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录取名额分配制度发展形成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考试中录取名额分配制度在历史上,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定型,它是科举制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历史上著名的两次关于录取名额的争论(第一次是北宋时期司马光所主张的"分路取人"和欧阳修所坚持的"凭才取士"的争论,第二次是明代的"南北榜事件"),着重分析关于录取名额的争论(或斗争)背后所蕴涵的真实意义,以此揭示出科举名额制度分配及其遵循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进而说明科举名额分配制度与社会资源分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明清小说包含丰富的会试资料,只是小说记录和描述的内容不像科举文献记载一样全面、系统,但明清小说作者大多亲身经历科举,对科举实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最了解不过,他们笔下的科举内容也较为真实和详细,并且,他们从应试举子的角度记述了会试,为我们认识明清会试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快速、稳定发展,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借助行为经济学模型分析,在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体系中,农民处在只能被动接受分配结果而不能参与分配决策的弱势地位,这是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根源所在.因而,改善农民在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地位,让农民平等地参与决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清代实物定额租制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封建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实现,是封建社会剩余劳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清代地租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的认识。本文将着重考察实物定额租制在清代的传布及其呈现出的诸种形态。一实物定额租制,是从实物分成租制发展来的,分成租制在早期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愈到后来,它压抑佃农生产积极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诸如按病种定额付费等预付制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事后支付造成的过度医疗及成本失控等弊病,而预付制所引致的服务质量下降问题则可以通过诱发供方之间的质量竞争得以缓解,因而促进预付制下的供方质量竞争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之一。文章循着医患之间不对称质量信息这条线索,围绕"竞争能否促进服务质量提升"以及"管制能否增进福利"两个基本问题,分别从医、患两个侧重面出发对预付制下供方质量竞争的国外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希望对中国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为卫生部门在当前预付制在公立医院的试点与推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在国民收入分配层面表现出两种发展路径:在政策层面,国家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在体制改革上探索力度很大;与此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发展战略的导向,收入分配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收入分配有关问题的梳理,对"十二五"规划中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一些前瞻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清代佃农的中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行 《中国学术》2000,(2):44-61
在清代,定额租制取代分成租制在全国范围内占居主导地位。在定额租制发展的前提下,永佃制和押租制随之发展。租佃制度的创新,导致了地主与佃农之间产权关系的变动。学术界对清代的永佃制与押租制都作过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8.
赣傩演制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傩演制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三位一体"的特征,即以原始驱疫为本质,以明清社戏娱神乐人为形式,以科举进仕为特色。赣傩演制的文化内涵的三个层面,较为全面地保存了中华傩文化从原始巫舞至明清社戏的演变痕迹,且渗入地方文化精神等,在全国现存傩文化中亦属少见。  相似文献   

9.
清代实物定额租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清代实物定额租制的流行范围,它的基本形态及其各种变态等问题,我在《清代前期实物定额租制的发展变化》中已有所论述,本文将着重剖析这一制度在清代的一些特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以进一步揭示它的封建剥削性质。  相似文献   

10.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紧迫性.收入分配不公在于缺少把"蛋糕"分好的合理的分配机制: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力工资水平偏低;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根源;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分配不公难以发挥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着力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应当是解决机会不平等的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充分发挥再分配在体制转型阶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作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对公权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明清之际,火耗银从"一条鞭法"中出现,逐渐成为中央政府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因为火耗银关联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各级贿赂问题,所以火耗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于成龙作为康熙年间的清廉大吏在直隶巡抚和两江总督任上大力着手解决火耗问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火耗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于成龙对于火耗的治理及其对后世火耗治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与元代科举张祝平元代科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在行省一级举行,会试于次年二月在大都中书堂举行,殿试紧接会试在三月举行。乡试、会试考试内容和方式基本相同,殿试仅试以策论。《诗经》考试是在乡试、会试中进行。我们将元代科举的规定与唐、宋两代比...  相似文献   

13.
以雍正<浙江通志>的明代举人名录为基本史料,在厘定明代浙江举人的具体人数和科年覆盖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举人之乡试、会试以及殿试中式年份,梳理了浙江举人重复会试的发生情形.并在确定资料处理原则的前提下,分别以地区和科次为统计口径探讨了举人的重复会试现象,且对重复会试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突出抓住分配领域中的问题,正确处理分配中的各种关系,例如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企业与职工的分配关系、职工与职工的分配关系等。本文试图从分配的角度谈谈体制改革中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消费基金分配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排斥"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能力的剥夺。社会排斥是在市场中产生,但不能在市场运行中自然解决。只有利用政府和其他非市场的力量,通过二次分配及多次分配解决不平等问题。政府必须使公共财政、公共税收、公共管理都围绕着"发展就是消灭社会排斥"的主题行为,并与企业、社会其他部门通力合作,消除社会排斥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位",涉及"方位"和"位置"两个内容,主要解决交际活动中人们的空间分配的问题;"序",涉及"先后"和"首尾"两个内容,主要解决实际活动中人们在同一空间的时间分配问题.排位的主次、顺序的先后,并不意味人的尊卑贵贱,而是反映了社会习俗和参加人员的不同社会身份以及角色规范.  相似文献   

17.
张丽华 《江汉论坛》2005,5(10):57-60
关于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肯定明清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并将其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活水源头的部分学者,借用西方近代文化与现代性的话语,努力发掘明清哲学中的新思想因素。而肯定宋明理学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的部分学者,则强调宋明理学对现代中国道德意识培养与人格境界的提升所具有的正面价值。双方又都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且都有自己的学术名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如何重新反思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仍然是一个有着广阔学术前景的话题。本组笔谈,既有吴根友教授就宋元明清哲学研究的范式及其方法诸问题作的深入思考,也有明清哲学研究知名专家许苏民、蒋国保二先生对"明清启蒙说"在学理与史料两方面做出更为新颖论证的作品,还有在宋明理学、明清哲学贯通研究中的新锐郭晓东、魏长宝、姚才刚、张丽华、陈敏荣等人对宋明学说的现代价值,"明清启蒙说"的学理困难等进行新的论证的文章。这些观点对于我进一步思考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汤曾 《江淮论坛》2005,(5):119-122
《管子》的分配伦理思想非常丰富,其分配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对自然资源、社会公共资源和社会劳动产品的分配,其相应的分配伦理思想是“均地分力”、“德当其位”和“藏富于民”。《管子》的分配伦理思想有纵、横两个向度,前者以“制礼明分”的分配伦理思想为指导原则,以调节宗法等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和等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后者以“富而能夺,贫而能与”的分配伦理思想为指导原则,以解决相同阶级和等级中个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敏荣 《江汉论坛》2005,(10):60-62
关于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肯定明清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并将其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活水源头的部分学者,借用西方近代文化与现代性的话语,努力发掘明清哲学中的新思想因素。而肯定宋明理学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的部分学者,则强调宋明理学对现代中国道德意识培养与人格境界的提升所具有的正面价值。双方又都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且都有自己的学术名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如何重新反思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仍然是一个有着广阔学术前景的话题。本组笔谈,既有吴根友教授就宋元明清哲学研究的范式及其方法诸问题作的深入思考,也有明清哲学研究知名专家许苏民、蒋国保二先生对"明清启蒙说"在学理与史料两方面做出更为新颖论证的作品,还有在宋明理学、明清哲学贯通研究中的新锐郭晓东、魏长宝、姚才刚、张丽华、陈敏荣等人对宋明学说的现代价值,"明清启蒙说"的学理困难等进行新的论证的文章。这些观点对于我进一步思考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郭晓东 《江汉论坛》2005,(10):51-54
关于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问题的讨论,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肯定明清哲学具有启蒙性质,并将其看作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活水源头的部分学者,借用西方近代文化与现代性的话语,努力发掘明清哲学中的新思想因素。而肯定宋明理学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的部分学者,则强调宋明理学对现代中国道德意识培养与人格境界的提升所具有的正面价值。双方又都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且都有自己的学术名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如何重新反思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把握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仍然是一个有着广阔学术前景的话题。本组笔谈,既有吴根友教授就宋元明清哲学研究的范式及其方法诸问题作的深入思考,也有明清哲学研究知名专家许苏民、蒋国保二先生对"明清启蒙说"在学理与史料两方面做出更为新颖论证的作品,还有在宋明理学、明清哲学贯通研究中的新锐郭晓东、魏长宝、姚才刚、张丽华、陈敏荣等人对宋明学说的现代价值,"明清启蒙说"的学理困难等进行新的论证的文章。这些观点对于我进一步思考宋明理学与明清哲学的关系及宋元明清哲学的现代价值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