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不近座儿
  在老北京,家里来了客人,孩子是不能近座儿的。所谓不近座儿,就是不靠近主人和客人坐的座位。
  换句话说,家里来了客人,是大人们的事儿,跟孩子没什么关系,孩子不能凑过来跟客人聊天。  相似文献   

2.
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日常居住的家庭,会客是在客厅,写作是在书房,睡觉有卧室,做饭在厨房。每个居室有每个居室的功能。毫无疑问,床是人睡觉用的,一般都放在卧室。
  但老北京,也有住房窄瘪的人家,一间房多功能,既是客厅,也是书房,又是卧室,那会儿用煤炉烧饭取暖,所以这间房还是厨房。  相似文献   

3.
母亲周年祭     
2016年2月28日下午2点20分,母亲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3月1日上午,我捧着母亲的骨灰领着弟弟妹妹们走入墓地。
  不到100米的路走得异常艰难,母亲捧在手心里越来越重,最后的一程我竟然有些踉跄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因言语不和,前夫又一次怒气冲冲地摔车门而去。
  她愤愤然,开车便走。
  她边开边想,让他开个家长会也能搞得如此不欢而散。“家长会”一词闪过之际,她猛然想起儿子还坐在后面的座位上。她从后视镜中瞥了儿子一眼,只见儿子面色很难看,嘴唇紧绷,虽然努力克制但还是泪流不止。她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心中的怒火立马被担心儿子的心情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坐堂医生     
1984年,我在北京铁路局工作期间,家住北京的82岁的老母亲病了,胸闷气短,腹部疼痛,不思饮食,去了包括铁路总医院在内的几家大医院,仍无好转,全家人甚是焦急。
  这时,几位邻居前来告诉我们,白塔寺药店有一位名叫姜子云的坐堂医生,据说医术很高,何不前去试试?只是老医生年事已高,每天只看20个病人,要早去排队领号。  相似文献   

6.
为了女儿,选择创业
  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由四号线地铁出来步行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扑面而来。周边都是老北京的胡同,居住的也大都是北京的老住户。四合院、老槐树、推着小车买菜的老人,孕育出浓厚的古都气息。罗竹君和朋友一起创办的西区剧场就坐落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民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编纂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集中立法表达。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并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此时代下的中国民法典编纂,不应忽视网络信息时代的时代特征,这已逐渐成为中国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春笋破土的季节,许多北京人去了宜兴,一部分人为了游览著名的“竹海”,更多人为了淘壶。
  宜兴的紫砂壶千百年来受到北京藏家们的关注。近年来,紫砂壶的市场走势不太好,但也没挡住北京人的脚步,有些人纯粹爱好所至,有些人去窥测市场走向。他们怀揣各自的目的来到春光明媚的宜兴古城,收纳眼中的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绿色公益     
王自新:“废旧电池回收大王”
  王自新,1968年4月11日生人,籍贯北京。北京市东华鑫馨废旧电池回收有限公司创始人。自1999年偶遇废旧电池的回收环保问题,通过研究确立:在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下,积极解决我国废旧电池回收环保问题,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社会化解决方案,实现废旧电池全面回收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倒脏土     
在老北京话里没有垃圾这个词儿。垃圾叫什么?脏土!您听着是不是觉得纳闷儿?其实40岁以上的北京人,大概都知道脏土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老北京人把垃圾叫脏土呢?因为那会儿的垃圾可没有现在这么多内容。当时的垃圾以煤渣和炉灰为主,煤渣和煤灰不就是“脏土”嘛。  相似文献   

11.
年味儿     
过年,讲究有年味儿。什么是年味儿?年有味道吗?当然有。
  所谓年味儿,就是过年的气氛。这种气氛有过节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氛围装点,有人们忙着回家、忙着买年货的过节心气儿,更有飘逸在城市大街小巷过年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陌生小伙来到关老家
  那是2001年的春天,家住河北三河市的青年王树才在看电影《有话好好说》时,被影片中的北京琴书串场配唱所吸引。他那时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京味十足、曲调又优美亲切的北京琴书。他回家后一直在想,这韵味感人的鼓曲,演唱者又是谁呢?我一定要尽快了解到,争取早日见到这位演唱的艺术家,这个喜爱演唱的文艺青年竟产生了一定要拜师学唱的强烈愿望。当他乘长途汽车来到北京时,才觉得自己太荒唐,这样大的城市,我对这位艺术家和单位的线索都没有,这可怎么找啊?转了大半天只好在傍晚又回到家。后来他请教了作家浩然,才知道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和他所在的单位。第二天他又起了个大早,终于在当天找到了关老的家。  相似文献   

13.
油画的写意性并非限于笔法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西方传统画是写实的,而中国传统画是写意的。这种虚和实的差异,长久以来被人们当作区别国画与西洋画的基本界线。在东西方艺术发展的长河里,这两大艺术主流,看似相安无事地在各自的范围内循规蹈矩地存续着。但平静的表象之下总有暗流涌动,不断地有人出来挑战权威,试图打破这种沿袭下来的古律旧制,这大概是艺术家求新寻变的特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达人”孙小平
  孙小平,1958年出生。海淀区宏嘉丽园小区的居民,也是邻居们口中的“绿色消费达人”。孙大姐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可多年来孙大姐一直保持着绿色消费的生活习惯,洗菜水用来拖地,淘米水用来浇花草,洗脸水存下来冲厕所。在家里的厕所和厨房装上节水龙头,卧室里使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25日,云南牟定县掀起了一场“打狗风暴”。连续发生的人畜被狗咬伤后得狂犬病致死事件,使当地政府专门抽调公、检、法、司及政府人员成立了打狗队,公安局长担任“打狗队长”,5天之内将全县5万多只狗捕杀干净。这一凶险消息让所有养狗惴惴不安,特别是北京养着50万只狗的家庭。而这万只狗只是截至8月份在北京公安局登记在册的,还多少狗是没有登名入册,谁也说不清。但能说清楚的是在全国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上,犬病的发病率是397例,死亡数是237人,已居所有定报告传染病之首。入夏以来,北京45家狂犬病免预防门诊就诊人数也急剧增加。截至8月22日,市生局公布北京今年已接报5例狂犬病例。入夏以来,北京因为狂犬病死亡两例的报道让刘朗这样资深的兽医十分诧异。毕竟北京已经连续11年没有发生狂犬病病例了。虽然狂犬病的病因有地域流动因素,大夫们不能肯定这两例就是在北京原发染病的,但这两例死亡已经让北京兽医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人一旦感染上狂犬病,致死率是100%。在北京西城鱼雁胡同的伴侣动物医院,大夫们被严格要求每月上交宠物狗免疫报表,认真询问每个狗是否有检疫证。每月来这个小医院打狂犬疫苗的狗有300~500只,医生从对每个狗主人的询问中得知,狂犬病的发病在整个北京市区非常少。让记者稍感宽心的是,北京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都是质量有保证的国际品牌,免疫效果是非常好的,能最大程度上保证人和狗的安全;除非狗自身免疫机能有欠缺。但从绝对意义上说,没有一种疫苗是100%万无一失的。尤其是外地使用的疫苗就不太注意品质。如果疫苗效果不好,就要靠对狗的检测了。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狗是没有条件、也意识不到需要检测的?说来说去,狂犬病仍然不能完全杜绝。  相似文献   

16.
绿色消费     
黄玮:让志愿者成为宣传绿色消费的主力
  黄玮,1976年出生于北京,昌平区保利罗兰香谷社区的书记、主任,同时也是社区活动的志愿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她多次组织社区环保类公益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她带领社区食品药品监督员与小区保安一起劝阻社区内烧烤小吃制作摊贩,不得在本小区内售卖烧烤食品;她与物业配合协作,将所有居民区的垃圾桶进行分类,引导居民做到垃圾分类处置,确保小区健康发展。她邀请资深健康讲师到社区授课,指导居民如何健康饮水,怎样节约和合理使用水资源,并将社区饮用水水表改小口径,身体力行地倡导节约用水、绿色用水。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逛潘家园地摊,偶尔见到如同《人民画报》尺幅的大型《画刊》(安徽),创刊于上世纪80年代初,虽然很薄,总共不过20页,就内容来说已是不可多得。综观这类画刊大致在同时期出版,比如:《中国书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文革时停刊),目前市场上大多200—300元/本);天津的《迎春花》、上海的《朵云》都属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美术刊物。
  以上三类就尺幅而论,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画刊》尺幅最大,为8开;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朵云》为16开;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迎春花》也为16开。  相似文献   

18.
正义路三号,在这里,我度过了童年时光,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它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所在地。这个大院很有些气派。有一座相当宏伟的办公楼和漂亮的大礼堂,另有一栋别墅式小楼,门口有花坛假山;大院有若干宿舍楼,还有一个灯光篮球场和单双杠等体育设施。有意思的是,记得有两座宿舍楼顶部四角有疑似日本军帽式的装饰物--据说原来这里曾经是日本宪兵司令部。60年代,有一本连环画叫《昨天》,曾经描绘这个大院大门口的样子。大院外是一座大约一公里长的小花园,叫作正义路,其北端连接长安街,南端连接东交民巷。附近居民和使馆官员及其家属常在这里休息娱乐。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6,(10)
北京小汤山附近住着一户奇怪的人家:一个女人养着几百只狗和上百只猫。许多狗从来不被铁链拴着,任由它们在院子里撤欢儿。据称,有小偷半夜曾想翻墙行窃,被突如其来、此起彼伏的狂吠声吓跑了。渐渐地,住在附近的农户习惯了这户新邻居。每周,他们都能看见成群结队的学生打着旗帜来这里参观;每个月,他们总能看见有人带着狗和猫走进这个院子,而出去时两手空空;更让他们好奇的是,时不时还有一些“老外”开着车驶进那扇紫红色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如此长的狗     
有一位盲人。一天他在街上走,踩到一只正在睡觉的狗的脑袋。狗“汪汪汪”地叫了一阵。然后盲人继续往前走了很长时间。这次他踩到另外一只狗的尾巴。这只狗也“汪汪汪”地叫了起来。盲人以为它是第一只狗。所以就说道“:这只狗可真长!”Such a Long D ogThere is a blind m an.O ne day he w alks in thestreet.H e steps on the head of a sleeping dog.The dog barks fora w hile.Then the blind m an goes on w alking for a1ong tim e.This tim e he steps on anotherdog’s tail.The dog barks,too.The blind m an thinks it is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