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如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农村场域中开展了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冀望农村贫困人口能够“如期脱贫冶。 中国农村扶贫工作主战场始终在农村,采用的主要是政府为主导的“强力冶式扶贫,然而,现实中农村相当多的贫困人口是通过进城打工方式脱贫的。 虽然在这种脱贫方式中农民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成本低,实施也比较容易,但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政府没有将农村扶贫转向到城镇,更没有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开展城乡联动扶贫工作。 如今,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以“人的城镇化冶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政府需要将农村扶贫、脱贫工作融入到城镇化发展中,进而更好地引导、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进城脱贫。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贫困人口瞄准中的政府、政府专门的扶贫机构与基层扶贫组织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出现两大博弈过程。基于扶贫机构工作认真负责与否,建立政府、扶贫机构和扶贫对象三大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博弈模型的最优解提出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瞄准精度的建议:建立农村贫困人口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督查的积极性,注重督查的效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等。  相似文献   

3.
反贫困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反贫困成功的关键。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反贫困具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为: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存在一定偏差,扶贫的政绩化严重;在反贫困主体上重行政行为,对引导社会和贫困人口参与不够;扶贫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和社会保障等。为搞好农村扶贫开发,提高反贫困效率,必须从重视农村反贫困政策理论的研究和指导;健全农村扶贫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反贫困绩效评价机制;提供扶贫法律保证等方面来改善农村反贫困中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4.
2003年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对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3年扶贫重点县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763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60.8%。农村低收入人口2946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2.4%。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4709万人,占全国同类人口的55.3%。 一、绝对贫困发生率8.9%。2003年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上年略有增加,贫困发生率反弹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8个百分点。 2003年中部地区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增加35.4万人,西部地区减少24.7万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扶贫重点县  相似文献   

5.
2006年全国扶贫重点县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贫困人口下降167万根据对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2006年,扶贫重点县的农村贫困人口1266万人,占全国农村贫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2005年,扶贫重点县的农村贫困人口1433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0.6%。农村低收入人口2191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3.9%。两者合计为3623万人,占全国同口径人口的56.3%。与上年相比,扶贫重点县贫困人口减少11.2%, 低收入人口减少15.5%。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四川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为指导,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易地开发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以工代赈等扶贫政策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逐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模扩大;农民医疗条件及健康状况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各项扶贫基金,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仍存在着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尤其边境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更加突出。为此,在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为对象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农村贫困人口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教育、健康、年龄、生活、劳动力等方面的特征,可为今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制定更有效的边境农村扶贫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把社会发展仅视为单纯的经济现象的传统社会发展观对农村扶贫所导致的弊端,指出应当用全面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农村扶贫,把农村扶贫汇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农村扶贫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农村贫困社区的综合发展为内容,以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积极变迁.在农村扶贫中,应当考虑到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心理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引入农村贫困人口民主管理和监督、社会保障、竞争和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等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制定的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实现在即。但是扶贫开发工作仍不能放松。这是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农村贫困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新世纪新时期还要继续扶贫。但问题是新时期中国农村如何扶贫?  一、对当前农村贫困形势的基本判断  1、“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革初期,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超过25亿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3%。通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民族山区远离中心地区 ,尤为贫困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以贵州省境内行政交界处四个贫困乡镇作为一个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该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加速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进行研究 ,认为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小城镇、向非农领域转移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镇化之所以面临着如何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忽视了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即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基础没有夯实好。而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又是建立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关系不协调或相互脱节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仅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提高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更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镇居住、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社区服务是小城镇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族地区的小城镇社区服务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 ,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小城镇社区服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步伐 ,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民族地区小城镇社区服务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从五个方面思考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建设对于江苏沿海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江苏沿海地区小城镇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江苏沿海地区小城镇建设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内部城乡二元对立、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愈发凸显。作为对传统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突破与超越,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培育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根据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政策目标,特色小镇将有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要素流动障碍,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群内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创建中的浙江省特色小镇,根据其空间布局的不同,可划分为中心镇、卫星镇和专业镇三种类型。可以通过产业修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三类功能的有机结合,增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社会联系,营造城乡高效互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群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小城镇经过多年的建设,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规模小、基础配套设施差、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针对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根据各地社会经济情况发展特色性小城镇,依靠雄厚农业科教实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小城镇等建议,将对陕西省小城镇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辽朝兴起之后,在其腹地——上京道和中京道设置了大量城镇。针对这两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民族聚族而居的特殊情况,采用多方面、多角度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其文化特征。结果表明,这两个区域内的城镇存在契丹文化和汉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这就构成了辽朝腹地城镇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则滞后于东部发达地区。改变西 部城市化落后状况的关键,就是要依托现有区域中心城市,在不断提高西部农村工业化程度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西部 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西部农村城镇化水平。其战略途径为:区域综合协调发展;点轴开发;等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