间,全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加1.3倍,年增长率达17.71%,农民收入增长和…  相似文献   

14.
国外的农民合作运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合作公社”,但与一般意义上的合作经济有本质区别。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出现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很好的增进了社员的福利。但是“罗虚代尔原则”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在后来成立的国际合作社联盟中,这一原则得到了改进了发展。而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合作社实践的进行,美国出现了新一代合作社,出现了很多创新,但也对合作制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合作社产权安排的经典原则和成功经验,为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借鉴。一、“罗虚代尔原则”的产权安排1844年10月世界上第一个比较规范的消费合作社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在英国诞生,该社制定的办社原则后来被称为“罗虚代尔原则”,成为国际合作制度的经典。这些原则包括:自愿入社,允许退社;社内一切重大事务必须由社员大会决定,合作社管理人员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社员不论股份多少,每人仅有一票投票权;以社员集股的办法筹集资金,股金可以不得超过市面通行的利率利息,但参与不分红;营业盈余按照社员每年与社的交易额来分配;货物按照市价销售,保持现金交易,货真价实。还附加了只对社员交易,创立时不可分割的社有财产等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一、实行农村经济合同制的必要性中共中央一九八三年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要建立和健全承包合同制”。认为这是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合同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商品分配和商品交换必不可少的形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往来的重要手段。从广义上来说,农村经济合同是指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中,国家与集体生产组织、集体与集体以及集体生产组织与社员个人所订立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制是一种法律制度,是法律化的经济手段,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法律范畴。马克思指出:“先有交易,后来才由交易发展为法制。……这种通过交换和在交换  相似文献   

1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终取代人民公社制度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制度, 其根源在于它能够“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要求、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 这既是对新中国农业经济体制变革经验教训的总结, 也是今后制定和实施农业及农村政策的根本原则与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正确认识农民及农民意识, 充分尊重和积极发挥农民的创造精神;要正确认识农业家庭经营模式, 大力扶持农业家庭经济;要进一步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等, 以更好地解决当前农业家庭经营和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我国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和逐步完善,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专业户、重点户、新的经济联合体的大量涌现,就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途径,“它标志着我国农村从自给性、半自给性生产转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农村经济出现的这种新局面,已经显露出它今后发展的趋向,从中可以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和前景.”(万里同志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五日在农业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新的经济联合体是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必然产物鄂城县是一九八一年秋季开始大面积推行大包干责任制的,到八二年底,已经发展到生产队总数的99%.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和完善,专业户、重点户大量涌现,到八三年初,已达二万二千五百户,占总农户的15%.在此基础上,鄂城农村又出现了新的经济联合体.据八三年元月的统计,全县建立起新的经济联合体一干三百多个.农村新的经济联合体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和逐步完善,可以说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合作化之后又一次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深刻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8.
“土地承包经营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中国农民及其他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重要权利。学界长期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争议,主要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设立方式、流转范围等方面存在分歧。《物权法》第十一章专章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规定,该规定对学界的争议作出了比较满意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广大的农村,根据党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的精神,认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领导农业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管理责任制,部分地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完善国家对农业集体经济的科学管理,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两三年来,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步伐,党中央又在价格、税收、信贷和农副产品收购方面调整了农业政策,普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国家计划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协调起来,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地进行探讨与研究。赵紫阳同志在五届四次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经济的必要补充。在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