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众传媒舆论形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竹内郁郎、丹尼斯·麦奎尔等传播学者提出的关于传播媒介特殊的角色功能的理论观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组织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及角色作用不可忽视,在中国,大众传媒已成为社会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报导信息的基本功能不断扶正,并得到强化;二是其议程设置与公众议程愈未愈趋向一致;三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开始被赋予一种公众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书籍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娱乐是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然而,在传播学的历史上,由于新闻学作为传播学形成的最主要的宗源,因而在媒介的研究方面,中外学人对书籍传播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娱乐虽然是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但除了上世纪60年代的斯蒂芬森的有关媒介的娱乐研究外,传播学的功能研究多集中在媒介对社会的实用传播领域方面。传播媒介在研究领域更多地作为一种社会改造的工具而存在,从而忽略了传播媒介作为娱乐的“玩具”的存在意义。本文是从书籍传播的历史角度,考察书籍传播中的娱乐因素存在现象,从而总结娱乐在传播媒介中的一般规律,进而,可以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的认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传播时代之前,语言修辞与政治传播呈强相关联,政治传播媒介凸显于语言修辞,而在互联网大数据存储技术与自媒体普遍运用下,视觉修辞作为显性媒介,为政治传播带来强大的能量场。视觉媒介呈现图像、叙述事件、展现场景、建构意义秩序,可能导致新的话语格局变化,在全球视野之下,视觉媒介成为已经成为现代政治传播中强大的价值传递工具和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与媒介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文化影响包括高雅文化、平庸文化和通俗文化。传播媒介不仅要发现和推介高雅文化,而且要描写和评价平庸文化,表现和阐明通俗文化,满足社会公众之多样化的文化期待。要实施媒介文明工程,阐释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特质,传递雅俗共赏的文化成果,传播富有韵味的文化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信息被传递的同时,语言(语言规范)也在被传播。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有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手段和任务,它与语言的关系也有所变化。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不断推出并传播新的语言经验。这些新的语言经验既是对语言原有规范的偏离,也是对语言新规范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传播与文学,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传播媒介的信息化,使大众传播与文学互动加速运转,流行文学便悄然而兴。  相似文献   

7.
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媒体、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其实质是教学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教学信息在教师、学生之间传递需要媒介物———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用于传递、存储教学信息的载体 (或物质工具 )。按照运用科学技术成果的情况 ,教学媒体可分为两大类 :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包括教科书、黑板、粉笔、实物、标本、模型、报刊、图书、照片、插图等。现代教学媒体根据其刺激和作用于人体感官的不同 ,又可分为视觉媒体 (包括幻灯、投影 )、听觉媒体 (包括录音、广播、激光唱机 )…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传播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的将来,电脑将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众传播工具,因为它可以复盖印刷传播媒介和电子传播媒介的功能。电脑中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三大技术联手,不仅使电脑成为新的大众传播工具,而且可以提高传播质量,克服此前传播媒介的缺点和不足。电脑跻身于大众传播工具,将会在大众传播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衍生出边缘学科──多媒体传播学,这是一个文理结合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均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早期现代化中,传播媒介长期滞后于社会变革,并制约了社会变革的速率。这一局面在甲午战争后随着《时务报》的崛起有了根本的改观。本文依据大众传播学的“五W”模式,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时务报》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变法维新,且改变了中国数十年来舆论滞后的被动局面,控制了舆论传播的主动权,为中国步入20世纪后形成传播媒介与社会变革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播文化的源头。当时的传播媒介经历了从口语到文字的发展过程 ;建立了传播的最初形态 ;传播活动促进了经济政治发展、加速了社会统一进程、传递了社会文化。研究先秦时期的传播活动 ,对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信息传播革命正在兴起,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大众传播媒介走向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深刻。本文拟对当代大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状况作粗浅探索和分析,并试图研究互联网的使用与其它传播媒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作为一种古老传播媒介的印度民间传说与古典戏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社会背景透视,分析其形式、特点以及传播模式,阐释其与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互补与结合,指出其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多种形式的通讯手段.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都是大众传播工具,它们迅速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能使人们开阔视野,看到一些自己无法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情景;它们能够跨越时间、空间,反复向人们传播信息.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变化可以在传播工具中得到迅速反映.传播媒介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同样,它对学校教育也带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传播习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具有基因性的意义。为了探讨中华传播习俗对新世纪大众传播的影响,采用学科的、定性的研究方法,认为对于大众传播活动而言,合理地利用传播习俗,是使得传播活动获得更好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新世纪之初的大众传播表现出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中华传播习俗以强化传播效果,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实绩,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传播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传递,它通常包括语言和文字的使用。但是,人们也可借助面部表情,形态姿势和直观显示手段(如图表)来表情达意。口头传播大多数是在面对面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也可使用机械媒介,如广播、电话或电视等进行。  相似文献   

16.
手机媒体是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手机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即时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际大众传播"。本文认为,作为"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成员,手机媒体对大众传播的广泛参与,优化了传播过程,弥补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缺陷,同时也打破了主流媒体原有的传播思路与格局,对主流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编辑职责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报作为一种传播媒介 ,除具备大众传播中的通报作用外 ,还具有阐释、导向作用。其作用是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推动科学文化事业向前发展过程中 ,学报的解释、导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学报编辑过程中必须强化导向功能 ,坚持正确导向。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 ,是反映高校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 ,传递科研信息的载体。因此刊登的文章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价值 ,要有创新 ,是精品。不懈的追求高质量 ,增强精品意识 ,是办刊人必须长期解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播接受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面。大众传播活动中信息接受成本是一种消费成本,不仅包括购买所需付出的代价,还包括整个消费过程所需要的花费,其中非货币成本是主要的成本投入。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传播中的消费成本构成有同有异。对消费成本的重视有助于大众传播媒介真正树立受众本位意识,也有助于提高节目制作和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文化塑造的过程与大众传播密不可分:文化的发展催生了大众传播事业,而大众传播的理论完善和实践积累也同样影响了文化的塑造和发展。然而,应该看到,大众传播中传播内容庞杂、传播方式僵化、传播技术制约、传播把关薄弱、传播功能异化等消极因素使得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文章归纳了大众传播与文化塑造的关系,分析了大众传播消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总结出大众传播的消极因素在文化塑造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推动大众传播在自身的不断完善中对中国当代文化塑造发挥更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包装设计中的视觉符号与传播媒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符号是包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装设计中视觉符号的基本元素包括图形、文字、色彩、材质等,图形是信息的主要承栽者,文字是一种形象化的可读性标志,色彩是包装情感的传递者,材质是商品内涵的表征。视觉符号与传播媒介结合,能更好地传播商品信息,电视能增强商品包装设计的感染力,杂志广告传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网络广告传播辐射范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