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中亚国家的独立,其伊斯兰势力迅猛发展,十分活跃,并在该地区的政治生活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因而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我国与中亚在地缘上相邻,西北少数民族与中亚又有着民族、宗教、文化上的联系,中亚伊斯兰势力的复兴必将对我国造成一定的政治影响,因此,探讨中亚伊斯兰势力复兴的基础及发展前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角度看,阿富汗民族国家的构建经过了建构、解构和重构三大阶段。杜兰尼王朝的建立标志着阿富汗民族国家构建的开始;"四月革命"爆发后,阿富汗民族国家面临解构的危险;"塔利班"政权倒台后,阿富汗民族国家的构建出现了重构的契机。历史发展进程中内外交往的复杂性外化为民族国家构建的复杂性与漫长性。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表现出与现代化推进的同步性、曲折性、伊斯兰作用的有限性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3.
阿富汗尼是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和运动的代表人物。其基本主张有三: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伊斯兰教融合来复兴伊斯兰文明;以穆斯林民族团结击退西方殖民侵略;实行共和宪政政体。这些主张,是阿富汗尼对伊斯兰现代化进程思索的结果,也吸收了瓦哈比主义和青年奥斯曼党人的泛伊斯兰思想,并受到西方思想和塔赫塔维思想的影响。阿富汗尼的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想对穆罕默德·阿卜杜、哈桑·班纳产生了重要影响,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伊斯兰世界的民族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阿富汗虽然是一个落后的内陆山国,但一直是大国角逐的重要场所。冷战初期,苏联和美国以提供经济援助的方式在阿富汗展开争夺;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支持阿富汗抵抗力量,双方在阿富汗进行了“代理人”战争。冷战结束后,随着中亚五国的独立,阿富汗地缘政治地位进一步上升。“9.11”事件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反恐战争。此后,美国主导了阿富汗的重建,并乘机实现了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阿富汗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不可或缺的棋子。  相似文献   

5.
在苏军承认在阿富汗失败10年后,不稳定和恐怖主义正在困扰世界,这种困扰的根源多半在于美国在阿富汗建立的非同一般的反共联盟。约翰·库利的这本令人不安的著作不仅详尽地叙述了中央情报局如何与伊斯兰激进分子密切合作,策划并进行这场圣战,而且详尽地叙述了英国如何纵容这种联盟。这种联盟以头脑一时发热开始,发展成一起严重事件,最后以流泪告终:阿富汗成为一片废墟,而阿富汗老兵把好战行动扩散到从埃及、阿尔及利亚到俄罗斯和中国等一系列国家。  相似文献   

6.
1979年12月,苏军大举入侵阿富汗,开始了长达10年之久的苏联最后一场对外战争。本文根据近年来问世的俄文资料,叙述了二战后苏阿关系的演变,着重阐明自1978年4月政变至1979年12月阿富汗国内的局势,以及苏联所采取的对策。文章强调,由于判断失误,苏共领导在小范围内所作出的决策使必然会给本国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是法国败降后英国孤军作战的产物。直至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抵抗运动在英国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英国率先倡导欧洲抵抗运动并成为支持欧洲抵抗运动最早的国际中心。但该政策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保守性和矛盾性。苏美参战动摇了前一时期英国政策的战略基础与核心理论,更增加了其保守色彩。SOE在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难题也加速了英国政策向保守方向演变。但战争形势的缓解和战时内阁对SOE的改组又为英国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能。随着盟国战略反攻开始,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大规模实施与英美战略密切相关;不同的战略需要决定了英国政策的偏重和具体内容的差异,同时反法西斯短期战略需要与英国在特定地区和国家追求的长远政治利益及其矛盾斗争导致其政策复杂多变。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至德国投降,英国政策渐失其积极内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初穆斯林世界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高度政治化的伊斯兰教宗教极端势力得以崛起,中南亚国家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到中国新疆的政治稳定及国家安全。在中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中,通过对阿富汗、印巴及克什米尔、车臣及中亚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中亚、南亚一些国家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后本·拉登时代,哈卡尼网络在非传统国际格局中日益成为影响美国、巴基斯坦关系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期、苏联撤出阿富汗之后、"9·11"事件之后三个阶段。哈卡尼网络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隐蔽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组织的中枢性、讲究策略的战略方法。后拉登时代,围绕如何对待哈卡尼网络,美国、巴基斯坦之间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哈卡尼网络成为影响美、巴关系持续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美、巴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二者在"反恐"问题上需要相互借重,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巴基斯坦作为美国反恐"前线国家"的地位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0.
1989年2月15日苏联从阿富汗撤出了最后一名士兵,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侵阿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已经作为历史过去了,但对这个事件并没有作出历史的总结,许多问题仍然似是而非,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目的和动机便是其中之一。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一个重大步骤。美国卡特政府的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就持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以来,阿富汗所进行的现代化改革是落后国家努力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典型个案.为了揭示阿富汗现代化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规律,从社会历史条件、地缘政治环境、外部势力的干预等角度,分阶段论述了这些因素对阿富汗现代化改革的影响.结论认为:阿富汗王室在现代化改革中面临多种结构性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了君主制度的终结和现代化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阿富汗现代化经历了启动、发展、挫折和重启四个时期,显现出阿马努拉国王的世俗化改革、"十年宪政"、"塔利班"的伊斯兰化实践和阿富汗战争后重建等四个现代化的高潮或低谷。历史发展进程中内外交往的复杂性外化为阿富汗现代化进程的曲折性与长期性。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部族政治"、民族国家建构的同步性和"地缘政治的影响"等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苏联出兵阿富汗是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事件 ,并为双方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苏联解体和阿富汗长期处于内战之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冷战背景下导致苏联入侵阿富汁的三个方面原因 ,并初步分析阿富汗战争给对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政治理论构成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苏联在阿富汗的行动,被广泛说成是苏联向波斯湾推进的开始(有人说是继续),以攫取战略性的航道、不冻港,而最重要的是为了攫取石油资源。谋取石油的因素是和下述观点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5.
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是法国败降后英国孤军作战的产物。直至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抵抗运动在英国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英国率先倡导欧洲抵抗运动并成为支持欧洲抵抗运动最早的国际中心。但该政策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保守性和矛盾性。苏美参战动摇了前一时期英国政策的战略基础与核心理论,更增加了其保守色彩。SOE 在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难题也加速了英国政策向保守方向演变。但战争形势的缓解和战时内阁对 SOE 的改组又为英国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能。随着盟国战略反攻开始,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大规模实施与英美战略密切相关;不同的战略需要决定了英国政策的偏重和具体内容的差异,同时反法西斯短期战略需要与英国在特定地区和国家追求的长远政治利益及其矛盾斗争导致其政策复杂多变。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至德国投降,英国政策渐失其积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社会主义是伊斯兰国家在反对外来殖民侵略、捍卫国家独立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族主义、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兼容、调和而形成的社会思潮和运动,经历了从酝酿到形成体系的发展过程。伊斯兰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伊斯兰特色,强调实行既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第三条道路”。但伊斯兰社会主义是伊斯兰教和社会主义的相互结合、相互利用,且主要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歪曲与误读。  相似文献   

17.
邮票中的反法西斯战争方言编译青年近卫军为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中的斗士,曾被德国占领的国家发行过很多纪念邮票,苏联为最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画有五名青年近卫军队员肖像的纪念邮票。五人左起为格罗莫娃(女)、泽姆霍夫、科谢沃依(政委)、邱列宁...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4,(4):47-47
从8月1日开始,美国官方相继关闭了位于北非、中东等地的多个大使馆,美国国务院称,“基地组织及其分支机构正在策划从现在开始到本月末发动恐怖袭击。”基地组织的活跃程度。在被驱逐出阿富汗12年之后仍未见有太多降低。基地组织的经济管理可以为我们管窥一下它至今仍旧保持活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亚各国与俄罗斯历史关系、十月革命与中亚各国、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作用等方面 ,探讨了苏联时期中亚加盟共和国向分裂演变的主要原因 ,并就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后对周边国家 ,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影响提出看法 ,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解体后出现的思想真空,原苏联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开始复兴,“伊扎布特”乘势进入中亚。伊扎布特在中亚散布宗教极端思想,从事反政府和分裂活动,其危害在乌兹别克斯坦尤为严重。伊斯兰复兴、相对恶化的经济条件、权力分享族际的失衡、年轻男性失业人口的猛增等因素相结合,为伊扎布特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中亚国家需要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层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宗教政治化,维护国家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