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发展社会经济和社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探索了一条非公有制经济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崭新道路,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亮点。在新形势下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中国光彩事业组织建设及机制创新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创新组织形式,建立促进光彩事业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增强光彩事业的实施力量;形成典型促动机制,加大光彩事业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光彩事业的社会氛围;形成联动机制,建立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增强光彩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制度建设机制,健全财务、人事管理制度,促进光彩事业逐步走向制度化和正规化;建立项目综合评价体系,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有序推进,促进光彩事业健康成长;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机制,扩大中国光彩事业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2.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是惠及广州市全体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重要课题,不仅涉及减轻老年人家庭养老负担的微观层面,也涉及扩大消费、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等中观层面,更涉及广州市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强化国际竞争力等宏观层面,因此解决好老龄服务事业中的诸多问题,是广州在新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广州市在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主体责任、实现资源整合、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提升养老服务包容性和人性化的六点建议,为完善广州市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由于以往的学者更多地偏重于从经济或技术层面来研究园区建设问题,不经意中忽略了高新技术园区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实体存在的特殊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考察园区建设,不能忽视园区社会内在的社会性特点。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来建设创新型园区,对创新型园区建设及其社会的功能意义作出新的思考,除经济、技术层面的特点要求之外,还需要在促进园区社会发展、推进园区社会建设、加强园区社会管理和提高园区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作出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简化和凝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客观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创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厦,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及促进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其基本内容大体包括如下部分:社会体制、民生社会事业、社会管理、社会规范、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体制改革是社会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聚焦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从整体上谋篇布局,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促进社会结构的调整,应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观与社会文明观具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从社会系统结构、社会文明结构、社会评价结构内在统一的视觉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意蕴和本质要求在于:在物质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坚持生产力尺度,建设物质文明;在精神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坚持人的发展尺度,建设精神文明;在制度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制度尺度,建设制度文明;在生态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环境尺度,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城市社区建设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不仅考虑社区建设的行政化建设,更应重视通过心理化从中、微观层面上进行城市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的心理化策略主要从推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加强社区心理卫生的建设、强化老年医疗保健和心灵安慰工作、做好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和促进人际沟通、做好冲突协调等方面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道德建设同为社会有机体的两种主要调控手段 ,从历史与现实 ,理论与实践层面考察 ,二者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着相互耦合之处。基于此 ,法治可以促进道德建设。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集中于分析与剖解法治促进道德建设的范域、途径和效力。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是“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的试点区。1995年,奇正藏药集团参加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民协组织的“光彩事业赴藏考查团”。在考查期间,开始在拉萨设立藏药研究机构,在西藏林芝投资藏药厂和药材保护基地的“光彩项目”。8年过去,奇正在高原连绵的山路上,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实践三方面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逻辑,并说明节约理念是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继而从政府、产业、社会三个层面出发,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我国应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分三个层面进一步加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政府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政策体系;产业层面应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强扶持政策,引导绿色投资;社会层面应进一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生态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清政府创办了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南洋公学、邮传部铁路管理传习所等一批铁路学堂,为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培养了不少建设人才,有力地促进了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虽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缺乏统一管理、师资短缺、经费紧绌、生源不足、战争动乱等困境,办学条件艰苦,但培养出的铁路建设人才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近代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从而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化的基本完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的过程,它的发展既得益于社会建设事业的推进,同时它的发展和完善也对促进社会建设事业产生了助力,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显见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从物质投入、法制建设以及目标与具体措施等方面入手,才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的过程。伴随着高教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投融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突破了过去长期以来由政府作为唯一的投资主体局面,出现了由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投融资格局。但是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在拓展社会投资融资渠道上仍然进展不大,收效不明显。这既有观念层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层面的原因。要改变目前局面,政府、社会与高等院校三方应共同努力、协同配合,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试论确立受众中心的两个层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移,是目前为止西方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基本趋势。8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播事业亦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受众中心之萌芽,然迄今为止,真正的受众中心远未确立。本文试图从大众传播社会控制系统层面和大众传播媒介个体运作系统层面,即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探讨我国大众传播确立受众中心的环节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来自科学系统的影响。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者之间既相互差异又互相依存、功能互补,无论在认识还是实践层面上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和必要性。有必要从“科学和谐”的角度认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实施以科学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知识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8.
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能简单从技术层面来理解,而更需要从文化层面来考量。就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良性运行而言,制度伦理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作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都缘于制度伦理的缺失。在实践中,需要通过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来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19.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品质高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而又富有活力的、宏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广大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要打造这样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靠什么?从宏观层面讲,一靠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和弘扬.这种风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最强大的社会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0.
"教育亲情疏离"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关怀伦理学"则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师生关系的品质,促进二者的亲近和谐.文章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教育实践层面上提出构建亲近和谐师生关系的设想,以期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