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河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受六大因素制约,一是要素制约:资本运行低效率;二是结构制约:资本配置低效率;三是科技制约:科技投入少,转化率低;四是经济规模制约:资本集中度、规模经营度低;五是经营管理因素制约:经营管理水平低造成资本低效运营;六是体制制约:根本原因在于不珍惜资本。  相似文献   

2.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复杂系统.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及作用机理,树立全面效益观;树立生态人观念;建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的自组织系统;确立新的城市发展核算体系;发展城市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
学科新书架     
《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简介 宁波大学商学院俞立平教授著,学习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信息资源与资本、劳动力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理论研究表明,深化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加快知识与技术进步的步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信息资源能够节约自然资源,从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信息资源与知识的传播处理机制不同,具备自身的特殊规律;信息资源通过组织或个体的决策和行为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往往面临着在资源枯竭后不能持续发展的困境,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在界定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构成。创新主体要素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科技中介机构,创新环境要素包括法制与政策环境、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程度。最后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6—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数据,从人口、资本视角出发探究要素城乡结构与地区经济韧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和金融城乡结构均与地区经济韧性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表明持续推动人口或金融资源的城镇集聚,并不能持续增强经济韧性。而两者的协同度对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即跟随城镇化步伐合理发展城乡金融,能有效克服经济脆弱性。异质性研究发现:最优人口城乡结构呈现“东>中>西”的现象,金融城乡结构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显著,协调度对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度是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来增强经济韧性的。据此建议,合理规划城乡发展需要均衡要素间的城乡结构,以保证经济系统健康平稳。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作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经济系统和人口系统得分高,上升趋势显著;其次是资源系统;得分低且不稳定的是环境系统。在测算系统对系统、系统间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后,得出结论:各类协调系数都在不同程度上升,但是制约新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大因素是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对于发展林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持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前提。林业生态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包括环境要素和产业要素,环境要素对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分析模型,林业生态产业链稳定性的基础性条件取决于合作效益的放大和内部利益的分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法的构成     
“法的构成”是指法由哪些要素投何种规则组成一个具有科学、完整的外部形式和协调一致的内在结构的法的有机整体。它具有三个含义:(一)法的构成要素,即法由哪几个要素构成;(二)法的构成规则,即法的各个要素是按何种科学规则组成一个法的有机体;(三)法的构成的价值取向,即法的各个组成要素按科学规则组成一个具有科学,完整的外部形式和协调一致的内在结构的法的有机体,从而使法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法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含义、具有不同层次的内容。与内容的层次性相适…  相似文献   

9.
从影响科技创业活动的关键环境要素入手,构建科技企业创业环境构成要素模型。政策法规、金融、市场、科技、人才、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和自然等环境要素与科技创业企业共同构成了创业生态系统,决定着科技创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科技创业环境是在支持创业活动的导向下,在一些诱致性因素和强制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环境生态子系统交互作用、累进循环而形成,通过创业者、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Tobit回归模型,对宁夏生态资本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宁夏总体生态资本效率处于有效率的阶段,其中,2006—2011年波动下降,2009年达到最大值,2011年后“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于稳定;Malmquist指数分解显示技术进步是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推动生态资本效率的关键力量,生态用水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对宁夏生态资本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城市人口密度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生态资本效率呈现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人才资源与人才资本的概念特征,概述了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的要素及其重要性。在分析以政府为中心模式的人才配置系统的弊病基础上,给出了以市场为中心模式的人才配置系统组成,系统论述了各个组成模块的功能特点,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的一种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协调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文章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生态城市的特点与系统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生态城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生态四个子系统.使用VENSIM软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6种方案,结果显示方案5、6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最佳方案,是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生态良性循环的,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引入系统论的概念,来探讨高等教育如何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谋取最大效益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它是由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许多子系统所组成。所谓系统,是由互相作用又互相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一般由输入、转换(中间处理)、输出三个部分组成。高等学校处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它是一个人工开环系统,由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组成,它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小系统。各个系统的功能,不是组成该系统各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该系统各要素功能最佳实现所获得的总体最佳目标。提高教育效益,就是在动态中协调教学、科研等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求得最优化科学管理及最佳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各方面 ,是一个复杂的生态 -社会 -经济大系统。该系统的运行是在内、外在动力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并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内在动力主要由协调的人地关系和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两方面组成 ;外在动力主要包括市场经济杠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科技资源要素及其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强调了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重要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增长函数法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这一点。因此,科技资源要素应和其他要素一样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但由于科技资源本身具有的特征,决定其参与收益分配的形式不同于其他要素,它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外部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京津冀为研究区域,基于DPSIR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灰色关联、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潜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京津冀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潜力呈良好发展态势;各维度对潜力水平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显著的是呈上升趋势的驱动力子系统,压力、响应和状态子系统对影响子系统的发展趋势影响不大;社会驱动、环境质量、产业结构和经济响应为强关联层;资源压力、环境压力、资源供给、生态调节、生态响应和社会响应为中等关联层;经济驱动为弱关联层;京津冀旅游环境系统间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着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修复需要较长时间,无法立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的现实制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和经济等诸主体要素的协同发展,需要稳定持续的资本投入与农业产出,而投入与产出的对象则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农村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土地资源战略与农业产业布局作为先决条件,土地的利用方式是其根本,土地要素是各个发展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城乡土地置换利用城乡土地存在的差价,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引导下,为农村发展提供稀缺的资金,保障农民既不失去土地又提高生活水平,还促进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的改善,以及农业产业集约经营,为农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共同持续发展,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分析至关重要。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湖南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并介绍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个子系统及总系统的得分;通过得分分析了当前湖南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洋科技与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一样,是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可以有效促进海洋科技进步和产业化。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对山东省2004—2012年海洋经济总值与资本、劳动力、科技投入的统计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劳动、科技等要素投入每增长1个标准差,将分别影响海洋经济产出增长0.980、-0.015、0.010个标准差。山东省海洋经济呈典型的资本驱动型特征,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高。基于科技进步的视角,山东省应进一步提升海洋科技要素投入水平,创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资源是乡村价值的重要组成和特色禀赋,也是乡村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动力。推动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资本要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乡村资本外流且内部积累不足的背景下,提升城市资本与乡村生态资源的有效结合程度至关重要。从公共产品视角和产权维度出发,乡村生态资源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由于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目标导向差异,纯公共产品应完全由公共投资进行,纯私人产品应完全由私人投资进行,准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则应分别由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主导进行。通过加强保护空间载体与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多元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监督、设计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等具体措施,能够实现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