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丽 《北方论丛》2008,(4):22-24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曲调范式;在"以诗从乐"的时代,道教音乐清新、飘逸、婉媚的审美风格直接影响了花间词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2.
宋词中也有“江西一派”之说。晏殊不讳言自己写情词,但以为其词情与柳永有品位雅俗的区别。晏几道为《小山词》撰序,是宋代词人第一篇为自己词集作的序言。序中主张词要抒写个人的感情,与宋德“文以载道”之说以及宋诗中说理之风迥异其趣。欧阳修自称“情痴”,蕴有探讨人性根本的哲学意义,闪烁着批判禁锢主义的思想光芒。黄庭坚词论突出晏几道的“痴”,更是欧阳修“情痴”的扩大,表现出一种违抗“道”、“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北宋词人晏几道与南宋词人吴文英的恋情词源于他们相近的恋情生活和伤痕心理。在表现方式上同以追忆和梦境为主 ,但梦窗词显得更复杂更深隐。在情感特征上具有相同的真挚伤感 ,既有恋情的 ,又有身世际遇的 ,不同的是梦窗词中闪动着时代的悲感。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的论词专文——《词论》是词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章,历来对它基本持否定态度.前人认为她"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此论未公".而今天的研究者则从词学发展的角度着眼,认为其词学观是"保守的","她说词的理论却大部分应当批判",《词论》"限制了她的创作成就","阻碍了词的发展".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学术界对《词论》的研究,往往缺乏辩证的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近些年来,对李清照及其《词论》的研究仍然缺乏持平之论.而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词论》,不仅对于认识这篇文章本身,而且对于评价其创作得失,乃至如何看待词这种特定文学形式的发展、词坛上革新与保守、婉  相似文献   

5.
词是音乐文学的代表样式,音乐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唐代是道教的全盛期,产生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受到道教音乐的浸润,其直接表现就是道教音乐对于花间词的音乐体式和风格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音乐转化成词牌,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参照的曲调范式;在“以诗从乐”的时代,道教音乐清新、飘逸、婉媚的审美风格直接影响了花间词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6.
南宋辛派词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南宋辛派词人登上词坛,其不同于传统词人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式就引起了同时代及后世的关注.20世纪以前,对"辛派"的评论主要以词话、词序及词跋的形式出现,在肯定其独树一帜的同时,多数论者对其"豪而不婉""放而不敛"的弊病予以批评,忽视了辛派在反映现实、解放词体方面的贡献.20世纪以来,更多学者充分肯定了辛派提高词品及其散文化笔法的意义,研究趋于更加全面和客观.  相似文献   

7.
晏几道(1030?一1106?),字叔原,号小山,父亲晏妹在未真宗和宋仁宗两朝都深得宠信,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地位显赫。这在其他喜欢炫耀祖业家世的文人那里,少不了要津津乐道,视作进身之阶。而晏几道则有些不一般,虽说他青少年时期在父亲的荫庇下,过了一段风流公子的生活,但他很少自鸣得意。其实晏几道也算不凡,他出身高资却性情孤傲,不愿依附权贵,因而仕途坎坷,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今河南许昌西南)监、开封府推官,地位卑微,生活贫困。曼几道在词的创作上与曼殊齐名,人称二晏,或大小晏。他的词辑为《小山词》。论晏几道…  相似文献   

8.
郭慧英 《船山学刊》2005,(2):122-124,121
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主要表现为:自出机杼,词句清新优美;语言浅俗,形象鲜明生动;词音律和谐婉畅;心理描写富有戏剧性;善用白描手法和移情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姜词当属于清雅派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词划分为豪放、婉约两派,有些论者还把姜词划入婉约派。这种“两分法”对于南宋以前的词派也许是适用的,对于南宋及其以后的词派就很难适用了。其原因就在于南宋词坛上出现了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姜夔,又出现了一批姜氏词风的后继者。他们的词分明是在豪放、婉约两派之外别树一帜,自成另一新的词派。 早在南宋末期,柴望在《凉州鼓吹》(即《秋堂诗余》)的自序中,就把词分为三类、三等,认为“大抵词以隽永委婉为尚,组织涂泽  相似文献   

10.
安阳话“当么”与“敢”的语法化及主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殷都学刊》2009,(2):136-141
安阳话中"当么"和"敢"是两个有代表性的情态副词,在与其它方言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本文梳理汉语史上这两个词的流变,并分析其主观化的表现及语法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舒亶词     
舒亶是北宋词坛重要词人,然其词长期以来却被文学史"遗忘".他的词在内容与题材上深化了苏轼开创的"士大夫化"抒情道路,形式上亦显出打破诗词界域,扩大词之表现功能的努力.而他参与制造的北宋"乌台诗案",也间接影响了宋词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与本质性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不仅表现在他的"异位"和"异位拓扑学"的思想之中,而且表现在其"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对线性历史话语的解构,其"词物分裂论"对"可见物"的彰显与突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不仅促进了视觉文化和空间政治的兴起,而且引发了一种空间化的、对事物本身做出"本质描述"的话语或写作方式的革命.这种返归事物本身的本质化写作倾向与解构主义的游戏化写作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历史写作、文学创作、文学文化批评无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凌天松 《兰州学刊》2007,(1):149-152
历代词家对蒋捷词的批评莫衷一是,分歧主要集中在艺术水平与师承归属上,通过对各家批评的分析可以看出:蒋捷词兼法稼轩、白石,博采众长,容豪壮与深婉,词风旷达疏隽,小词独树一帜,堪当"宋末四大家"之评.  相似文献   

14.
宋代苏轼实在是位能豪能婉、能刚能柔的词坛多面手。他不仅开创了豪放词派,婉约词也写得辞情蕴藉,韵味醇厚,有的还能熔豪放与婉约于一炉,使其婉约词独具个人风采。  相似文献   

15.
杨雨 《甘肃社会科学》2006,6(4):149-153
按照传播学的理论,传播活动本身就决定并解释着人类社会的一切其他活动,词的盛衰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婉约"作为词学批评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它的形成、提出和界定,反映了在不同的传播阶段,为适应不同的传播活动的形式和性质,词的创作和审美风尚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并由此也决定了词学范畴的最终确立和词学理论的衍变.词在源起之初的传播媒介正是处于传播学意义上的第一阶段,即"示现的媒介系统"时期,这一系统的主要特点就是依靠"面对面"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直接进行交流来获取传播讯息,这一传播方式的娱乐性、即时性和随意性主要决定了词体形式上的"婉";当词进入传播媒介的第二阶段,即"再现的媒介系统"时期,主要依靠文人的案头创作和书面传播的词体逐渐被提升到"婉约"的高度,即不仅要求形式上的婉媚和谐,更要求内容上的微言大义,"言近旨远".正是传播方式的改变决定并解释了词由起源于坊间歌楼的浅俗最终走向文人案头的典雅,成为与诗并驾齐驱的一代之文学.  相似文献   

16.
小山词梦意象浅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宋晏几道字叔原 ,号小山 ,晏殊幼子。几道能文章 ,尤工乐府 ,有《小山词》一卷 ,今《全宋词》[1] 录有 2 6 2首。读小山词 ,频频入眼的是“梦”字 ,它直接出现了 5 9次 ,出现梦字的词占其今存二百余首词的近四分之一 ,本文在此试析小山词梦意象。一、梦意象表层的抒情类型  晏几道梦词几乎全写恋情 ,个别篇什抒发羁旅归思。具体来说 ,有以下这几种类型 :(一 )高唐之梦“高唐”一词出于宋玉《高唐赋》 ,文称战国时楚怀王尝游高唐 ,怠而昼寝 ,梦见一妇人曰 :“妾 ,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妇人离开时…  相似文献   

17.
以《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为例,分析了晏几道这种至情至性的情感形象。并以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晏词打破了传统词作人物形象泛化的格局,使思慕的对象更加明确具体;作品运用梦、酒、月等多种意象表现其至情至性。  相似文献   

18.
晏几道的词,倾注了词人全部真纯的感情,并融入昔盛今衰的身世,于凄凉、伤感、孤独的词境中蕴含着人性之美和身世之慨,从而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大定、明昌时代,金代社会进入承平时期,其词坛创作主体是吮吸着金朝本土文化乳汁而成长起来的"国朝文派"词家,其词风特征是:审美风格上豪放与婉媚并重;词家主体精神上追求隐逸与自适;词体特征上典雅与浅俗共存。这主要源于此时期多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首先,世、章二帝偃武修文,推行汉文化与保持女真旧俗两相并行的文化政策;其次,受世、章二帝的创作风尚与喜好的影响;再次,北方地域文化环境以及女真民族质实、勇武等民族心性对词文学雄健亢爽、率直俚俗风格的影响;第四,在词体发展上,"苏学行于北"以及北宋绮丽艳冶之词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苏辛词风异同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词的发展史上,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都是别开生面的大家。他们先后以特具的胆识、卓荦的手笔突破了以纤艳柔脆之调抒婉委轻软之情的传统词风,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然而,不同作家在同一艺术领域内有所新的创辟,并不就等于他们的步履先后同印在一条蹊径上。特别是作为作家的艺术个性集中表现的风格特征,即使在构成因素上他们容或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