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智能科技已经站在时代的前沿为现代都市创造新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它集结了科学家们的智慧为人们创造了便利,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智能科技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那么高校作为创新与智造的前沿阵地,更是应该将智慧科技融入到办公室的管理当中,以更好地服务教学和科研,从而更充分地发挥高校的职能。智能科技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撑的前提下,会很大程度的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甚至是思维习惯,新的工作模式在智能科技的辅助下必将会取代以往的工作模式,从而开启新的章程。对此,文章将会对智能科技在高校办公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引言人工智能又称智能模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各种电子技术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智力活动。有模拟识别、学习过程、推理过程、探索过程、环境适应等。须先建立计算机知识数据库和推理原则。计算机则模拟人脑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以及作出某些判断,并完成形式逻辑的演算,但不能实现创造性、飞跃性的思维.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使计算机系统拥有近似于人类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  相似文献   

3.
多元智能(Mulitiple Intelligences)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提出,在美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并非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能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还有他近几年才刚刚增加的自然分类智能(具体内容见文后附表)。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类型不同,人们接受、加工和处理外界信息时的方式(即认知方式)就不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当然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造成我们常说的"见仁见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看了西光所,听了赵卫所长的介绍,我反复强调的创新发展战略有了依据”。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安光机所,留下了这样的评价。这是光机所的荣耀,更是西安和陕西的荣耀。打造硬科技之都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科技创新之城,被称为中国硬科技之都。那到底,什么样的科技才算硬科技呢?西安市科技局(外国专家局)局长李志军娓娓道来,硬科技又称硬核科技,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  相似文献   

5.
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化、教育的公平化,但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智能原住民”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危机、教学内容未与智能时代结合、教学模式的智能道路还不明朗等。为更好地使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智能社会”大背景下“以人为本”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智能时代为背景更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智能技术为依托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它作为未来电网发展的远景目标,对电力通信发展有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剖析了智能电网发展产生的通信需求,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7.
智能温室环境控制是当代农业生物学、环境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管理科学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其的发展对农业科技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智能温室的环境控制系统发展趋势,旨在为探讨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智能压力变送器的概念,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智能压力变送器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智能压力变送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远程教育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结合,构建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并应用在远程教学上.在分析该系统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该系统模块设计,并且预测了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远程教学模式的兴起,智能教育工具的应用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本文系统地探讨智能教育工具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智能教育工具通过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学习平台,显著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然而,这些工具的应用也伴随着技术、教育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挑战,如网络稳定性、数据安全、教师和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公平性以及经济成本等问题。本文最后强调,尽管存在挑战,智能教育工具在远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未来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工具的优势与局限,以促进其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本土化是世界心理学发展的潮流。目前我国的智能测验主要是引进和翻译国外量表,自主编制甚少。而我国古代智能测验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用实物来考察智能较多,娱乐性趣味性较强,更多地使用非文字测验,对于我国智能测验本土化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智能制造技术快速迭代给人才需求带来了结构性变化,数字化技术带来了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的改变。我校智能设计与制造学院进行了基于智能制造工作站的技师学院混态教学改革创新,旨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工学一体化的技能人才培养,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更加适应实际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在探讨现代教育观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工程技术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智能住宅小区内的弱电系统一般由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等方面的内容组成,集成了居室报警紧急呼叫、边界监控、远程抄表,车库管理、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卫星接收和有线电视、互联网和综合信息服务等部分,便于为居民提供一个完整、舒适、幽雅的生活环境.现谈谈智能住宅小区弱电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严格地说,情商应该叫情绪智力,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登纳(Gardn)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慧至少包括七种不同的能力: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体态智能、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后两种智能成为情商理论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为科技革命注入新生力量,在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催生出新的经济形态,为教育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夯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立足整体来看,两者是相互契合、相互赋能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进行应用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从育人队伍、教育内容、外部应用环境、虚拟场景、智能平台、教育载体等维度入手开展相关工作,实现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保证教育先进性与有效性,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商业航天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逐渐成为太空经济的新增长点,各国都在抢占商业航天的市场份额,利用商业化推动国家航天能力和航天产业发展已成为普遍共识.商业航天的战略和商业价值巨大:其一,商业航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卫星遥感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结合,为商业遥感卫星带来了大量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智能制造的背景,积极探索高职数控加工教育的改革创新,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有助于促进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活动的高效化开展,使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与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相适应,为智能制造领域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从智能制造背景入手,积极探索了高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和实践的主要措施,力求能全面改进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活动的质量,有效支持学生对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的深度学习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商业模式的改变和知识的更新迭代,对于新商科人才的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在“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人工智能课程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探讨,并对新商科背景下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元智能理论是诞生于美国教育改革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理论,在西方国家的教育革中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该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多元智能理论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性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试在化学教育中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旨在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和对学生智能发展的影响的探讨,为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至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多次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可见国家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各行各业应当把握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改革的机会,保障行业发展走进一个新纪元。以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为例,人工智能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多选择。以下内容将展开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历程的分析,指出人工智能对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意义和挑战,总结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就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