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其一,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工人阶级的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显著的提高,“蓝领工人”相对缩小,“白领工人”人数在增长,整个劳动大军呈现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差别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的队伍在扩大,它既包括传统的产业工人又包括大量的公司雇员,使工人阶级的内部出现了多层次的倾向。其二,资产阶级为了缓和国内劳资之间的矛盾,在政治上采取了劳资对话,实行同工人集体谈  相似文献   

2.
<正> 马克思划时代的著作《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也科学地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却忽略了对《资本论》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本文很难展示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丰富内容,只是力图就马克思从多侧面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深刻揭示和科学论证,做一些粗浅研究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且在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期逝世100周年。回顾这位革命伟人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卓越贡献,继承、捍卫和发展他的学说,是寄托对他的哀思的最好的办法。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和纲领,它极其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和目标,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和历史使命。这一科学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恩格斯反复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的功劳。这充分体现了恩格斯作为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崇高品德。事实上,在创立科学…  相似文献   

5.
人类智慧的明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百年来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在一批国家里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学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世界无产阶级纪念马克思的最好行动,是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继续用革命的批判的武器去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开拓共产主义新世界。一马克思在国家学说方面留下的遗产,尽管没有象经济学方面的《资本论》那样的鸿篇巨著,但他在研究无产阶级的解放条件时,对旧国家和未来国家都有许多重要论述,特别是在革命实践中,一有机会就来总结工人革命的经验,研究未来无产阶级国家的内容和形  相似文献   

6.
除了原始社会以外,“迄今存在过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級斗爭的历史”。社会之分裂为对立着的各个阶級,早已成为明显的事实,远在馬克思主义誕生很久以前就已被人发现和承认了的。許多資产阶級的思想家,如十八世紀英国的古典經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門、傅立叶等人,都有过关于阶級、阶級斗爭的言論。恩格斯曾这样写道:“如果說在先前各个时期要考察这些历史动因差不多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这些动因跟它們的后果間的联系是被混淆和掩盖的,那末现今这种联系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文化大革命”十年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时指出:“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和做法,由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和教条化,反而显得有‘理论根据’。例如: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消费资料分配中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权利,即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权利’应该限制和批判,因而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就应该限制和批判。”现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往有这样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45页)。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失之偏颇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时,总是把阶级斗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起来;认为阶级斗争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道路,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  相似文献   

9.
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高潮中,我们学习了马克思的下述教导:“通过把一切劳动资料转交给生产者的办法消灭现存的压迫条件,从而迫使每一个体力适合于工作的人为保证自己的生存而工作,这样,我们就会消灭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唯一的基础。但是,必须先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可能实现这种变革,而无产  相似文献   

10.
道德修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伦理学的研究,要为培养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新人服务。因此,研究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研究自我锻炼或道德修养的规律,就成为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道德修养是思想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其中不但包括依照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检查、自我批评和自我解剖,而且也包括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情操以及应达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著和党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基本组成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概括。并强调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观察现代资本主义,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精  相似文献   

12.
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 ,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发展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成果 ,它们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 ,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江泽民立足国内环境变化的新特点 ,放眼国际环境变迁的新格局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党政干部学刊》第七期发表中央党校崔佩亭教授的文章,他指出,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它包含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最高层次,它所提供的是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即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为我们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出发点和基本方法。它包括①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②以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民主革命时期,曾将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根据这种划分法,在旧中国,无产阶级只指二百万左右的产业工人,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等同自耕农、手工业者、小商人等一起被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我认为,这种将知识分子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的划分法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来设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不是从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过渡来的,而是从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来的。因此,在全国胜利后,我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们根据当时历史的需要,在着重论述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道路的同时,也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预测,列宁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当时时代的特点和俄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取得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理论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些探讨。普遍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所研究的,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其他一切剥削制度,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使整个人类都得到解放。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是无产阶级运动区别于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运动的本质特征。同时,无  相似文献   

18.
<正> 1.四十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但武装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指引他们创建了社会主义共和国,而且这一伟大学说的批判精神,又鼓舞中国共产党人在十年前开展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引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矛盾、困难和失误也相伴而生.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全面地深刻地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使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稳妥、更踏实和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19.
20.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的时代最强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拓展,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