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携爱下厨房     
结婚前就知道,老公对吃很有讲究。可是我在家被老妈宠坏了,厨房里的活儿我一概不会做。"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可难住了我。我只好低声地向老公摊牌:我不太会做饭。老公呵呵一笑,洗手挽袖:"看我的。"他做了最拿手的饺子,一顿饭,就像是显摆的,居然弄了四个馅:荤的是猪肉茴香、三鲜;素的是香菇素馅、香椿  相似文献   

2.
鲁迅论诗     
鲁迅曾一再说他“不懂诗”,对诗“外行”。虽然他在青年时代就写过诗,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更写过不少的诗,可是他后来却表白道: “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十出现,就洗手不作了。”①这自然是自谦之词。其实鲁迅一生所留下的几十首诗,不论新旧,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令仍为大家所传诵。以鲁迅的整个成就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生活,我喜欢日子。在我写小说《青春万岁》的同时,我也喜欢说"生活万岁"!生活是无法剥夺的,夸张的与自恋的张牙舞爪,抵不住平常心的一行小诗,一杯清茶,一首小曲。我自磨豆浆,每逢磨好煮沸,我与我的大孙子就大喊大叫"喝豆浆啦"!叫着院落里  相似文献   

4.
正"只想更多的病人知道我""我一个星期门诊4次、院内的会议至少3次,此外还有教学,我带8个博士、8个硕士。每年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一百多场,平均每3天就有一场。周一到周五忙医院的事情,周六周日就忙学生的事情,有时晚上也要去看病、开会,我特别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江苏电视台多次邀请我做一档节目,都被我婉拒了。我不喜欢被报道,不想要病人以外的更多人知道我,我只想踏踏实实做一个医生,专心为病人服务,那是我最大的心愿。"在全国首个中医惠侨基地——江苏省中医院健康产业  相似文献   

5.
歌词的回味     
我听歌很注重歌词。往往是由于喜欢歌词或歌词里的某一句而喜欢整支歌,总是反复听,听而不厌,喜欢的某段或某个词也许并不是这首歌的主题或歌眼,但只要和我的感情体验相似或能引起生命追忆的,我就特别喜欢听喜欢唱喜欢回味。有些歌旋律很美,但歌词不美或不能引起共鸣,这都不能让我喜欢和百般回味。如果歌词又好旋律又美,在我心中这就是一首上乘的歌了。我不会追究这歌是谁谱的曲,我不会去喜欢自己不喜爱而出于名人之手的歌。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迎春晚会上,她演唱了一首《闪亮的日子》。他向来喜欢罗大佑的歌,而她的女声唱腔更具独特韵味,令他着迷。谢幕时,台下掌声雷动,呼喊着再来一首。她嫣然一笑,说:"那我就再唱首《东方之珠》吧,有人愿意与我合唱吗?"他被起哄的同学  相似文献   

7.
文娱生活     
《老友》2009,(1):52-53
诗人的痛苦一个诗人把自己写的一首长诗送到编辑部说:"先生,请您帮我看看。我所有的痛苦都在这首诗里了。"读完诗,编辑批注道:"你诗里的痛苦现在都跑到我头脑里了。"  相似文献   

8.
鲁迅论诗     
一魯迅曾一再說他“不懂詩”,对詩“外行”。虽然他在青年时代就写过詩,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更写过不少的詩,可是他后来却表白道:“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詩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詩——只因为那时詩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鬧,待到称为詩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这自然是自謙之詞。其实魯迅一生所留下的几十首诗,不論新旧,都有它的独特的风格,至今仍为大家所传誦。不过以魯迅的整个成就而論,詩并不占主要部分。“五四”以后,他也写过一些詩,毕竟是偶一为之。然而作为中国新文  相似文献   

9.
正"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喜欢张明敏的这首《我的中国心》,它曾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中华同胞的强烈共鸣。激昂澎湃的曲调,是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是海外赤子眷恋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一生写过不少诗,居多的是旧诗,其次是新诗,但他曾自谦地说:“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值得深思的是,鲁迅在声言“洗手不作”新诗之后,于一九三一年末到一九三二年初这一短短的时间里,在他主编的“左联”通俗刊物《十字街头》上,接连发  相似文献   

11.
阅读父亲     
父亲是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首无言的诗。要读懂父亲,必须用心灵去感悟……阅读父亲,让我领悟到海燕搏击风雨的澎湃激情。我喜欢吟诵高尔基的《海燕》,我从阅读父亲二十年的从军经历中,深深感受到,他就是一只勇于在事业的征途上顽强拼博、积极进取的海燕。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他无论干什么都喜欢追求卓越非凡。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他经常加班加点。记得有一次,我整整一个星期未见到父亲,我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告诉我:"你爸爸哪里也没有去,他晚上十二点回来,早上四、五点钟又去上班,这其间你正在熟睡,当然  相似文献   

12.
课堂真好     
一 每次上课,我都怀抱着一种莫名的冲动,走进学生的视线之中.对于课堂,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我喜欢课堂,我喜欢当老师的感觉.为什么我会喜欢课堂?因为,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显现我之为"我"的独特的生命意义;那里,才是我生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3.
祖孙赏邮票     
"爷爷,你手里拿的是一本什么书呀?"孙子稚嫩地问我。"2004年的集邮册呀。"我回答着并向书房走去。"给我看一下好吧?""可以,你去洗洗手,只能看,不能摸。"我趁他去洗手,在书房里将放大镜和小镊子找出来,将集邮册放在桌上。翻开集邮册第一页,"真好看,可爱的猴子!"孙儿惊呼。一只脸谱化、宠物化的现代造型的"生肖猴"赫然映入眼帘。我告诉他,这是我国邮电部发行的第三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14,(12)
正幼时的我就喜欢音乐,读师范后更加迷恋音乐。1953年师范毕业前夕,我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居然被江西《教育工作》杂志刊登了,从此,我就有了一个"音乐梦"。从事教育工作后,在紧张的教学之余,我不仅努力学习音乐理论,还坚持歌曲创作,陆续在《赣江新歌》《广播歌选》《长江歌声》等刊物发表过作品,其中有3首还被广播电台播放了;更让我惊喜的是,1956年5月间,县政府派人通知我去参加江西省召开的"音乐创作座谈会",由此更坚定了我的"音乐梦"。  相似文献   

15.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注意从情感方面去认识外语教学过程的本质,探索外语教学的科学途径.对我们不乏有益的启示。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曾作了这样一次有趣的调查,即让一个班级的学生填写一张表"你对你的外语教师的看法:①喜欢;②敬而远之;③不喜欢。"结果是45%同学喜欢,40%敬而远之,15%不喜欢。然后对照他们的外语学科成绩,我发现45%喜欢教师的同学成绩都很好,15%不喜欢教师的同学的成绩都很不理想。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得出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教师,就很难想象他会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而…  相似文献   

16.
老师,对不起     
刘蓝 《新少年》2013,(Z2):20
"看那个同学乐的……"略带沙哑的声音从讲台那边传来。我马上收敛了笑容,装出一副非常严肃的样子,速度快得连我自己都吃惊。那个令人讨厌的声音继续道,"脸变得真快,一下子就一点儿微笑都没有了。"顿时,我的脸青一阵白一阵。说实话,我不喜欢她,从她第一天给我们上课那天起我就不喜欢她。她时不时皱起的眉头更让我厌烦,就好像全天下的人都欠了  相似文献   

17.
你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吗?从沪上首个高校职业导航基地传来的数据显示:3.08%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48.08%的人表示"一般,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而表示"喜欢"的调查者只占了48.85%(见图一)。  相似文献   

18.
去年9月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接到女儿的"告急"电话: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外孙数学考试成绩37分,全班倒数第一,她累得都快要病倒了,需要我们老两口帮忙。女婿在外地工作,女儿上班又忙又累,我们老两口没办法,草草收拾了一下,便急急忙忙到女儿家里去了。一到女儿家,我就问小外孙:"你喜欢学习吗?""不喜欢。""那你最喜欢什么?""我最喜欢玩。""第二喜欢什么?""第二喜欢看电视。""第三应该是喜欢学习了吧?""不是,第三喜欢吃。"  相似文献   

19.
家有严妻     
沙平 《社区》2003,(11)
提起妻子,我永怀感激:她自愿“承包”家务让我当“甩手掌柜”;提起妻子,有时又颇使我恼火:皆因她推行该死的“妻管严”。比如她素有洁癖,凡我推门进家必叫我先去洗手,饭前又要叫我洗手。我哪怕“爬格子”到深夜她都要监视我认真洗脚才放心,否则就要开除“床籍”。最要命的是不准我  相似文献   

20.
罗西 《可乐》2008,(10):18-18
这是一个可以尽情表达喜欢或不喜欢的年代,喜欢就是硬道理。姚明的力量、球技绝对比不过奥尼尔,但他讨人喜爱,连奥尼尔的父亲都是姚明的铁杆球迷。用喜欢的目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一切都显得亲切起来。"我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