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经济与生育的关系是生育经济学,也是微观人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80年代以来,它日益受到中国人口学者的重视,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家庭收入水平与生活方式,已被看作是家庭生育行为和孩子生产抉择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加强,许多西方人口经济学说逐渐被用于解释中国现实存在的人口问题,尤其是生育问题。在家庭经济和生育方面,经常被提到的西方人口经济学观点主要有:哈维·莱宾斯坦(H.Leibenstein)有关孩子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六普"汇总数据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中国人口的生育水平、生育模式的变化和生育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生育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结构性因素逐渐成为左右未来中国生育水平走向的决定性因素;生育模式正在向初婚初育间隔扩大,生育孩次向低孩次集中的方向发展;尽管年龄别已婚生育率的变化使得中国一般生育率上升9.613%,在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各因素中,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婚姻状态等人口因素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结果对于正确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科学地规划和调整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人口增多和减少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妇女的生育水平,它是人口变化的基础。妇女的生育水平受到生物学因素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程度、工业化程度及卫生服务等因素对于生育水平都有重要影响。对这些因素国内外有关方面已作过大量研究分析,但是大多局限于单因素分析。由于上述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仅靠单因素分析显然不能正确阐明这些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程度。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1982年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用的信息,基于这些资料,本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微观单位,社会人口变化过程是每个家庭人口变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家庭角度看,影响生育过程不外是三个因素,即结婚年龄、生育间隔及生育子女个数。这三个因素对人口变化过程影响是否相同,差别有多大,哪个应是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很需要进行一些定量分析。 人口统计学中,某年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个数,一般用总和生育率(记为β)表示。平均生育子女个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两代人的替代水平。更确切些要用人口净再生产率(记为R),表示女婴与母亲两代人之间的替代水平。总和生育率与人口净再生产率有着线性关系,即:  相似文献   

5.
中西部农村地区人口计划生育调查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关数据对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口“计划外生育”(超生)现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基础、生育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强度是影响不同地区“计划外生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还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生育水平实际上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事实上,“计划外生育”或“超生”现象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同界定标准有很大关系,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超生”现象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正> 妇女生育水平是决定人口再生产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学和计划生育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影响妇女生育状况的因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口构成因素,如总人口规模、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育龄妇女的年龄构成,等等;另一类是社会因素,如生育政策、文化水平、经济条件、居住地点、职业分布、民族和宗教信仰,等等。人口构成因素是决定妇女生育状况的基础,社会因素则是影响生育状况的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在农村,要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计划生育政策,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有必要探讨和研究农民现阶段的生育观及影响生育的诸多因素。一般的人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因素是生育率的决定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将导致生育率的下降。这就容易使人联想到这样的问题:我国农民目前的经济状况处于什么水平?这种水平的经济状况对生育率的降低起怎样的作用?有没有反方向的作用?是否农民的收入水平越高生育水平越低?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工作在控制人口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改变,应向哪些方面延伸和扩展?对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妇女生育观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态度,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进而影响人口的生育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就生育观念本身的涵义而言,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1.生育目的;2.性别偏好;3.子女数量;4.子女质量。由于上述四个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生育观念的形成深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生育观念的转变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城区和近郊区进行了婚姻家庭抽样调查,共调查了20—54岁已婚妇女2162名。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将所调查的妇女分为如下三个群体:1.1949年以前出生的妇女群体;2.1950—1959年出生的妇女群体;3.1960—1972年出生的妇女群体。  相似文献   

9.
<正> 人口、出生率是某地、某时期出生人口数与某地、某时期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出生率的变动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动,出生率的变动情况体现人口再生产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口出生率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评价计划生育工作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都十分重要。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受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影响,而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动,则受社会经济、人口政策、文化程度、行业、职业及年龄构成,身体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文化程度越高,妇女生育水平越低,出生人口越少,人口出生率越低,反之,经济越落后,文化程度越低,妇女生育水平就越高,出生的人口就越多,人口生出率当然也就越高。行业、职业不同,生育水平也不一样:脑力劳动者,生育水  相似文献   

10.
关于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具有国际意义。稳定低生育水平必须加强人口统计学的研究 ,必须科学地掌握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低生育水平会有一定的负效应 ,要用科学的价值观全面衡量低生育水平的利害得失。总的来看利大于弊、利多弊少。低生育水平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振军 《西北人口》2017,(6):104-110
本文选取不同年龄、不同级别城市和乡村的适龄生育人口,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甘肃省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时的生育行为和“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育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独生子女”政策时的生育水平,单纯的“全面两孩”政策并不能有效地提高甘肃省的人口生育水平,且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与生育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应调整当前我国实施的人口控制政策,同时针对甘肃省的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男女比例失衡及后续劳动力资源紧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利于甘肃省及全国人口生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广东人口意愿生育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 《南方人口》2007,22(3):5-10
本文利用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2004年10月进行的题为"广东省人口生育意愿研究"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因素、政策因素以及生育目的对广东人口意愿生育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口出生水平是决定人口再生产变动和人口发展趋势的最主要的人口学因素。在死亡率已下降到比较稳定的水平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要控制人口增长,关键是降低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现就青海省妇女生育现状作一分析。一、青海人口出生水平的历史及现状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汇总结果,青海省1989年共出生103801人,出生率为23.  相似文献   

14.
钟作勇 《南方人口》2004,19(1):41-46
根据第五次人口曾查资料,本文详细描述了广东妇女生育水平的现状。并从实际出发,对影响广东省生育水平和生育机制的农村生育模式,生育孩次构成,文化水平和职业构成等四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就稳定广东省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科学管理等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生育水平来分析影响当前我国生育的因素,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探讨生育影响因素的未来变动与趋势。影响生育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以及资源分配或社会平等的政治因素与人们的生育意愿变化等都有抑制生育率提高的作用。生育政策变动、社会保障、人口健康和安全有促进生育率变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回升,其原因有二:一是育龄妇女数量不断增加,婚育人群持续扩大,形成生育高峰;二是大量的计划外生育,使妇女生育水平提价。育龄妇女的数量,是过去人口发展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而计划外的生育,却是由人们生育意愿所决定的,是出生人口增长的主观因素或可变因素,必须严加控制,使其按计划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口增长速度与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影响妇女生育水平的因素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人口构成)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生育政策、文化水平、居住地区、职业分布和政治经济条件等。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甘肃人口文化与生育的现状甘肃人口文化与生育,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反映得很清楚,文化程度低于全国,生育水平高于全国,差距很大。1.人口的文化素质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全省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第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五普"和"六普"资料,人口总和生育率显著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这表明中国人口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发展阶段。关于这一问题的合理解释是除了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外,农村家庭生育决策的变化可能是内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生育决策模型及实证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土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农村居民家庭的生育决策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和抚养子女的成本。农村居民家庭可能会依据"量质权衡"减少生育子女,这可能是导致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 人类蕃衍后代,是通过生育行为进行的。人口生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虽然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但却要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所制约。社会诸因素无不影响人口的生育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口过程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必然受生产方式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人口再生产、对人们的生育观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